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颤器(S-ICD)植入术中颤阈值(DFT)测试对后期放电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植入S-ICD并至少随访3个月的患者,按照术中有无DFT测试及PRAETORIAN评分分为DFT测试组、DFT未测试组,PRAETORIAN评分≤45分组、>45分组。回顾性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放电事件和并发症等。初步探讨DFT测试对后期放电事件的预测价值,以及复律失败风险极低患者的不恰当放电概率是否随PRAETORIAN评分的增高而增大。结果研究纳入41例患者,其中男31例,年龄(54.9±15.0)岁,年龄范围18~85岁。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中位随访4个月内,10例患者发生37次放电事件。DFT测试组与DFT未测试组不恰当放电患者数(1对1,P=1.000)及不恰当放电总次数(10对1,P=0.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AETORIAN评分≤45分组与>45分组不恰当放电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对2,P=0.133),不恰当放电总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对11,P<0.001)。结论S-ICD植入术中DFT测试对患者后期放电事件影响较小。复律失败风险极低患者的PRAETORIAN评分越高,不恰当放电可能性越大,该结论有待扩大样本量加以确认。

  • 标签: 除颤器,植入型 全皮下 除颤阈值 不恰当放电 PRAETORIAN评分
  • 简介:摘要:作为医院中的一个必备设备,正确的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处于备用状态,是颤仪使用和维护中需要重点内容。因此,当前有必要在准确了解除颤仪规范化维护方法的同时,了解对应的保养工作流程。通过更加有效的做好颤仪日常管理工作,保证颤器能够维持正常功能,为更好的辅助医疗 工作提供一定支持。

  • 标签: 除颤仪 规范化维护 保养流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对Berger间隙(BS)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1年5至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用裂隙灯显微镜和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AS-OCT)、术中采用显微集成术中相干光层析成像术(iOCT)及25G导光纤维辅助下对BS进行观察。统计围手术期BS及BS内颗粒物质(MIB)的发现率并测量BS宽度,记录术中超声乳化能量、时间等参数。采用χ²检验、广义估计方程、Mann-Whitney U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19例(119只眼)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75例,年龄(65±12)岁。术前仅有4只眼(3.4%)可观察到BS,均未发现MIB;术中于皮质吸后、植入IOL前,在47只眼(39.5%)中观察到BS,其中20只眼(16.8%)出现MIB;而术后1个月有33只眼(27.7%)可观察到BS,其中16只眼(13.4%)仍存在MIB。术中与术前相比,BS的发现率和MIB的发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与术中相比,BS的发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MIB发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和术后BS的宽度[M(Q1,Q3)]分别为160.3(61.6,273.1)μm和106.8(0,259.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P=0.023)。此外,存在悬韧带脆弱高危因素的术眼术中BS的发现率[60.7%(17/28)]和MIB的发现率[42.9%(12/28)]显著高于无悬韧带脆弱高危因素者[33.0%(30/91)和8.8%(8/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6.90,P=0.00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存在悬韧带脆弱高危因素(OR=0.214,95%CI:0.081~0.561)和超声乳化累计能量复合参数较高(OR=1.255,95%CI:1.047~1.504)是导致术中BS结构改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可损伤BS正常解剖结构,导致术中前、后房内的液体和颗粒物质进入BS。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Berger间隙
  • 简介:【摘要】颤仪作为手术室中必备的急救仪器,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给予患者心脏较强的脉冲电流,以便达到消除患者心律失常、恢复其窦性心律的目的。由于颤仪多用于临床急诊与抢救,其设备状态与稳定性具有较高的价值与影响,具体表现如下;若颤仪在手术途中发生故障或失灵,将导致无法对心脏病患者进行及时抢救或抢救中止,从而对患者自身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因此,医院日常应加强对颤仪的维护与保养,防止其在抢救过程中发生故障。

  • 标签: 除颤仪 规范化 维护 保养
  • 简介:摘要对于合并多种晕厥危险因素、出现过晕厥事件,且植入植入式心脏转复颤器(ICD)二级预防的患者,再发晕厥时的诊疗和鉴别诊断颇具挑战性。本文报道因既往反复室性心动过速合并长QT综合征植入ICD的患者再发晕厥,最终溯因为肺血栓栓塞症的1例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探讨合并多种晕厥危险因素时的优化晕厥诊疗模式。

