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描述了毛竹的1个新变型——麻衣竹。其秆箨无箨耳与鞘口燧毛,秆纤细曲折,梢部弯曲呈下垂状而有别于毛竹

  • 标签: 竹亚科 刚竹属 麻衣竹 新变型
  • 简介:毛竹竹笋长成新竹的过程中,利用正方型的铁制模具套住笋体,强制毛竹主秆形状由圆形变方形。试验结果表明:竹笋高度超出模具5cm以上、竹笋粗度周长等于或略小于模具周长的竹笋,套上模具后竹笋既可成活,毛竹主秆又可形成方型;竹笋粗度周长大于模具周长的,上模后须适时对模具放松竹笋才能成活成型;套模后成活成型的新竹胸围、枝下高、全竹高只有对照的80%、53.8%、56.4%。研究表明在毛竹竹笋长成新竹的过程中,其主秆形状有可塑性,但对新竹的胸围、枝下高、全竹高生长有严重影响,会导致毛竹主秆矮化。

  • 标签: 毛竹 主秆 造型
  • 简介:住在花坪自然保护区的百姓,家中到处可见毛竹的身影:屋里挂着的背篓、箩筐、菜篮、斗篷,放在屋角的恨箩、鱼箩,谷仓中的米筛、簸箕、谷垫,屋檐下摆放的鸟笼和鸡、鸭、猪笼,屋外的晒台还有菜园子的篱笆等等。

  • 标签: 花坪自然保护区 毛竹 鸟笼 菜园
  • 简介:采用5种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毛竹叶螨,A--营林措施+施药肥;B--营林措施+施药肥+释放捕食螨;C--营林措施+释放捕食螨;D--释放捕食螨;E--营林措施+施复合肥。经过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5种措施均有良好的效果。施药肥(A、B)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降低害螨指数。释放捕食螨(D)经连续2年实施后,可取得与A、B、c相同的防治效果。施复合肥、药肥(A,B,E)在短期内对恢复竹林长势、促进新竹生长有较明显的作用。经综合评价,措施A、C和D防治效果好,成本低,收益高,环境污染小,可结合毛竹丰产培育技术因地制宜地进行大面积推广。

  • 标签: 毛竹叶螨 综合防治 试验
  • 简介:日前,在“中国竹子之乡”江西省宜丰县发现了一片极为罕见的花毛竹。这些“怪竹”是当地林业工作人员在同安乡一农家后山上发现的,大约有50~60根。成散状生长在普通竹子中间。竹子眉围、高度、叶片颜色与普通竹子没什么两样,奇怪的是它们的竹杆黄绿相间,主体都呈金黄色,在每节之间都夹嵌着对称的两对绿色直条纹,且纹路清晰、色彩斑斓,极似

  • 标签: 宜丰县 黄皮花毛竹 形态特征 变种
  • 简介:在不同类型的毛竹天然混交林内设置标准地,调查林分的毛竹自然再生产情况。结果表明:由6~8竹组成的竹杉阔混交林、竹杉混交林和6竹组成的竹松杉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组成较合理,自然再生产能力较强,每公顷出笋数、新成竹数、新竹质量以及每株母竹出笋、成竹数等各项生产指标均大于纯竹林;6~7竹组成的竹松阔混交林、6~8竹组成的竹松杉混交林、6竹和8竹组成的竹松混交林,其林分结构组成较差,自然再生产能力较弱,每公顷出笋数、新成竹数、新竹质量以及每株母竹出笋、成竹数等各项生产指标均不同程度低于纯竹林。

  • 标签: 毛竹 天然混交林 出笋量 生长量
  • 简介:研究通过对低产毛竹林进行不同氮、磷、钾比例配方施肥试验,结果显示:(1)和未施肥的相比,施肥的毛竹林春笋产量极显著增加;(2)每667㎡施复合肥50㎏的产量最高,达到419kg;(3)从效益测评看,6种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均能取得较好的效益,其中氮、磷、钾配比为5:2:1时效益最高,每667㎡可增加收入655元,投入产出效益最明显,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毛竹 低产林 施肥 产量
  • 简介:毛竹园3~4年垦复一次,6~8年沤林一次,可提高蓄保水,肥能力,肥效由缓变速,减轻杂草、病虫、害兽为害,减少水土流失,增强肥效后劲。这种山区传统的经验,如能正确坚持执行,将使毛竹产量、质量同步增长。

