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高分辨率扫描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和分析我院2011年度经CT扫描确诊的支气管扩张的50例病例,均采用螺旋CT高分辨率扫描,骨算法重建图像。结果支气管扩张的三种类型均得以很好显示。结论它既能确定支气管扩张的性质,又能够显示支气管扩张的病变范围,高分辨率CT扫描支气管扩张的表现的高度特异性可取代传统支气管造影的检查方法。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CT扫描
  • 简介: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5例经支气管镜检和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及高分辨率CT资料。结果HRCT显示左侧支气管受累者14例,其中左主支气管受累者6例,上叶支气管受累者3例,同时受累者5例。右侧支气管受累者9例,其中右主支气管及上叶支气管同时受累者6例,右中叶支气管受累者3例。双侧主支气管同时受累者2例。管腔狭窄远端肺组织肺不张15例,肺组织炎性实变2例,支气管播散11例,伴发肺内继发性肺结核13例。结论高分辨率CT能清晰显示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部位、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因此能明显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

  • 标签: 支气管 内膜结核 高分辨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高分辨率的超声检查对皮肤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的超声检查能够感知识别身体颜色病变但无法检测组织病变类型.这种体系能够评估肿瘤的存在,渗透程度和在此种程度上肿瘤的类型以及扩张强度.高分辨率的超声检查能够识别有斑点和达到深度1.5cm的模块色素病变.结果成像诊断是对皮肤和其具体状况的一个很有价值的评估判断方法.结论高频率的皮肤超声检查在色素病变危险决断的筛查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贡献.

  • 标签: 超声检查 高分辨率 皮肤 皮肤色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computedtomography,HRCT)在肺部合并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经临床和病理确诊证实的肺部疾病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HRCT的影像资料。结果双侧胸腔积液者13例,单侧胸腔积液35例;32例(66.7%)出现不同程度地胸膜增厚,恶性多为不均匀增厚(>10mm)、结节状、环状增厚;病灶位于上肺叶合并胸腔积液多为肺结核,下肺叶病灶合并胸腔积液多为恶性。结论HRCT对肺、胸膜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仔细分析HRCT的影像特征,可以提供临床诊断准确

  • 标签: 肺部疾病 胸腔积液 HRCT
  • 简介:<正>1论文题目及原文摘要1.1论文题目HighResolutionSizeAnalysisofFetalDNAintheUrineofPregnantWomenbyPaired-EndMassivelyParallelSequencing1.2摘要BackgroundFetalDNAinmaternalurine,ifpresent,wouldbeavaluablesourceoffetalgeneticmaterialfornoninvasiveprenataldiagnosis.However,theexistenceoffetalDNAinmaternalurinehasremainedcontroversial.Theissueisduetothelackofappropriatetechnologytorobustlydetectthepotentially

  • 标签: 胎儿 尿液 高分辨率 非侵入性产前诊断 孕妇外周血 测序技术
  • 简介:本文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单帧低分辨图像的超分辨重建技术。首先,阐述了用于单帧超分辨重建的插值法、IBP法和POCS法,然后通过matlab7.0仿真程序验证了双三次插值法、双线性插值法、POCS法和IBP法,并根据仿真实验的结果分析这些方法重建效果的好坏。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结果证明,双线性插值方法的重建结果要优于双三次插值的重建结果;IBP的重建效果要优于POCS方法;对于IBP和POCS来说,2种方法都能获得较好的重建结果,并且用于图像的帧数越多,重建的效果越好;此外,客观评价方法与主观评价方法有时不能获得相同的评价结果,但在多数情况下,客观评价方法都能取得与主观评价方法一致的结果。

