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采用酶抑制法,选用五种块茎土豆、红薯、茨菇、芋头、莲藕提取植物酶,测定了总酶活力和比活力大小,结果显示土豆、茨菇、莲藕的酶活力分别高达8.4623、8.7437、7.4910,显著高于其他几种。探索其检测有机磷农药的最佳条件,对5种有机磷农药进行了敏感性试验,并测定3种植物酶对这5种有机磷农药的最低检测限(LOD)。3种植物酶对受试的5种有机磷农药均有良好的敏感性,且最低检测限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因此,这几种酶可作为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用酶。

  • 标签: 农药残留 植物酯酶 有机磷农药 酯酶活力
  • 简介:针对原种夏芳即浸后容易产生转色欠齐、水引偏深、孵化欠齐等情况,采用盐酸比重分别为1.073、1.074、1.075进行即浸.实验表明,盐酸比重1.074浸高于盐酸比重1.075的实用孵化率,存在显著差异;三种不同盐酸比重浸对最大一日孵化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不同品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三种比重的盐酸浸,其实用孵化率均达到96%以上,盐酸比重1.074实用孵化率最高.

  • 标签: 原种 即时浸酸 孵化率
  • 简介:茉莉(JA)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是植物防御反应的一种重要信号分子。根据目前的研究对茉莉的合成途径、茉莉诱导的直接和间接防御反应以及外源茉莉酸处理对害虫的控制作用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对茉莉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茉莉酸 直接防御 间接防御 挥发物
  • 简介:多抗素是中国第一代生命科学家方亮教授发现的.他在研究克山病的过程中.发现溶血链球菌33号菌株的代谢产物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起到肿瘤自愈作用,经三期临床双盲验证.1984年论证会结论:该代谢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辐射及抗肿瘤作用,且没有毒副作用。

  • 标签: 多抗甲素 免疫调节剂 抗肿瘤作用 生命科学家 机体免疫 代谢产物
  • 简介:近几年.保靖县柑橘高接换种柑橘灰象危害萌发嫩梢特别严重。如病虫防治做得不到位将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整株萌发嫩梢被吃得精光。柑橘高接换种灰象防治已成为柑橘生产中亟特解决的突出问题。2009年以来,我们在保靖县进行了柑橘高接换种灰象防治技术研究。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 标签: 柑橘生产 防治技术 高接换种 象甲 病虫防治 保靖县
  • 简介:田间药效试验表明,5%啶虫脒乳油+2.5%溴氰菊乳油防治芥菜黄曲条跳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同时又有很好的持效性,药后3d其防效达到92.2%,而对照药剂15%哒螨灵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乳油的防效分别为62.1%和64.1%;药后7d其防效仍达90.1%,而对照药剂的防效分别为52%和61.4%,与对照药剂差异显著,5%啶虫脒乳油+2.5%溴氰菊乳油可有效防治芥菜黄曲奈跳,宜推广使用。

  • 标签: 芥菜 黄曲条跳甲 防治 药效
  • 简介:以1.8%阿维菌素与螺螨悬浮剂混配使用进行防治柑橘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d对红蜘蛛防治效果为78.7%,药后30d防治效果仍有94.7%,具有速效性和持效性.对柑橘幼果生长无不良影响.

  • 标签: 阿维菌素 螺螨酯 柑橘红蜘蛛 防治效果
  • 简介:经田间示范试验,20%丁氟螨SC1500—2000倍液对柑橘红蜘蛛的防治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对柑橘安全,可以作为桂北地区防治柑橘红蜘蛛的有效药剂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 标签: 丁氟螨酯悬浮剂 柑橘红蜘蛛 田间药效试验
  • 简介:单核苷多态性(SNP)作为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微卫星标记后的广泛应用于猪育种的新一代分子标记,极大地推动了猪分子遗传育种。本文在简要介绍SNP的特点及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近年来猪生长、繁殖、肉质性状相关基因的SNP研究进展,以期为推动SNP在猪育种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单核苷酸 多态性 育种
  • 简介:通过浸果处理,研究了10%苯醚环唑水分散粒剂对采后芒果的防腐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有效成分质量浓度为200和300mg/L的苯醚环唑处理后,经常温(25℃)和低温(13℃)贮藏的芒果均表现出发病率降低、好果率增加、转黄时间被推迟及果实失重率下降的现象;处理组芒果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及V。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表明使用10%苯醚环唑水分散粒剂进行芒果保鲜处理,除可明显延长芒果贮藏时间并提高贮藏保鲜效果外,还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风味和营养品质。其中,200mg/L浓度处理的芒果防腐保鲜效果显著好于300mg/L的处理。

