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年是杰出的的爱国宗教领袖、社会活动家、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居士(1907—2000)诞辰100周年。倪先生撰写《赤子佛心赵朴初》一书于近日出版,以作为纪念赵朴初居士百年诞辰的献礼。

  • 标签: 赵朴初 出版 佛心 诞辰100周年 中国佛教协会 社会活动家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梳理和研究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一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战略的重大意义;二要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自信,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三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把握时代脉搏,集聚创新人才,全面实现创新驱动战略。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突出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高度的创新自信,这一深入完整的科技创新思想为走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标签: 习近平 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 第一动力源
  • 简介:本研究整理了近年国内、国际对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儿童与青少年地震后PTSD的特点,症状影响因素,及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对震后儿童与青少年的PTSD干预问题提出建议。

  • 标签: 地震 儿童 青少年 PTSD
  • 简介:<正>钱钢同志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真实地再现了大自然突然强加给人间的那幕悲剧,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在毁灭性灾难面前的那种临危不俱、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拼搏场面,从而揭示出抢险救灾生力军——解放军战士以及那些幸存的人们的高尚品德,与此同时。作者还真实地披露了在一片废墟上发生的令人震惊的丑恶事情——抢劫

  • 标签: 唐山大地震 善与恶 战士 废墟 犯罪人群 恶事
  • 简介:开展心理自助、构建心理自助系统是地震灾区羌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选择。本文在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羌族地区文化背景以及羌族学校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灾后羌族中学生心理自助系统构建的依据、内容结构和途径、方法。

  • 标签: 地震灾区 心理自助系统 羌族中学生
  • 简介:为考察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潜在症状结构,本研究采用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量表和儿童抑郁量表,对汶川地震一年后的74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竞争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包括侵入性、回避性、麻木性、精神痛苦性唤起和焦虑性唤起等5个症状的PTSD精神痛苦性唤起模型显著优于DSM-IV的PTSD模型、4维情感麻木模型和4维精神痛苦模型。效度分析的结果发现,PTSD精神痛苦性唤起模型具有良好的外部区分效度。所有结果均表明PTSD精神痛苦性唤起模型在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群体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以作为判定震后青少年PTSD症状的有效标准。

  • 标签: 地震 青少年 PTSD 症状结构
  • 简介:5月21日起.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宗萨寺与嘎古闭关中心全体僧侣共400余人连续进行24天的大日如来大法会.超度中国四川地震和缅甸风灾的亡灵,并为生者祈福。

  • 标签: 地震灾区 佛教 赈济 四川 德格县 甘孜州
  • 简介:东日本大地震后,中国网络出现两种非理性的舆论,一是源于狭隘民族主义的幸灾乐祸言论,二是轻视中国救灾努力的妄自菲薄看法。本文认为网民的表达权利应该受到尊重,但非理性的网络舆论不利于网民网络媒介素养的形成,也不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设,提出发挥微博和博客的意见领袖作用,引导网络舆论走向理性的建议。

  • 标签: 东日本大地震 非理性 网络舆论 引导
  • 简介:由对艺术及美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探讨,可知对海报艺术的美学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平面设计大师靳埭的海报艺术作品体现出来的象征性、含蓄性、暗示性的美学特征以及作品中流动的气韵和深刻的哲理形成的意境,能给人们带来特殊的美感。

  • 标签: 靳埭强 平面设计 美学分析 美学特征 美学角度 含蓄性
  • 简介:在灾难的特殊“场域”,女性宗教心理与宗教行为的变化能够更好地展现宗教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5.12”汶川地震灾区女性信教行为变迁表明:中国妇女在面临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会作出信教的选择,而灾难过后,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又使她们更多地选择游离在宗教提供的神圣场域和世俗生活的现实之间。

  • 标签: 地震灾区 女性 宗教信仰
  • 简介:2008年6月27日,香港三德弘法中心、中国佛教文化教育基金会和中国佛教慈善基金会在香港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隆重举行为“汶川5.12罹难同胞往生七七之期”启建“顶礼慈悲三昧水忏暨五方九大士普利瑜伽焰口冥阳两利大法会”。香港三德弘法中心主席净雄大和尚亲自主法。海内外高僧大德云集于此,在慈悲清净的氛围,以佛法的三昧甘露水洗涤众生的业障,解冤释结。中国佛教文化教育基金会会长沈亚明女士等出席了法会。

  • 标签: 中国佛教 香港 法会 教育基金会 地震 三德弘法
  • 简介: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共有1397处宗教活动场所在汶川大地震中不同程度受损、其中90处全部垮塌,216处严重垮塌,344处部分垮塌,747处轻微受损。

  • 标签: 宗教活动场所 四川省 地震
  • 简介:我国藏传佛敬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扎什伦布寺巴佛殿已维修一新。巴佛,即三世佛的未来佛弥勒菩萨。扎什伦布寺巴佛是一尊镏金的大铜佛。它是在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主持下,于一九一四年开始,经过四年多时间才铸造成功的。参加铸像的技艺工人有110名。佛像为坐式,身高26.2米,面部4.2米,耳长2.8米,掌宽1.6米,中指长1.6米,指粗圆周为1米,脚底长4.2米,肩宽11.4米,鼻孔可容一成年人。佛像全身共用紫铜皮231·750斤,镏金用的纯金558余斤。妙相庄严,造型优美,比例协调,工

  • 标签: 强巴佛 格鲁派 掌宽 三世佛 肩宽 坐式
  • 简介:<正>为动员全省人民把广东建设成教育省,广东省委、省政府于11月1日至3日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研究确定广东省今后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研究实现这些目标任务的途径和措施,讨论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谢非在大会的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实践证明,教育是我省追赶亚洲“四小龙”、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必须优先发展。振兴教育是振兴经济的根本保

  • 标签: 成教育 广东省委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教育改革和发展 目标和任务 省政府
  • 简介: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8级大地震在四川汶川爆发,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以各种方式向灾区同胞伸出援助之手。

  • 标签: 地震灾区 祈祷 支援 道教 大爱 重大损失
  • 简介:巴基斯坦在10月9日发生大地震以后,一些基督教、天主教团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紧急救援物资运往巴基斯坦帮助灾民。“基督教救援”组织许诺先提供五万英镑给受灾区。“教会世界服务”为当地一万五千户家庭提供了生存工具以及毛毯,并表示愿意在必要时候捐款援助。“天主教救援服务”组织也捐献了五万美金,并且和当地的传教士、政府官员等合作救援。

  • 标签: 紧急救援 基督教 天主教 组织 地震 南亚
  • 简介: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动了整个亚洲,震惊了整个世界。山崩地裂,巨灾突降!千里繁华顿成废墟,百万生灵惨遭涂炭,国家号召,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标签: 地震灾区 穆斯林 真情 支援 大爱 抗震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