  • 标签: 晕厥 肺栓塞 除颤器,植入型 QT延长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管插管协同电颤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影响作用。方法:中心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患者76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8例)、研究组(38例)。两组均开展规范的心肺复苏,对照组在复苏期间配合气管插管操作技术,研究组在复苏期间配合气管插管与电颤操作技术,比较两组救治情况及心肺复苏效果,对比急救60min内的血气指标及血压水平。结果:研究组救治情况较优,心搏恢复、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心肺复发循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P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电除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益气痞汤治疗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我社区60例消化不良患者,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及中药复方益气痞汤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5月。结果 B组临床疗效更高,中医症候积分更低,症状改善时间更短,对比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方益气痞汤治疗消化不良更具临床优势,可加快症状的改善,从而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 标签: 中药 复方益气除痞汤 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电颤和气管插管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20年7月急救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心搏骤停到接受电颤、气管插管治疗时间分5组。A组为5min,B组为5-10min,C组为10-15min,D组为15-20min,E组为20—30min。对比各组患者的SpO2、MAP、心脏复苏与复苏成功结果。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急救中应用颤仪对患者心搏骤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应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接受心肺复苏机救治,观察组应用颤仪进行救治,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通过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都优于常规组,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急诊急救 除颤仪 心搏骤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肩腰腿痛采取针灸辨治联合痹通络汤熏蒸的临床效果。方法:试验病例共60例,疾病均为颈肩腰腿痛,治疗均在2021.01~2022.10内,按排号均分为2组(例/组),乙组对应双号,甲组对应单号。甲组疗法已针灸辨治为主,乙组疗法为针灸辨治联合痹通络汤熏蒸。对比项目涉及腰椎功能(JOA)、疼痛(VAS)等评分及疗效。结果:试验后对照JOA、VAS等评分,乙组结论中各数值优于甲组(P<0.05)。试验后对照总有效率项目,乙组结论中该数值高于甲组(P<0.05)。结论:颈肩腰腿痛采取针灸辨治联合痹通络汤熏蒸的效果优良,可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症状,可推广借鉴。

  • 标签: 颈肩腰腿痛 针灸辨治 除痹通络汤熏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植入型心律转复颤器(ICD)患者遭受电击时,程控医师应对其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询问及参数修改。本文报道1例远程程控在ICD不恰当电击患者中的成功应用。

  • 标签: 除颤器,植入型 不恰当电击 远程程控 紧急
  • 简介:摘要:目的:白内障属于眼科病症,尤其是人进入老年阶段极易发生白内障病症,我国在6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白内障发生率在百分之二十,70岁的人群为百分之四十,80岁以上人群达到百分之八十,早期症状较轻,不会影响患者的视力,不需要进行特别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恶化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患者发生裸眼视力下降,需要进行手术干预,但是有百分之八十的患者会在术后出现干眼症状,如异物感、干涩等。本次就针对合并症状的临床治疗进行了探究。方法:此次主要筛选的病例患者为白内障般干眼病症的患者,筛选共符合要求的有100例,以治疗方案进行分组,一部分患者实行常规西药(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归为对照组,干眼数量为83只,其他患者为风益损汤联合西药(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纳入观察组,干眼数量84例,对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由于眼部存在合并症,给其造成极度的不适,此次进行了临床治疗,对治疗疗效进行评估,对照组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针对患者治疗的相关指标情况进行了比较,观察组大部分的患者各项指标得到较好的改善,有比较性(P

  • 标签: 除风益损汤 常规西药治疗 白内障伴干眼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颤器(S-ICD)在国内应用推广缓慢的原因与解决方法。方法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医师认同S-ICD较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颤器(TV-ICD)具有的优点和缺点,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未植入S-ICD的原因按照重要性排序,对未来应用S-ICD的预期和推广的建议。2020年8月至10月调查问卷分发于全国多家医疗中心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植入医师填写后收集并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18个行政区93家医院的190份问卷。参与调查医师对S-ICD各优点的认可比例均>30%,其中最认可的S-ICD的优点是其无导线相关并发症(154/190,81.1%),认为S-ICD最重要的缺点是价格过于昂贵(156/190,82.1%),其余缺点的赞同比例均<30%。69.4%(132/190)的参与调查医师认为价格过于昂贵是适应证患者未植入S-ICD的最主要的原因,且共有90.5%(172/190)的参与调查医师将此原因列入前3位。86.8%(165/190)的参与调查的医师预计未来1年内S-ICD的植入数量会增加,94.7%(180/190)的参与调查医师认同降低价格以促进S-ICD的推广。结论国内CIED植入医师对S-ICD的优点接受度较高,认为价格昂贵是S-ICD应用受限的最主要原因。降低价格应该有利于S-ICD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除颤器,植入型 问卷 调查 认知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患者护理过程中运用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2020年4月-2021年3月因白内障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7例患者,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划分成为两个组别,甲组包含患者48例,乙组包含患者4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治疗,运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乙组患者,运用优质护理方式护理甲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前后视力水平,探究优质护理方式是否适用于护理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的患者。结果:研究表明,甲组患者护理后视力水平与满意度均高于乙组患者,表示为P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优质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在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治疗患者护理实践中的适用性。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研究对象是因白内障来我院就诊的94例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0年11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1年7月,根据双盲法将患者划分成为两个小组,研究组与参照组各包含患者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术治疗。运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参照组患者,运用优质护理方式护理研究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视力水平,探究适合护理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方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且护理后视力水平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