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SD大鼠三叉神经运动核(trigeminal motor nucleus,Vmo)-翼外肌神经元投射通路的定性研究分析,揭示Vmo神经元轴突终末向翼外肌的投射通路,以确定翼外肌的开闭口作用。方法纳入8周龄SD大鼠10只,手术暴露SD大鼠左侧翼外肌,肌内注射荧光金3~5 μl后,关闭并缝合伤口。术后7 d,实验动物灌注、取材、切片后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金注入翼外肌后,在三叉神经运动核内荧光金的逆行标记情况。结果在荧光金注射侧的Vmo神经元内可见大量的荧光金逆标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这些神经元不仅分布于支配闭口肌的三叉神经运动核的背外侧部,也分布于支配开口肌的三叉神经运动核的腹内侧部。结论Vmo与翼外肌之间的神经元传导通路支配翼外肌,神经元既分布在背外侧部也分布在腹内侧部的核团内,推断翼外肌既在开口运动中发挥作用,又在闭口运动中发挥作用。

  • 标签: 三叉神经核 翼外肌 投射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急性脑外伤患者心电图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急诊脑外伤患者289例,最终入选219例及与相匹配的对照组220例,入院1 h及住院72 h行心电图,测算P波离散度(Pd)、校正后QT (QTc)、校正后QT离散度(QTcd )、校正后Tp-e间期(Tp-ec )、校正后Tp-e间期离散度(Tp-ecd )及Tp-e/QT比值,分别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脑外伤组第1天和对照组、第1天和第3天上述指标的变化,分析外伤组心电图指标与病情轻重及住院期间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结果脑外伤组患者第3天QTc、Tp-ec和Tp-e/QT较对照组及第1天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格拉斯哥(GCS)评分中重度脑损伤患者Tp-ec、Tp-e/QT较评分为轻度者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48±16.58 )vs(130.14±11.86 ),P=0.006 ;(0.29±0.04)vs (0.23±0.03 ),P=0.030]。住院期间出现MACE组患者Tp-ec、Tp-e/QT较无MACE组增大[(149.76±12.52 )vs(128.84±12.47 ),P <0.001 ;(0.30±0.04 )vs (0.21±0.03),P <0.001]。结论急性脑外伤患者Tp-e和Tp-e/QT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一定条件下可作为短期预后的评价和预测指标。

  • 标签: 急性脑外伤 心电图 Tp-e间期 Tp-e/QT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现已明确[1]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引发女性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HPV E6/E7蛋白的持续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 HPV E6/E7mRNA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来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mRNA 检测在宫颈病变研究中的价值。

