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瑞木为山茱萸科楝木属植物,性喜光,强健耐寒,喜湿润。其枝茎终年鲜红色;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暗绿色,入秋后变鲜红色,有些变种带银边或黄边;花小,黄白色,顶生伞房状聚伞花序,花期5月~6月;果实8月~9月成熟,核果斜卵圆形,成熟时白色或稍带蓝色。

  • 标签: 扦插繁殖技术 红瑞木 山茱萸科 椭圆形 成熟 耐寒
  • 简介:脂人小蠹是从国外传人我国的一种对松树林具有毁灭性危害的害虫,具有繁殖量人、致死树率高、损失严重等特点,主要危害已经成材且长势衰弱的大径立木,也对健康树进行攻击,在新鲜伐桩和伐木上危害尤其严重。近年来,由于受高温和暖冬气候的影响,脂大小蠹虫害在陕西省渭南市一直处于高发态势。

  • 标签: 红脂大小蠹 虫害 防治 暖冬气候 危害 松树林
  • 简介:2000年从‘新世纪’杏母树(周边为甜仁的泰安巴旦水杏品种)上取自然授粉的种胚进行胚培养,共获得杂种胚培苗1276株。2001年春定植,2004年陆续开花坐果,从中发现一个单株在当年5月20日果实就成熟可食,且品质较好,经2年的定点观察,性状基本稳定,2006年确

  • 标签: 早熟杏 极早红 新品种 自然授粉 开花坐果 杂种胚
  • 简介:2011年11月30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农工程阶段总结暨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新一轮农改造升级工程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公司党组要求,确保按期完成全年任务。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舒印彪出席会议并讲话。

  • 标签: 精品工程 改造升级 农网 电视电话会议 国家电网公司 副总经理
  • 简介:在23~25℃下,给平均体质量104.2g和106.8g的回交鲤(鲤鲫杂交♀×鲤♂)和回交荷包鲤(鲤鲫杂交♀×荷包鲤♂)胸腔注射植物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然后观察对比了染色体核型,探讨回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结果表明,两种鲤鲫杂交回交子代染色体组均由150条染色体组成,按着丝粒位置染色体组型可分为四组,每个染色体小组均由三条同源染色体组成。其中,回交鲤染色体数目为3n=150,染色体臂数NF=234,其核型公式为:3n=60m+24sm+36st+30t;回交荷包鲤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染色体臂数NF=252,其核型公式为:3n=66m+36sm+18st+30t。

  • 标签: 回交 荷包红鲤 染色体核型
  • 简介:陕西省蒲城县南面南平原、北临丘陵、中处台塬,地貌特征较为明显,代表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典型县级城市发展状况。蒲城县境内有33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9座,35千伏变电站12座,电源布局合理、网架结构坚强;10千伏线路普遍呈放射状结构,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特点;2010年蒲城县电业局完成售电量6.2亿千瓦时,农村负荷比重超50%,负荷分布相对分散,季节性负荷特征明显,

  • 标签: 陕西省 试点工程 模式优化 智能化 农网 季节性负荷
  • 简介:笔者从云南省祥云县农业局了解到,该县计划到2015年将建成云南红梨A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000hm^2,年产鲜果6万t,实现产值1亿元,把云南红梨产业打造成祥云县的精品产业、名牌产业和助农增收支柱产业。云南红梨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应用杂交选育的方法,历时1O多年培育的具有云南特色的梨品种(梨32号和梨35号),

  • 标签: 云南红梨 祥云县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公顷 A级绿色食品 梨产业
  • 简介:近年来,临沭县石门镇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按照“项目带动、科技引导、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思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农村发展的杠杆作用,带动该镇奶牛养殖业初步实现了农户效益和企业效益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 标签: 奶牛养殖业 农村经济发展 石门 科技支撑 企业效益 区域化布局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运用SPSS软件对不同性别消费者网上购物的行为进行分析,发现男女在购物比例、消费金额、风险感知及广告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男性更加理性,女性更加感性;男性注重消费本身,女性注重消费过程等。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降维,提取因子,得到这些因子对男性和女性消费者的影响程度,发现购乐趣、图片敏感度、购受他人影响程度、价格因素对女性购物的影响较大;而购计划性、花费购时间意愿因素对男性购影响较大。

