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养猪业频繁暴发传染病,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感染率、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进一步发展。繁殖母猪受免疫抑制性疾病威胁时,不但影响自身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而且会引起仔猪免疫功能低下,严重影响生猪养殖效益。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指由于免疫器官、组织和免疫细胞受到损害或者部分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或永久性免疫应答功能不全的疾病。免疫抑制性疾病既可削弱或解除机体的防御功能,使病原体轻易入侵机体外,还会造成免疫失败,对疾病抵抗能力下降。

  • 标签: 免疫抑制性疾病 繁殖母猪 防控策略 免疫功能低下 生产性能 健康状况
  • 简介:犊牛病毒性腹泻又称黏膜病,该病毒是瘟病毒属成员。本病呈地方性分布,尤其是养牛较集中发达的地区易发病。2011年以来青海海南州先后从山东、陕西等省引进奶牛和种牛,将本病疫原带人。绵羊、山羊、猪均可感染本病,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 标签: 牛病毒性腹泻 防治 黏膜病 瘟病毒 地方性 易发病
  • 简介: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高度致死性的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以肝脏损伤为其主要症状。每年雏鸭的发生率较高,死亡率较高,是夏季养鸭必防的雏鸭传染病。1病毒分类按病原学分类,鸭肝炎病毒(DHV)可分为1型、2型、3型,三个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发病最严重的是1型病毒,而2、3型病毒还可以使免疫了1型DHV的雏鸭发病。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病毒性肝炎病毒的相关知识,以便采取相关措施应对。

  • 标签: 鸭病毒性肝炎 病毒特性 病毒性肝炎病毒 病毒分类 病毒性疾病 鸭肝炎病毒
  • 简介: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霉菌毒素不但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

  • 标签: 霉菌毒素 中毒症 诊治 奶牛 畜牧业生产 典型特征
  • 简介:1发病情况新乐某猪场去年存栏50头母猪,今年从辛集和河南购回150头妊娠母猪,未做任何免疫。仔猪出生后开始拉稀腹泻,以1~5日龄发病率最高。个别猪呕吐,用药无效,

  • 标签: 仔猪猪瘟 霉菌中毒 治疗 引发 妊娠母猪 发病情况
  • 简介:采用半静态法,研究了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敌百虫和聚维酮碘对平均体长6.8cm唇Hemibarbuslabeo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对唇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84、0.55、0.41、0.37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0.07mg·L-1;敌百虫对唇的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9.44、28.00、25.27、23.86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4.23mg·L-1;聚维酮碘对唇鱼骨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8.87、64.90、60.97、57.82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17.29mg·L-1。3种药物对唇的毒性高低依次为: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聚维酮碘。该研究为唇的病害防治中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 敌百虫 聚维酮碘 急性毒性
  • 简介:食盐作为蛋鸡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适量的食盐能增进食欲,维持体液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如果饲料中食盐过量,组织和细胞之间、细胞内液与外液之间形成高渗,使原来正常的平衡受到破坏,组织和细胞出现脱水现象,甚至出现死亡。所以,食盐的需求量有严格的标准,一般占饲料的0.25%-0.5%,控制在0.37%最为适宜。鸡对食盐非常敏感,尤其是雏鸡更易发生中毒。1致病因分析(1)食盐盲目添加。有的养殖户不了解食盐生理作用,不经准确计算,于饲料中盲目用盐。(2)食盐搅拌不匀。某些鸡场出现鸡食盐中毒,剖检可见体内有米粒大小的盐块,该病例与食盐搅拌不匀有着密切关系。(3)忽略鱼粉、鱼干等食盐含量。有些劣质鱼粉含盐量严重超标,基层养殖户主用料不经化验,按照普通含盐量标准处理,往往导致饲料中盐量超标;市面上出售的部分小鱼粉,多数来源不明,含盐量高低不匀,添加不当极易导致中毒。调查中也发现,劣质鱼粉常用区,蛋鸡食盐中毒的几率更高些。

  • 标签: 食盐中毒 病因分析 蛋鸡 防控措施 劣质鱼粉 含盐量
  • 简介:鸭病毒性肝炎是幼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病性的急性传染病,但据文献报道该病主要感染鸭,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鹅.然而今年来,在河南驻马店、周口等周边地区雏鹅频发病毒性肝炎,根据病鹅的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调查、治疗性诊断、实验室检查,初步认为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1病例介绍正阳县一肉鹅养殖户王某共养殖肉鹅4000只,雏鹅9日龄时,突然出现异常,发病初期表现精神萎靡、缩颈、翅下垂、行动呆滞,常蹲下,厌食,发病半日即发生全身性抽搐,两脚痉挛性地反复踢蹬,有时在地上旋转,头向后扭转。