  • 标签: 人乳头状瘤病毒 E6E7mRNA 宫颈病变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早期基因E2和E6与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E2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课题组在山西省介休市建立的"自然人群宫颈病变队列",以2014年6—9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正常宫颈(NC)女性、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Ⅱ/Ⅲ)以及同期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病例为研究对象。共纳入257名研究对象,NC、CINⅠ、CIN Ⅱ/Ⅲ、SCC组分别为67名(26.07%)、69例(26.85%)、68例(26.46%)、53例(20.62%)。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生活卫生习惯及宫颈病变相关信息,并采集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活检组织,检测HPV16的感染、hnRNP E2、HPV16 E2和E6的蛋白表达水平。根据NC组的hnRNP E2、HPV16 E2、E6蛋白表达量及E2/E6比值的M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高、低表达组/比值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16早期基因E2和E6、hnRNP E2与宫颈癌变的关联,并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模型(GMDR)评价其交互作用。结果NC、CIN Ⅰ、CIN Ⅱ/Ⅲ、SCC组的年龄分别为(47.00±9.07)、(47.64±7.35)、(46.37±8.67)和(51.26±8.03)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HPV16 E2低表达、E6高表达及E2/E6低比值可导致CIN Ⅱ/Ⅲ[OR(95%CI)值分别为11.11(1.63~75.56)、8.00(1.28~50.04)、9.75(1.22~77.72)]和SCC[OR(95%CI)值分别为14.22(2.11~95.88)、10.33(1.67~64.00)、12.38(1.56~97.91)]的患病风险增加;hnRNP E2低表达可导致CIN Ⅱ/Ⅲ、SCC风险增加[OR(95%CI)值为3.35(1.39~8.10)、5.53(1.54~19.88)]。GMDR模型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hnRNP E2低表达、HPV16 E2低表达、HPV16 E6高表达在CIN Ⅱ/Ⅲ和SCC组均存在交互作用(P值均<0.05)。结论HPV16早期基因的异常表达和hnRNP E2低表达均可能增加宫颈癌变的发病风险,且在宫颈癌变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16 子宫肿瘤 核糖核蛋白类,核不均一 交互效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突变整合于宿主细胞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16型的E6、E7致癌基因,探索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新方法。方法以SiHa细胞系为研究对象,设计靶向其内整合的HPV16 E6和E7基因的小引导RNA(small guide RNA,sgRNA),将其克隆入CRISPR/Cas9质粒,并应用其将E6、E7基因敲除,随后应用错位酶切法和克隆测序检测突变效果,并用细胞迁移与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力。结果设计的sgRNA被克隆入CRISPR/Cas9质粒,经测序克隆正确。该质粒转染SiHa细胞后,可以引发靶点DNA的突变,致使E6和E7基因密码子改变,无法正确表达。E6、E7突变后SiHa细胞侵袭及增殖能力下降(t检验,pCas9组与psgE6-1-1-Cas9组相比,P=0.0006; pCas9组与psgE7-1-2-Cas9组相比,P=0.0007),促进肿瘤抑制因子P53的表达恢复,细胞的恶性度降低。

  • 标签: CRISPR/Cas9 HPV E6 HPV E7 宫颈癌治疗
  • 简介:摘要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维生素A缺乏为四大营养性缺乏病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维生素A在维持上皮细胞完整性及免疫功能的调节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调节免疫系统及炎症因子的释放。维生素A与维生素E等营养素缺乏与肺炎发病存在一定关系。该文将维生素A、维生素E缺乏与儿童肺炎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儿童肺炎 维生素A 维生素E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1例由孟加拉国输入芜湖的登革热病例及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的E基因分子特征。方法提取患者血清标本核酸,使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DENV核酸通用及1/2/3/4血清型筛查。测定E基因完整序列,采用MEGA7.0软件构建E基因系统进化树,并进行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患者血清呈现2型DENV核酸阳性。E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属于Cosmopolitan基因型,与2014年马来西亚输入中国台湾分离株(D2/Malaysia/1408aTw)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9.60%,氨基酸同源性为99.80%,有6处核苷酸差异(42:G→A; 141:G→A; 490:G→A; 516:A→G; 954:A→G; 1344:C→T),1处氨基酸差异(164:V→I)。E蛋白拥有弱毒株特征位点E126-E和强毒株特征位点E383~385-E-P-G。结论输入型患者为2型DENV感染且该病毒起源于马来西亚。