  • 标签: 苯醚甲环唑 芒果 防腐保鲜 贮藏品质
  • 简介:螺螨是一种高效的螺环季酮酸类杀螨剂。研究表明,田间害螨对其敏感性差异较大,现已有多种害螨对其产生了抗药性。就三种田间常见害螨对螺螨的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抗药性机理研究现状及抗性治理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螺螨酯 害螨 抗药性 抗药性机理 多功能氧化酶
  • 简介:报道了新型QoI类杀菌剂苯噻菌(试验代号Y5247)的生物学特性。在含50μg/mL水杨肟(SHAM)旁路氧化专化性抑制剂的AEA培养基上,该杀菌剂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及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4、0.009、0.016和0.023μg/mL;其抑制辣椒炭疽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0.448和0.019μg/mL。苯噻菌对防治小麦白粉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EC50值分别为0.991和1.823μg/mL。其在小麦叶片上内吸输导性差,但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良好的粘着性、耐雨水冲刷和较长的持效期。用有效成分为25μg/mL的苯噻菌药液喷雾处理的麦苗,14d后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其防效仍达72.48%。

  • 标签: 苯噻菌酯 小麦白粉病菌 内吸输导性 持效期
  • 简介:通过反应釜水热合成法结合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策略制备了一种具有、碱双功能基团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膦钛材料,可用于同时降低主流烟气中多种有害成分。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孔径分析(BET)、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等,对制备的双功能介孔膦钛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并考察其对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吸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1)该介孔膦钛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二维六方介观结构,其比表面积高达606m2/g,孔径2.8nm。(2)在滤嘴中添加介孔膦钛后,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的氢氰酸、苯酚和氨的释放量分别降低了38.89%,41.74%和53.07%。

  • 标签: 介孔 膦酸钛 卷烟烟气 有害成分
  • 简介:为了明确苹果三倍体杂种后代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的变化特征,本文以‘金冠’ב四倍体嘎拉’苹果的6l份三倍体后代为试验材料,采用MSAP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1份三倍体杂种后代的总甲基化率在10.74%~28.86%之间,全甲基化率在7.87%~24.22%之间,半甲基化率在2.10%~11.84%之间。与母本相比,总甲基化和全甲基化呈上升趋势,半甲基化呈下降趋势;与父本相比,均呈下降趋势。(2)在苹果三倍体杂种的基因组加倍和重组过程中,发生了大量过或超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变异,少量发生了次甲基化现象,极少部分的甲基化状态介于双亲之间。(3)共获得4条DNA甲基化差异片段,有3条能够在苹果基因组中检测到,且同源性较高,分别位于第1条和第12条染色体的叠连群上,但是具体功能没有描述。研究结果表明,苹果三倍体杂种后代的DNA甲基化水平与倍性相关性不大,在其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过或超甲基化变异,为苹果三倍体育种中表观遗传变异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苹果 三倍体杂种 DNA甲基化
  • 简介:进行田间试验以明确2%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甘蓝小菜蛾的效果。结果表明,2%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3.3g/hm2能够很好的控制甘蓝小菜蛾,且防治效果高于对照,对作物安全。

  • 标签: 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 小菜蛾 防效
  • 简介:辣椒素酯类物质是辣椒果实中低辣味的辣椒素类似物.其生物活性与辣椒素类物质相似,有抑制脂肪积累和抗氧化等特性.由于辣椒素酯类物质的辣味低,与辣椒素相比更易于制作食品添加剂.但是辣椒素酯类物质有水不稳定和热不稳定性,其含量随果实的成熟而逐渐降低.所以,含有辣椒素的果实适合在成熟之前鲜食.以前的遗传研究表明p-AMT和Pun1两个基因控制辣椒素的合成,这两个基因分别表示为A、B.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果实中含辣椒素,辣味较低.本研究在杂交育种中利用p-AMT和Pun1基因的DNA标记选育了一个含有辣椒素酯类物质的辣椒新品种.Murasaki(AAbb)和CH-19Sweet(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都用DNA标记进行了鉴定.p-AMT基因型利用dCAPS标记鉴定,Pun1基因型用SCAR标记鉴定.分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筛选出基因型aaBB或者aaBb的植株并培育出了一个新品种MaruSalad.MaruSalad果实的辣椒素含量为700μg/gDW.同时MaruSalad的果实比CH-19Sweet大,而且适合鲜食。

  • 标签: CH-19 SWEET dCAPS SCAR 假定的氨基转移酶 假定的酰基转移酶
  • 简介:对采自江苏省姜堰、靖江和常州3个地区的水稻恶苗病样品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对咪鲜胺和氰烯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77株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fujikuroi;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菌的EC50值在0.020~1.333μg/mL之间,分离到的菌株对咪鲜胺均表现为中抗和高抗,其中中抗菌株18株,占23.38%,高抗菌株59株,占76.62%,说明咪鲜胺高抗菌株已经成为江苏省的恶苗病菌优势群体。氰烯菌(JS399-19)对水稻恶苗病菌的EC50值在0.012~2.040μg/mL之间,菌株的敏感性频率近似正态分布,EC50均值为(0.684±0.265)μg/mL,建议将此值作为江苏省水稻恶苗病菌对氰烯菌的敏感性基线。

  • 标签: 水稻恶苗病菌 咪鲜胺 氰烯菌酯 抗药性 敏感性基线
  • 简介:继新安集团95%草甘膦钾盐原药、95%草甘膦异丙胺盐原药获得首家农药登记后,11月21日新安集团95%草甘膦二胺盐原药(农药登记证号:PD20142521)再次获得首家农药登记,登记证截止日至2019年11月21日。

  • 标签: 草甘膦异丙胺盐 原药 农药登记 登记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