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在水土保持设计工作实践并结合其他尾矿工程项目基础上介绍了如何应用不同类型的排渗措施,以降低坝体浸润线,加速尾矿排水固结,提高坝体稳定安全的设计等方面经验和体会。

  • 标签: 尾矿坝 排渗措施 应用
  • 简介:淤地建设是治黄减沙的关键措施,为了加快淤地工程的修建,需要利用快速的筑坝技术,而快速筑坝中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快速筑坝质量控制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快速建筑淤地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淤地坝 快速建筑 质量控制 爆破 水力冲填
  • 简介:由于建平县南部地区乡(镇)铁矿的开采,选矿尾矿渣沿河道排放,造成河道淤积、抬高河床、危害下游的村庄道路、水利工程等。使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为了清除隐患,保证安全度汛,在矿业整顿的过程中,各乡清除河道的淤积矿渣,拓宽行洪断面。因尾矿砂易冲性强,不加生物措施,难以防冲。

  • 标签: 河道淤积 尾矿渣 防护 矿区 柔性 沙棘
  • 简介:顺德市有池塘31.13万亩,是广东省塘鱼主产区和出口基地之一,养鱼历史比较悠久,种苗生产在水产生产中占有较重要的位置。1958年以前,顺德市和全国各地的塘鱼主产区一样,养殖所需的种苗仅靠江河捕捞的鱼花经人工培育解决,江河中种苗的数量和质量往往受天气、渔汛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了水产生产的发展。

  • 标签: 塘鱼 水产 种苗生产 人工培育 养鱼 捕捞
  • 简介:“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因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解淤地因震受损情况,做好淤地工程安全度汛,避免震灾次生灾害发生,笔者作为水利部调查组成员赴甘肃现场调查。通过淤地震损程度调查和震损风险评估,将地震损坏的淤地分为“高危”“危险”“一般危险”和“轻微危险”4类,分析了造成淤地损坏的主要原因和间接因素。针对淤地不同的损坏类型,提出了裂缝、渗漏和岸坡坍塌处理等相应治理措施。

  • 标签: 词地震 淤地坝 损坏 措施 汶川
  • 简介: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得到砒砂岩区土壤侵蚀的基本特点是以冻融风化非径流土壤侵蚀为主,以沟壑中暴雨径流形成的股流为动力核心搬运输移泥沙,重力和风力仅对非径流产沙起加速作用,人类活动对坡面起破坏作用.小流域上、中、下游冻融风化土壤侵蚀的分配比例是76.1%、17.5%和6.4%,说明支毛沟头是土壤侵蚀的关键部位,沟顶坡、沟谷坡和沟床面积分别为22%、75%和3%,沟谷坡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90%,说明沟谷坡是产沙的关键部位.针对该地区的产沙规律,试验证明在砒砂岩区支毛沟中以沙棘灌木植物作为拦沙的型框架材料是可行的,并给出了明确的物理图形,与沟道淤地工程相配套,使粗细沙分选、泄流、生态恢复于一体,发挥综合功能.

  • 标签: 黄土高原 砒砂岩地区 土壤侵蚀 植物"柔性坝" 拦沙机理
  • 简介:2004年6月12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在北京组织召开的砒砂岩地区沙棘植物“柔性”试验研究成果鉴定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原总工程师徐乾清任任主任委员,黄委副主任黄自强任副主任委员的专家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课题组工作汇报、查阅技术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并就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 标签: 砒砂岩地区 沙棘植物 “柔性坝”试验 技术鉴定
  • 简介:为给小流域系工程建设的前期规划工作与科研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西黑岱沟流域治理现状及影响系稳定有关因子的实测资料,对系的相对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流域系实现相对稳定,其淤地面积虽是最基本条件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条件.衡量系是否实现了相对稳定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一是每km^2的控面积范围内应有地7.8hm^2,地面积与控面积的比值,即系相对稳定系数达到1/12.7;二是系运行15a后,每隔3~5a要对坝体进行维修加高,使系防洪能力长期保持100年一遇或大于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三是在每km^2的控制范围内,要有骨干0.3座、淤地1.0座,系的整体布局与结构要达到合理,使暴雨洪水达到均衡分配;四是系的安全系数小于1.建设目标实现后,系进入相对稳定状态,在设计频率100年一遇的暴雨洪水标准下,系安全系数等于0.94,地种植的高秆作物可以达到保收,此时,系安全和地保收能力可趋向于统一.

  • 标签: 坝系 相对稳定 西黑岱沟 工程建设
  • 简介:针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中工程措施部分普遍应用的浆砌石拦渣进行系统的受力分析、静力平衡原理探讨;依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典型设计的拦渣进行抗滑、抗倾以及地基承载力的计算以确保拦渣的安全稳定,发挥拦渣功效,减少水土流失。

  • 标签: 拦渣坝 典型设计 安全稳定性
  • 简介:在玉树灾后重建中的工程实践表明,首次将格宾石笼拦挡作为泥石流治理的工程治理措施是非常成功的。文章从格宾结构物的结构特点和工程特性出发,全面细致地介绍玉树地区格宾结构物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每一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为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玉树灾后重建 格宾网 拦挡坝 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
  • 简介:针对三峡库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本文以三峡库区坝上库首第一县秭归县的中村为例,按照山上部生态防护林带、山中部生态经济林带和近江景观防护林带的“三带”布局模式,提出了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技术措施,并进行了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秭归县中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由38%增加到78.6%,土壤侵蚀量由4285.7t/a减少到800t/a,全村经济总量由980万元增长到1553万元,同时,就业率、楼房入住率、家电购买率、农村服务设施齐全率、义务教育普及率、合作医疗参与率等都有明显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 标签: 三峡库区 秭归县 新农村 生态
  • 简介:金沙江上游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环境演化相对复杂。为研究堰塞湖溃后堆积物的来源与坝体物质、沉积环境的关系,以金沙江上游雪隆囊古滑坡堰塞湖溃堆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粒度筛分试验,对雪隆囊滑坡堰塞湖溃堆积物的粒度进行测试,并分别对滑坡堰塞湖溃堆积物的上、中、下游3段的粒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溃堆积体的上游到下游,粒度分布曲线分别为单峰、多峰、双峰;上游粒度组成主要以砾石为主,中游和下游主要以细砂和极细砂为主,粒度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明显的细化趋势,平均粒度由粗变细,分选性整体上较差和差。以上这些特点综合反映出溃堆积体的上游段到下游段的水动力条件在逐渐减弱,其中堆积体上游段砾石部分来自坝体物质,而中、下游段细粒部分既可能来自坝体,又可能来自堰塞湖溃前的上游湖相沉积层。

  • 标签: 雪隆囊 古滑坡 堆积物 粒度特征 金沙江
  • 简介:现代都市中,立交桥逐步成为城市景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城市建设现状和风貌。以南充市下中大桥为例,分析景观现状的不足并提出景观改造的措施,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提供可行性参考。

  • 标签: 立交桥 城市 生态环境
  • 简介:为了了解系工程在新疆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效果,考察阿勒泰将军沟以系工程措施为主的小流域治理模式的效果和问题。结果表明:系工程在短期内能有效地降低洪水流速,拦挡泥沙;但将军沟植被稀少,沟壑纵横,季节性洪水冲刷,导致系损毁严重,单纯的系工程并不能有效地抑制水土流失,且造成投资浪费。提出在新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必须以生态修复为主,系工程为辅助措施,因害设防,才能达到减轻水土流失的目的。

  • 标签: 坝系工程 小流域治理 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