  • 标签: 登革病毒 E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E康复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疲乏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住院的11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试验组(57例)。排除失访和资料收集不完整的患者后,最后对照组纳入患者48例,试验组纳入患者51例。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试验组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采用CO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FACIT-F)评估两组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周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干预前、出院后12周两组患者的疲乏情况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5E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但不能改善患者的疲乏症状,将来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长时间研究以探讨5E康复护理模式对患者疲乏症状的影响。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5E康复护理模式 肺康复 自我管理 疲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E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 477 例(共613个结节),均进行超声造影和超声E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比较单纯超声造影和超声E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准确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案的阳性似然比。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性结节496个,甲状腺癌117个。超声E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中的准确度(90.37%)高于单纯超声造影(84.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1,P=0.001);超声E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81.20%)低于单纯超声造影(86.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1,P=0.376);其特异性优于单纯超声造影(92.54%比8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336,P<0.001)。超声E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癌的阳性似然比为10.885,表明其诊断甲状腺癌的可能性显著增加。结论超声E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可提高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性,使患者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 标签: 甲状腺癌 超声造影 超声E成像 准确度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早期脑梗死患者血清载脂蛋白 E以及血脂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19 年 1 2 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 60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 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者 60 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检测血清载脂蛋白 E水平以及 TG、 TC、 LDL-C、 HDL-C等血脂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病例组患者的血清 TG、 TC及 LDL-C等血脂水平均显著升高,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病例组患者的血清载脂蛋白 E以及 HDL-C水平均显著降低,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结论: 早期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载脂蛋白 E与血脂水平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 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在早期诊断、治疗以及评价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早期脑梗死 载脂蛋白 E 血脂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联合BRAFV600E检测对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BSRTC)Ⅲ类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FNA的患者125例,共125个BSRTC Ⅲ类结节。所有结节同时行TIRADS分类和BRAFV600E检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IRADS、BRAFV600E检测及两者联合对BSRTC Ⅲ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125例患者共计纳入125个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良性结节76个;恶性结节49个。TIRADS 4c~5鉴别诊断BSRTC Ⅲ类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73.5%、89.5%、81.8%、84.0%、83.2%。BRAFV600E突变检测鉴别BSRTC Ⅲ类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75.5%、100.0%、100.0%、86.4%、90.4%。以TIRADS 4c~5类或BRAFV600E突变型为BSRTC Ⅲ类结节恶性的联合诊断标准,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3.9%、89.5%、85.2%、95.8%、91.2%,联合诊断较TIRADS、联合诊断较BRAFV600E具有较高的敏感度(P=0.002,P=0.004)、阴性预测值(P=0.018,P=0.044)。结论TIRADS和BRAFV600E检测联合对于BSRTC Ⅲ类结节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尤其诊断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应用TIRADS或BRAFV600E检测。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基因突变 活组织检查,针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雌激素17β-E2对SD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 Receptor,GABAAR)的调制作用。方法离体培养SD大鼠DRG神经元,分别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GABAAR表达和功能的改变。结果①17β-E2处理的不同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5);②17β-E2处理的不同时长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5);③给予蝇蕈醇(GABAAR特异性激动剂)后,91.6%(87/95)的DRG神经元上记录到内向电流,并可被荷包牡丹碱(GABAAR特异拮抗剂)所阻断;④80.8%(59/73)的GABAA电流被提前孵育的17β-E2可逆性地抑制。结论雌激素17β-E2对GABAA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此途径参与痛觉调节程序。

  • 标签: 雌激素 γ-氨基丁酸A受体 背根神经节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 PCR)扩增出乙型脑炎病毒 ( JEV) E蛋白基因 , 并进一步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 pMBP-C, 经测序验证无误后转化大肠杆菌 BL21 Gold表达乙型脑炎病毒 E 蛋白。经异丙基巯基半乳糖 ( IPTG)诱导表达后 ,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达产物,表达量约占菌体上清液总蛋白的 40 %,分析证实确为乙型脑炎病毒 E蛋白且有生物学活性。本研究为实验室制备乙型脑炎病毒 E蛋白诊断抗原和为今后研制乙脑分子诊断试剂盒和基因工程疫苗打下了基础。

  • 标签: 脑炎病毒 E 蛋白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E2F2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本院妇科获取的3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25例子宫内膜增生标本及7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纳入研究。采用RT-PCR及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测定3种组织E2F2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E2F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E2F2 mRNA表达量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E2F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6.00%及52.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Ⅲ~Ⅳ期、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1/2的子宫内膜癌患者E2F2蛋白阳性表达程度显著高于FIGO分期为Ⅰ~Ⅱ期、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1/2的患者(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E2F2表达上调,其表达程度与患者FIGO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相关。