  • 标签: 超分辨率重建 IBP POCS 插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HLA分型技术在骨髓库上海分库高分检测工作中的初步应用。方法使用ABI3730xlDNA测序仪,采用SBT单链直接测序法,对上海地区的960份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血液标本进行DNA测序,其中HLA-I类基因对第2,3和4外显子单链单向测序,II类基因对第2外显子单链单向测序,以得HLA高分分型结果;对部分呈现血清学表达不一致的模棱两可高分结果标本,通过SSO技术确认;对部分呈现血清学表达一致的模棱两可高分结果标本,通过SSP或对2,3,4以外的外显子单链检测作进一步确认。结果960份中华骨髓库上海分库的样本进行HLA的PCR-SBT高分检测,用DNA单链测序法一次性获得高分结果为720例;对部分呈现血清学表达一致的模棱两可高分结果标本,通过SSP技术或2,3,4以外的外显子单链检测做进一步确认,共计标本211例;对于部分呈现血清学表达不一致的21例模棱两可高分结果标本我们采用SSO技术最终确认了唯一的高分结果;此外,还检测到待确认新基因4例。完成了本次实验标本100%高分结果入库要求。结论SBT单链测序技术为主,PCR-SSO,PCR-SSP联合为辅,是骨髓库开展HLA高分分型工作的有力工具。

  • 标签: SBT 单链测序技术 PCR-SSO PCR-SSP HLA 高分辨分型 中华骨髓库上海分库
  • 简介:摘要聚酸酐一类新型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表面融蚀降解性以及降解速度可调等优良性能;本文综述了聚酸酐的结构性质、发展概况、合成研究进展及医药学上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其研究开发前景提出展望。

  • 标签: 聚酸酐合成控释制剂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分子影像学技术已成为医学影像学以及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一个新趋势。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从核酸—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疾病的发病机理、疾病早期的生物学特征,为疾病发生的早期检测、预警、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新的方法与手段。它的研究成果将为肿瘤和其他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新方法和新手段。

  • 标签: 分子影像学 分子生物学 人类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常规胸片、DR片对肋骨骨折诊断的意义,旨在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6月我院治疗的46例肋骨骨折患者的常规胸片、DR片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胸片漏诊6例,DR片无一漏诊。结论DR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的可靠手段。

  • 标签: 肋骨骨折 数字化摄片(DR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神经胶质瘤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开颅手术或定向活检证实为脑神经胶质瘤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8例CT扫描共发现20个病灶,其中病灶累及3个脑叶者5例,累及2个脑叶者4例。CT平扫病灶呈高密度5个,等密度5个,低密度13个,大多数病灶强化不明显,瘤周轻中度水肿。4例行MRI检查发现胼胝体肥大2例。9例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结论脑神经胶质瘤病CT扫描易误诊为转移瘤,MRI扫描对脑神经胶质瘤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确诊有待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程度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分割放疗是控制肿瘤生长及延迟复发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肿瘤 神经上皮 诊断 治疗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CT影像变化,并通过对比分析在肺结核疗程中CT影像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8例肺结核患者的X线及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CT片在发现病变数量和肺结核病常见并发症或伴随征象中略优于传统X线片,58例患者中X线显示病灶为多肺段小叶融合影者25例;为多肺段大叶状影者12例;示粟粒性肺结核者6例,几乎累及全部肺段。而CT表现为斑片状实变气腔影者25例,示弥漫性小结节,均匀一致,部分融合为小片状影者6例。CT还可见空洞或局限性溶解者31例,且包括多发性空洞23例,厚壁空洞20例,无壁空洞12例。结论X线胸片在诊断肺结核中仍有着重要地位,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CT只是一种对已知或可疑肺结核的补充方法。

  • 标签: CT X线 肺结核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方法选择20例周围型肺癌具有CT随访影像学资料,总结其早期征象。结果20例周围型小肺癌中,腺癌12例,鳞癌5例,肺泡癌2例,小细胞癌1例。其中17例呈实性结节状,3例呈斑片状。结论当CT扫描发现类似病灶,即做增强扫描,肺癌的增强CT值高于良性结节而低于炎性病灶,对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比较影像学的一般概念,探讨在腹部外科中比较影像学的应用。结论临床外科医师一定要学会运用比较影像学的方法,熟练掌握影像学检查之间的关系及其优缺点,在综合分析已有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制定完备的手术方案,使病人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

  • 标签: 影像学 比较影像学 腹部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