  • 标签: 网购行为 性别差异 SPSS软件 网络营销
  • 简介:研究了不同季节体质量为107.824-22.97g的兴凯湖野生鳍原鲐(Cultrichthyserythropterus)肝胰脏、肠道消化酶活力及夏季昼夜变化和肌肉氨基酸种类组成、含量及其变化,探讨其营养生态特性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不同季节鳍原铂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活性显著不同(P〈0.05),夏、秋季高于春、冬季,同一季节蛋白酶比活均显著高于淀粉酶比活(P〈0.05);鳍原鲐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比活的昼夜变化为:19:00~21:00、19:00和16:00~19:00时值最高,7:00、7:00和21:00值最低。鳍原鲴肌肉由18种氨基酸组成,冬季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五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低于春、秋季(P〈0.05),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季节谷氨酸含量均最高,最低为胱氨酸。春、夏季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较高,秋、冬季较低;秋季鲜味氨基酸含量最低。研究表明,野生鳍原鲐消化生理具有不同季节和日变化特点,氨基酸组成的季节变化提示:冬季鱼体代谢活动对肌肉组织中必需氨基酸的依赖。

  • 标签: 不同季节 消化酶 氨基酸 红鳍原鲌
  • 简介: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选育的生态经济型沙棘优良品系.以蒙古国引种的沙棘良种实生子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HS-7和DHS-22两个适合于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种植的经济型沙棘良种。以“丘伊斯克×中国沙棘”杂交子一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适应性好、果实产量高、棘刺少、营养丰富的3个生态经济型新品系.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棘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提供了新的材料资源。

  • 标签: 生态经济型 中国沙棘 优良品系 生态建设 材料资源 半干旱地区
  • 简介: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选育的生态经济型沙棘优良品系,以蒙古国引种的沙棘良种实生子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HS-7和HS-22两个适合于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种植的经济型沙棘良种。以“丘伊斯克×中国沙棘”杂交子一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适应性好、果实产量高、棘刺少、营养丰富的3个生态经济型新品系,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棘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提供了新的材料资源。

  • 标签: 生态经济型 中国沙棘 优良品系 生态建设 材料资源 半干旱地区
  • 简介: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选育的生态经济型沙棘优良品系,以蒙古国引种的沙棘良种实生子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HS-7和HS-22两个适合于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种植的经济型沙棘良种。以“丘伊斯克×中国沙棘”杂交子一代为选择群体,选育出了适应性好、果实产量高、棘刺少、营养丰富的3个生态经济型新品系,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棘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提供了新的材料资源。

  • 标签: 生态经济型 中国沙棘 优良品系 生态建设 材料资源 半干旱地区
  • 简介:饶平县是广东省海洋大县,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6公里,大小岛屿47个,境内有大埕湾和柘林湾等港湾多处,渔业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省海水网箱、对虾、贝类等重要养殖基地,2010年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共建“饶平海湾健康养殖示范县”。据统计,2011年全县水产品总量16.35万吨,产值20.56亿元。饶平县先后被国家和省评为“全国渔业百强县”和“海水养殖先进县”。

  • 标签: 海洋经济 渔业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服务 水产养殖业 海域面积
  • 简介:由于配电网络绝缘水平低,在大气过电压、污秽或其它外界因素作用下易发生故障,检修工作量大,但由于缺乏合适的人身安全防护用具及作业方式不规范,造成配电网作业事故较多,文章总结多年从事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施工及技术管理工作经验,提出关于规范配工程带电作业的几点建议和经验总结。

  • 标签: 规范 配电网 带电作业
  • 简介:利用沙棘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在荒山荒坡、低产田及风沙干旱区建立沙棘生态经济林,改善农作物的耕作环境,提高农牧产量,同时结合不同发展模式来分析预期经济效益,为农业增效提供参考。

  • 标签: 沙棘 发展模式 效益分析
  • 简介:发展林下经济,是绿色增长、提高森林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增加林地生产力、转变森林经营方式和提高山区林农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根据国务院办公室《关于加强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指导思想、主要经营模式、分区布局和总体目标,并提出了搞好林下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与对策建议。

  • 标签: 林下经济 经营模式 关键措施 对策建议
  • 简介: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建立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的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经济和环境两大子系统的主成分,得出经济与环境系统综合得分X、Y,利用协调度公式计算1996-2009年厦门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结果表明这一时期厦门市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协调程度分为四个阶段:①1996-1999年属于环境主导型基本协调阶段,这一阶段环境和经济系统都在不断的发展,两者的协调关系在发展过程中调整;②2000-2002年属于环境主导型初级较协调阶段,尽管环境系统得分有所波动,但是环境和经济系统协调度快速提高,厦门经济发展与环境进入较协调阶段;③2003-2005年属于环境主导型较协调阶段,这一阶段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得到不断优化提升;④2006-2009年属于环境一经济转换型较协调阶段,这一阶段经济系统得分保持上升,环境系统得分却出现先升后降的态势,经济发展逐渐转换为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的主要动力。

  • 标签: 协调度 环境 经济发展 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