  • 标签: E2F2转录因子 子宫内膜肿瘤 病理学,临床
  • 简介:摘要泛素结合酶E2C(UBE2C)是泛素蛋白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UBE2C高表达于脑肿瘤组织中,且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的预后状况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监测脑肿瘤进展的生物标记物。笔者现围绕UBE2C在脑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及分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脑肿瘤的临床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泛素结合酶E2C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可视音乐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tion,MR)患儿社会适应能力及发育商数(DQ)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1月MR患儿90例,依据建档时间分为常规组(45例)、实验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基于常规康复训练予以可视音乐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社会适应能力、治疗前后DQ评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患儿适应性(57.15±12.91)分、大运动(39.15±14.92)分、精细动作(48.29±13.63)分、个人-社会评分(49.27±14.57)分,分别高于常规组患儿的(50.89±12.41)分、(31.84±11.10)分、(40.97±11.92)分、(42.95±12.9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儿行为记录表(79.46±6.13)分、运动量表(81.75±6.81)分、智力量表(80.69±5.79)分,分别高于常规组患儿的(69.51±5.23)分、(71.42±5.43)分、(70.32±5.5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可视音乐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治疗MR患儿,能改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DQ评分。

  • 标签: 5E康复护理模式 可视音乐 精神发育迟滞 社会适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E"康复护理模式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1—12月收治的8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4—5月收治的8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前后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和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CSMS量表中疾病医学管理维度(45.77±6.39)分、日常生活管理维度(34.28±5.83)分,CQQC问卷(71.23±18.5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13、3.909、2.301;P<0.05)。结论在PCI术后患者中应用"5E"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5E"康复护理模式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主E购技能训练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与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自主E购技能训练与药物治疗。在干预前、干预12周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干预12周后试验组PANSS总分(44.60 ± 5.68)分、阳性症状(8.50 ± 1.47)分、阴性症状(11.90 ± 2.79)分、一般精神病理(24.05 ± 3.02)分,对照组依次为(58.95 ± 9.62)、(10.36 ± 3.67)、(18.00 ± 4.67)、(30.59 ± 5.13)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810~-2.119,P<0.05);干预12周后试验组GSES为(3.45 ± 0.48)分,对照组为(2.29 ± 0.6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256,P<0.05);干预12周后试验组SSPI总分为(38.90 ± 2.72)分、日常生活能力(10.95 ± 1.19)分、动性和交往情况(15.45 ± 1.57)分、社会性活动技能(12.00 ± 1.34)分,对照组依次为(25.32 ± 6.36)、(8.36 ± 1.59)、(9.95 ± 2.75)、(7.00 ± 2.5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918~8.513,P<0.05)。结论自主E购技能训练能改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网购技能 职业技能 自我效能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日照市中心医院诊治的SLE患者62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过敏性疾病患者30例为过敏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健康对照组及过敏性疾病组IgE水平的差异;比较活动期、缓解期SLE患者IgE水平的差异;检测并比较活动期、缓解期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补体C3、C4及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的差异。分析IgE水平与SLE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健康对照组及过敏组IgE水平分别为(126.5±51.6)kU/L、(31.2±9.9)kU/L、(316.5±152.6)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263,P<0.05);其中,过敏组IgE水平最高,显著高于观察组及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75、18.593、7.210,均P<0.05);活动期SLE患者IgE水平为(201.65±75.5)kU/L,显著高于缓解期SLE患者的(35.6±13.5)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41,P<0.05);活动期SLE患者C3、C4分别为(0.55±0.20)g/L、(0.13±0.04)g/L,均显著低于缓解期SLE患者的(0.86±0.35)g/L、(0.28±0.10)g/L及健康对照组的(0.92±0.39)g/L、(0.30±0.12)g/L,抗ds-DNA抗体(36.97±12.52)%,显著高于缓解期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03、29.993、197.902,均P<0.05);而缓解期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C3、C4及抗ds-DNA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gE水平与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及抗ds-DNA呈显著正相关(r=0.842、0.823,均P<0.05);IgE水平与C3及C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98、-0.807,均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IgE水平升高,但低于过敏性疾病患者,且IgE水平与疾病活动性有关。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E 活动期 缓解期 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