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推进我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古代齐文化中民本思想有许多科学合理成分值得我们积极借鉴和吸收,党十七大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民本思想,创新地全面部署民生问题

  • 标签: 民本思想 十七大 民生问题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问题重要论述肇始于新时代历史起点,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核心理念,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破解民生难题,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在民生领域实践创新成果最新理论概括,具有鲜明个性特征,是指导新时代民生建设和破解民生问题重要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中必须始终不渝坚持指导思想。

  • 标签: 习近平 新时代 民生问题
  • 简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重点社会建设,推进建设和谐社会。那么,如何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民生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民生问题难点到底在哪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民生问题要采取什么措施?本文就此问题试做些分析和探索。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民生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 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
  • 简介:陈云民生主体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之间,有着密切渊源关系,在精神实质上是完全一致。陈云民生主体思想主要包括其主题内容、哲学思想和工作方法以及实现路径。

  • 标签: 陈云 民生主体思想 人民
  • 简介: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切入点和着力点。”那么,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是什么呢?无疑就是住房、医疗、教育问题。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曾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买房贵、看病贵、上学贵”己成为当前人们最为关注三大问题

  • 标签: 构建和谐社会 《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生 人民群众 利益问题
  • 简介:柯象峰(1900-1983年),安徽贵池(今池州)人,著名社会学家.1912年求学于金陵中学,192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27-1930年于法国里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30年获法国里昂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国,任教于金陵大学社会学系,历任教授、系主任、金陵大学教务长.1943年当选中国社会学社理事长.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照搬苏联高教模式,撤消社会学,转任南京大学外语系教授.1978年,南京大学恢复、重建经济学系,先生转任该系教授,以垂暮之年为中国经济社会学之发展尽最后之力.1980年,经小平同志指示,中国社会学得以恢复,先生已退休矣.但其一生最后几年,始终关注着中国社会学重建进程.

  • 标签: 柯象峰 学术主旨 生平 中国 社会学研究 人口问题
  • 简介:从伦理学视角来看,民生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公民根基性“生存”,二是公民尊严性“生活”,三是公民理想性“好生活”。基于对中国当下民生现状及问题全面把握,政府在民生制度和民生实践中首先应遵循刚性公正原则,它既能够一般地解决资源供给有限与人欲望无限之间冲突,又能有效地解决当下民生突出问题。但公正原则普遍性和抽象性决定了它无法惠及每一特殊个体需求,强调具体性、关系性、情境性、理解与关爱关怀原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因此,以刚性“公正”与柔性“关怀”为伦理原则民生制度与民生实践,将最终引领全体公民过上他们所珍视和值得过“好生活”。

  • 标签: 公正 关怀 民生 伦理原则
  • 简介:在中国社会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之后,人们民生诉求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范畴,而更多地关注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生态领域权利保障与实现,并以此为依据,对执政党执政动机、执政能力做出独立判断,执政党及其领导政府整体形象、社会公信力以及建立其上执政合法性便与民生直接挂起钩来。由于执政资源各要素在执政资源体系中所处地位及所发挥效能不同,执政资源各要素开发从来就不可能是平行推进、均衡发展,而是立足时代特点,围绕执政资源体系中核心元素,即以民生资源为内核合法性资源开发与优化来展开,这就是围绕民生开发执政资源基本逻辑。现阶段我国民生问题产生原因是复杂,而民众民生需求又是多方面的,这就决定了围绕民生开发执政资源,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层面入手,系统加以推进。

  • 标签: 民生 执政资源 开发
  • 简介:民生问题既是关乎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现实问题,也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不断保障民众生态权益,是人民群众基本民生需要,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然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必须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优化“五位一体”布局,将生态民生建设置于突出位置。要大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筑牢生态民生建设制度保障。要积极培育生态文明意识,营造生态民生建设良好氛围。

  • 标签: 生态民生 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
  • 简介:大石布依族乡,是修文县唯一民族乡,也是全省100个一类贫困乡之一。2008年初春,和许多地区一样,该乡遭遇了55年来罕见特大凝冻灾害。据统计,全乡油菜受灾达3500余亩,农作物凝冻损失116.3万元,牲畜损失13.4万元,水利设施损失6.6万元,供水设施损失25.27万元;道路损失极为严重,达434.5万元;林业方面损失44.2万;通讯设施损失6.25万元,全乡因灾损失达896.42万元。

