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在考虑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层面的基础上,以国内外河流评价指标为依据,以北京市汤为例,以沿河典型河段所测21个样点的5类因素涉及17个指标为基础,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各指标对于北京市汤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河床作用因子、植被作用因子在头道穴段和汤河口段对汤总体生态健康影响较大;2)在21个调查河段中,对北京市汤生态健康起显著影响作用的主要为河流岸坡因子、植被作用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汤(北京段)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 标签: 河流生态 因子分析 相关度 河流生态健康 北京市汤河
  • 简介:本文对长汀县田镇严重水土流失区的一处次生落叶阔叶林进行植被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人工治理后经砍伐而形成的采伐迹地,有可能形成以落叶阔叶树头序格木为主的森林植物群落。这一结果为我们在治理水土流失区时,选用耐旱、耐瘠的阳性落叶阔叶树种提供了依据。由于头序槐木对当地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作为水土流失区的一种较适宜的造林树种。

  • 标签: 植被调查 落叶阔叶林 头序楤木林 群丛
  • 简介:近年来,在水利部的领导下,太湖局贯彻可持续发展思路,加强流域统筹规划和管理,先后开展了太湖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和太湖流域片水土保持规划编制等工作。针对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重点,全面谋划了流域片水土流失防治总体布局与思路、11个水土保持三级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布局与思路以及到2020年的水土保持工作目标。同时,努力推动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和清洁小流域(小区域)建设等工作。

  • 标签: 水土保持 流域管理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永定作为北京的母亲,同时也是断流了近50年的海河水系最大的支流,此前一直被当作"城市边缘"处理。由于河道干涸,流域环境恶劣,沿河只能作为低端工业用地,聚集了大量铁路编组站及污染严重的重工业企业。为彻底改善流域环境,北京市于2010年启动了辖区内永定河流域绿色生态发展带综合规划。该综合规划由北京市水务局牵头编制,分为:"山峡段""、城市段"和"郊野段"三个区段,其中,城市段是综合规划的侧重点。莲石湖位于石景山辖区范围,在永定综合规划城市段中,是连接上游门城湖与下游园博湖的承上启下部分,其生态效果对整个城市段河流水系特别是园博园流域有着巨大影响。莲石湖段全长5.8公里,规划湖面102万平方米。2011年底,按照全市统一部署,一期规划"四湖一线"工程竣工,门城湖、莲石湖、宛平湖、晓月湖相继形成并完成蓄水。莲石湖是"四湖一线"37公里范围内最大的湖,蓄水后由12级跌水组成,湖面最宽处500多米,

  • 标签: 永定河流域 河道景观 生态发展 综合规划 城市边缘
  • 简介:本文通过对本市永定石景山段莲石湖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工程建设实践,分析了莲石湖生态涵养及景观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展示了结合莲石湖现状的初步构建"莲石湖生态湿地景观系统"的一些实践尝试做法和构想,并希望藉此对永定河流域水生态现状及涵养修复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 标签: 生态修复 景观提升 莲石湖
  • 简介:河流型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湿地公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植物景观不仅要满足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休闲游览等功能,还应体现河流蜿蜒曲折的形态特点。文中以构建具有河流特色的植物景观为目的,将其分为3个带:湿地植物景观带、生态防护林带和休闲森林景观带。其中,湿地植物景观带以水生、湿生植物沿河岸连续片植为主,目的是构建色彩丰富、开闭变化的滨水线性景观;生态防护林观带以耐水湿乔木沿堤坝群植的形式组建自然、和谐的绿色线性空间;休闲森林景观带以植物组团的形式营造多线相连的网状景观空间。以沙颍国家湿地公园为例,研究其植物景观营造的方法,探索科学、合理、具有河流特色的植物景观设计模式。

  • 标签: 河流形态特点 城市湿地公园 植物景观营造
  • 简介:根据对阳新县洋港小流域自然、社会、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并分析了水土保持实施后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旨在为今后实施小流域治理提供科技支持。

  • 标签: 洋港河小流域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措施 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