  • 标签: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中西医结合治疗 雏鹅 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急性传染病
  • 简介:由于寄生虫类疾病导致动物体抵抗力下降,非常容易诱发其他病害,带来严重的病害,值得大众重视。文章由此为出发点,就鸭常见的寄生虫类疾病,鸭球虫病、绦虫病、雏鸭鸟蛇线虫病、鸭棘头虫病等诊治要点进行汇总介绍,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寄生虫疾病 诊断要点
  • 简介: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猪呼吸系统疾病往往是由多种因子(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不良饲养管理条件等)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常被称为“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猪场常因购入检疫不严的猪只或隐性感染猪而致埋下“炸弹”,并因饲养管理不善或营养不良而点爆“炸弹”.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养猪 综合防控 饲养管理条件 肺炎支原体 生产过程
  • 简介:为了解农药对家蚕的慢性毒性影响,探索建立我国农药对家蚕的慢性毒性试验及评价方法体系,以3种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氟铃脲为代表药剂,针对家蚕进行了给药阶段、给药剂量及评价指标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慢性毒性试验中的给药阶段以2~3龄期为宜;给药剂量可为其急性毒性96h-LC50值的1/50、1/100、1/200、1/400和1/800;主要评价指标应为结茧率。

  • 标签: 家蚕 高效氯氟氰菊酯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氟铃脲 慢性毒性 评价方法
  • 简介:阿维菌素(AVM)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的杀虫、杀螨剂,是土壤微生物灰色链霉素的发酵代谢产物。甲氨基阿维菌素对不同动物的急性毒性不同,美国EPA将其归为中等毒性类农药[1-2]。A.Awasthi等[3]研究发现,甲氨基阿维菌素对蜜蜂和大鼠有毒害作用;但未见甲氨基阿维菌素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研究报道。本试验选取4种市售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类农药,进行大型蚤的急性毒性试验,为其水生生态效益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性毒性试验 甲氨基阿维菌素 大鼠 生态效益评价 蚤类 土壤微生物
  • 简介:母猪产后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在兽医临床上用西药抗菌、消炎往往得不到预期效果,也容易造成母猪使用年限降低。生化汤出自《傅青主女科》,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多用于治疗产科疾病,疗效确切,为产后常用方剂。笔者在长期兽医临床医疗实践中,以该方为基础,辨证施治,随症加减治疗母猪产后不食、无乳、乳房炎等,取得了很好疗效。

  • 标签: 生化汤 加减 母猪 产后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近年来我省的肉鸡生产发展很快,肉鸡养殖场及养殖户不断增多,而且大部分采用舍饲,减少了疾病的传播机会,但肉鸡的呼吸道疾病仍在我省广泛流行.气候干燥、温差变化较大的秋冬季是肉鸡呼吸道病的多发季节,一般情况下,病毒和细菌性疾病是潜在因素,骤然的天气变化、防疫应激、有害气体超标是诱发因素.在诱发因素的刺激下,潜在因素导致暴发呼吸道病,并且该病治疗效果差、时间长,严重影响肉鸡生长性能的发挥和养殖户的生产效益.

  • 标签: 鸡呼吸道疾病 肉鸡生产 秋冬季 防控措施 呼吸道病 诱发因素
  • 简介:冬春季节保育猪群的各种健康问题普遍增多,严重影响猪场的效益。各种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断奶应激、各种母源抗体消减、生产管理水平较差、日粮问题、天气寒冷和常见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和2型圆环病毒等)的持续感染等。以上各种因素相互作用造成保育猪群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 标签: 常见疾病 冬春季节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群 保育 2型圆环病毒
  • 简介:目前很多养殖户遇到猪腹泻的问题,特别是仔猪腹泻流行发病呈上升趋势,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生病毒性腹泻死亡率非常高,甚至达到100%,部分较大仔猪发生后,虽然没有死亡,但后期生长速度明显较慢,给养殖户造成不少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腹泻类疫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期专题,旨在从引起腹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猪场管理者有一定的启发,从而减少腹泻带来的经济损失。

  • 标签: 猪腹泻 混合感染 药物治疗 疾病 继发 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