  • 标签: 布依族 干部群众 民生 水利设施 供水设施 通讯设施
  • 简介:邓小平改善民生逻辑包括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从理论逻辑上看,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基本要求;从现实逻辑上看,改善民生是立足我国社会基本国情必然选择。为改善民生,邓小平认为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公共服务体制,为改善民生提供可靠物质、制度和政策支撑。邓小平改善民生理论与实践中蕴含着重要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坚持重点突出与统筹兼顾辩证统一;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辩证统一。这些思想方法对我们在新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民生事业、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邓小平 改善民生 基本逻辑 实践方略 思想方法
  • 简介:  小武是汾阳县一个扒手,自称是"干手艺活".他戴着粗黑框眼镜,寡言,不怎么笑,头时刻歪斜着,舌头总是顶着腮帮.他很清楚自己必然要被淘汰,可能是他无法适应这个社会变化.他去找以前"战友"小勇,可是小勇如今已经是县里著名企业家,是纳税大户.在小勇结婚时,小武遵照以前诺言送钱去给他,小勇却说钱脏而退回.他认识了歌女胡梅梅,没多久便被胡梅梅无情抛弃.小武回到了家,可是家里任何人都不接受他.最后小武在一次例行"工作"时候,被公安干警抓获并被铐在电线杆上.街上行人冷漠地看着他,他冷漠地看着街上行人.  第六代导演颠覆了传统电影教化与启蒙功能,从俯视众生位置上走下来,站在一种"平等精神"立场上,展示普通人最平常最本真的生存状态,追求目击者般、近于记录片似的真实影像风格.贾樟柯无论声音、画面都极为质朴,以"平等视角"真实地记录了这个特定年代生活、心情,貌似漫不经心,实际却渗透着极度精心,大有深意.……

  • 标签: 小武赏析 平民生活 平等镜像
  • 简介:提高劳动报酬是一个涉及劳资关系交换和社会财富分配复杂正叉问题。劳资关系交换正叉是否“合乎公平正义”是一个充满现实纠结社会问题。社会财富分配正义旨在建构一种保障、拓展和超越交换正义,普惠民生大劳动报酬观。一方面,通过劳动要素资源均衡化,实现劳动报酬与人再生产需求全面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承认和尊重民生权利,以彰显提高劳动报酬民生逻辑。大劳动报酬观正当性与权威性需要劳动者、企业和政府三方协同联动,以建构一个和谐共融行动共同体。

  • 标签: 大劳动报酬观 交换正义 分配正义
  • 简介:“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思想提出彰显了我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施政理念,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提升民众主体性认识不断深化过程。“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时代内涵包括:在生活尊严存在状态上,强调“社会性”与“个体性”统一;在生活尊严层次上,强调“肉体存在”与“精神存在”统一;在生活尊严社会关系上,强调“人是目的”与“人是手段”统一。就现实中个体而言,人生活尊严性最终价值追求是实现个体生活自觉和精神自觉,这是实现人生存尊严最高状态与目标。

  • 标签: 尊严 生活自觉 精神自觉
  • 简介:新时代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思政课教学要有新突破,人才培养要有新拓展,科学研究要有新聚焦,学科建设需要再规范,队伍建设需要再加强,示范带动需要再扩大。新时代也给全国重点马院建设提供了新机遇:"双一流"建设、育人合力、"五大攻坚战"等为马院建设提供了新契机。新时代重点马院发展,要贯彻落实党十九大精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好后备师资队伍;围绕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升学术研究成果影响力;借助"双一流"建设,打造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升数量、质量和热量,打造过硬马克思主义师资队伍;练好内功,服务社会,全面提升重点马院在全国示范效应。

  • 标签: 新时代 全国重点马院 问题 机遇 对策
  • 简介: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就是中共奋斗目标。在新中国成立前局部执政不同历史时期,中共集革命党与执政党两种角色于一身,既要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奋斗,又要在局部区域内实现改良人民生承诺。中共从顶层设计出发,将改善民生和革命任务结合在一起,革命任务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变化而相应地调整,但执政区域内民生建设却始终保持了常态化。其基本经验是:必须不忘初心、始终秉持民生幸福执政理念;必须用历史眼光看待民生问题;必须用辩证思维把握民生建设。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以史为鉴,有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推进民生建设。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局部执政 民生建设 常态 基本经验
  • 简介:“真理标准大讨论”实践意义与当代价值冯灵芝、周显信在《红旗文稿》2018年第10期撰文认为,40年前“真理标准大讨论”拉开了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历史帷幕,其中蕴含实践第一、实事求是、反教条主义、人民至上、为真理献身等精神,至今仍然散发出耀眼光芒,显示出超越历史时空价值。

  • 标签: 真理标准大讨论 文章 当代价值 实践第一 历史时空 反教条主义
  • 简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重大决策,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认为,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关系到全民族前途命运重大问题。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将其提高到'压倒一切中心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重要地位。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及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思想内容非常丰富,至少应当包括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首要任务、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社会主义各项工作是非得失根本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要观点。邓小平这些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实现奠定了坚实思想理论基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观点解决前进中问题,是党实现工作重点转移一条重要经验。

  • 标签: 邓小平 党和国家 工作重点转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