  • 标签: 垦复 沤林 抚育
  • 简介:根据毛竹吸收养分的特点,结合试验地的土壤养分诊断结果,在浙江省景宁县的东坑、景南等地以氮肥的丰缺为第一指标,同时考虑磷钾肥对毛竹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测土施肥使冬笋、春笋、竹材的产量增加明显,冬笋亩度增产25.2kg,增幅85.7%;春笋亩度增产99.5kg,增幅69.3%,且持续时间长;竹材亩度增加了734kg,增幅40%;胸径大于12cm的大径竹比例占40%,竹材利用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 标签: 毛竹 测土施肥 效果
  • 简介:安徽省霍山县是毛竹天然分布的北部边缘,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使这里生产的毛竹笋具有特殊的品质。文章测定了霍山毛竹春笋、鞭笋和冬笋的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霍山毛竹笋中蛋白质含量为1.78%~3.36%,可溶性糖含量为1.98%~3.20%,粗纤维含量为0.794%~0.924%;毛竹笋氨基酸总量为17.30~32.59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为20.7%~26.2%,鲜味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为34.8%~44.8%;毛竹笋中有害重金属含量均在检测限以下。分析认为,霍山毛竹笋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污染的食品,可放心食用。

  • 标签: 毛竹笋 营养品质 分析与评价 霍山县
  • 简介:毛竹丰产林的培育,主要是通过最大限度地满足竹林根系和地上部分对水、肥、光、热的需要,调整竹林结构,改善竹林环境条件,来实现丰产、高产和稳产的目标。通过劈草松土、留笋养竹、合理疏笋伐竹、施肥灌溉、病虫防治等一系列培育技术措施对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可以改善毛竹林林分质量,显著提高毛竹林经营的经济效益,促进林农增收。

  • 标签: 毛竹 现代高效培育 改造成效
  • 简介:材用毛竹林的采伐,应采育兼顾,一般应遵循“存三(度)去四(度)莫留七(度)”的原则。宜在出笋大年的立冬后至小年立春前伐竹,尤以11月份最好。采伐强度应根据公顷立竹量的不同加以确定。

  • 标签: 材用毛竹林 竹林采伐 毛竹采伐年龄
  • 简介:通过毛竹林不同施肥方式对立竹质量、竹林产量以及竹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伐桩施肥与沟施、撒施相比肥料损失少,输送迅速,并能加速竹蔸腐烂,具有显著的生长效应,是培育丰产毛竹林一种较好的施肥方式。

  • 标签: 毛竹 施肥方式 施肥效果
  • 简介:研究了毛竹年龄、竹秆部位、竹林所在坡向和坡位、以及全年不同月份对竹材含水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毛竹竹材含水量随竹龄增加而逐渐降低;竹秆基部含水量明显高于中部,竹材梢部含水量最低;竹林所在坡向和坡形影响着竹材含水量,竹材含水量表现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凹形坡〉直线坡〉凸凹坡〉凸形坡的变化规律;全年中8月份竹材含水量最高,2月份最低。

  • 标签: 毛竹 竹材含水量 影响因子
  • 简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毛竹的平均胸高断面积及胸高断面积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施肥可有效地增加毛竹的胸高断面积,且随着施肥年份的持续,效果更为明显;毛竹的胸高断面积与土壤的全氮含量呈负相关,与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而与有效磷的相关性较弱;施肥与不施肥条件下的毛竹胸高断面积分布均符合Logistic方程,同时,持续的施肥管理还能增加大径竹在毛竹林中所占的比例。研究结果可为毛竹林高效施肥及可持续性经营提供参考。

  • 标签: 毛竹 胸高断面积 Logistic曲线 施肥
  • 简介:通过对19年生杉木毛竹混交林不同混交模式下林分的生长状况及林地内土壤的理化性质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内毛竹和杉木的生长情况都优于纯林,土壤肥力状况总体上较纯林高,土壤水分指标均优于纯林好。研究初步表明毛竹杉木混交对林分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对林内地力衰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标签: 毛竹 杉木 混交林 林分生态系统
  • 简介:在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材用林纯林中,研究了不同施肥时间(5月份和8月份)对毛竹新竹株数、胸径和新竹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极显著地增加毛竹新竹株数、胸径和新竹高;不同月份施肥对毛竹新竹各项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以5月份施肥毛竹新竹株数、胸径和竹林高度表现最好。因此,在毛竹材用林经营中,要获得竹材高产、经济高效,最佳施肥时间为毛竹春笋小年的5月份。

  • 标签: 毛竹 施肥时间 新竹生长
  • 简介:"南竹北移"曾是20世纪60~70年代在北方无竹和少竹地区,实现人工引种栽培毛竹的梦想和实践.但是,由于当时对于毛竹自然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的研究较少,盲目引种,最终导致失败.在近30年的毛竹栽培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毛竹北移和引种栽培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以期为"南竹北移"提供科学经营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毛竹 移栽 引种栽培 制约因素 人工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