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设计了一款小尺寸Ku波段带阻滤波。利用加载交指电容谐振,高介电常数陶瓷基板,实现了在16.5GHz~17.5GHz抑制30dB,15Ghz处插损1.8dB,尺寸为4.5mm*3.0mm*0.381mm。

  • 标签: 带阻滤波器 Ku 交指电容 环形谐振器
  • 简介:利用脑-计算机接口这种新颖的人-机交互模式构建一种脑控拼写装置,其主要问题是实时、准确地从头皮电极记录到的脑电背景信号中提取视觉诱发电位,以决定用户选择按键。由于在一个短时程内可以认为自发脑电是平稳的,利用靶刺激出现前记录到的非靶刺激信号计算自回归模型参数,构造一个白化滤波,再将实时信号通过白化滤波滤波,使自发脑电得以白化,然后采用小波分析方法滤除白噪信号。结果表明靶刺激信号更加突出,提高了后续模式分类的正确率。采用模拟自然阅读诱发模式使短时信号的平稳性得到了保障,利用白化滤波去除自发脑电是可行的。

  • 标签: 自回归模型 白化滤波器 脑-机接口 脑电 视觉诱发电位
  • 简介:目的:观察颈椎动态稳定(Dynamiccervicalimplant,DCI)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8例颈椎病患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3例;单节段21例、两节段17例;均采用颈前路手术,其中颈椎动态稳定(DCI)组18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withfusion,ACDF)组20例。术前患者的年龄、病程、病变节段、脊髓受压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前及术后半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脊髓神经功能(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影像学测算颈椎管矢状径评估椎管减压情况。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1.5年(11个月-24个月)。术后半年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DCI组与传统ACDF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邻节段的活动度改变情况,DCI组优于ACDF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动态稳定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的ACDF术式相当,但在减少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方面更加显著。

  • 标签: 颈椎动态稳定器 退变性颈椎病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
  • 简介:背景:距下关节制动在儿童平足畸形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国内尚缺少相关的中长期随访研究。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结果评价距下关节稳定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柔韧性平足患者31例(56足),男17例(31足),女14例(25足),年龄8~14岁,平均(12.6±1.2)岁。所有患足均行距下关节稳定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VAS评分、Maryland评分、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满意度调查及影像学正位X线片的距骨第1跖骨角(T1MT)、距骨第2跖骨角(T2MT)、距舟覆盖角(TCA),侧位X线片的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跟骨倾斜角(Pitch角)、跟骨距骨角(Kite角)。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55~63个月,平均(60.5±3.2)个月。2例(2足)因负重出现跗骨窦区疼痛,更换较小型号的稳定后疼痛消失。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Maryland评分和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末次随访时患者满意度:很满意22例(70.97%),满意6例(19.35%),一般3例(9.68%)。末次随访时T1MT角、T2MT角、TCA角、Meary角、Pitch角、Kite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距下关节稳定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良好,平足畸形改善效果满意,但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距下关节制动 儿童:柔韧性平足 中期疗效
  • 简介:摘要总结了35例颈椎动态稳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认为围手术期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等长等张收缩训练可增强颈背部肌肉力量,保持颈椎的稳定性,恢复及增进颈椎的活动范围。本组患者术后不用佩戴颈托即可早期训练,平均随访14个月,根据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标准,本组改善率均为优良,颈椎僵硬感较传统融合手术轻。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颈椎 护理 颈椎动态稳定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12例经颈前路椎间盘摘除颈椎动态稳定(dynamiccervicalimplant,DCI)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术前完善各项影像学检查,做好仰卧位训练、呼吸功能锻炼和气管推移训练;术后做好呼吸道管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早期进行功能康复指导,注意保障患者安全。本组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功能评分平均分由术前12.1分上升至15.8分。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颈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操联合耳穴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30例 )与治疗组 (31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行耳穴治疗干预 3个疗程(每个疗程 7天),同时配合呼吸操干预 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 3个月后,治疗组肺功能得到较明显改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均 P0. 05)。结论 呼吸操联合耳穴治疗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操联合耳穴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行耳穴治疗干预3个疗程(每个疗程7天),同时配合呼吸操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治疗组肺功能得到较明显改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呼吸操联合耳穴治疗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电力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供电要求也愈加严格,促使电力行业不断发展。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尤其是乡镇地区由供电进行供电,因此,供电站成为了固定区域的供电枢纽,供电的供电质量对于供电站负责的配电区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变压是供电正常运行必需的装置,其运行管理质量直接影响配电质量,同时也与供电安全息息相关,在实际的配电变压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本文主要阐述了供电配电变压常见运行故障,同时探讨了完善供电配电变压运行管理工作的一些策略,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 标签: 供电所 配电变压器 运行管理 问题
  • 简介:1998年4月以来我们采用后路有限减压、脊柱稳定械系统内固定、椎体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2.4岁。致伤原因:车祸1例,高处坠落5例。骨折类型(Denis分类);屈曲压缩型2例,爆裂型4例。骨折部位T112例,L31例,L42例,L51例。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分级:D级2例。术前脊柱Cobb角5度~36度。CT扫描椎管容积占有40%~90%(平均55.6%)随访时间4个月~1年8个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脊柱稳定 脊髓损伤 稳定器 爆裂型骨折 骨伤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工作中空气进入输液的Murphy滴管(以下称滴管)下端,形成空气段的情况并不少见。我们对空气进入一次性输液下段改进了处理方法。现将与传统方法的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一次性输液器 输液管内空气 护理技术
  • 简介:输液,输血,静脉高营养是与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密切相关,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很多已采用一次性,闭式输液。然而开放式输液仍是不可缺少的尤在基层医院。临床输液反应中发生率最高的是热原反应,常延误治疗。在药品制剂,输液器具处理及临床输液操作任何一个环节均可引起热原反应,而其中输液处理尤为关键。

  • 标签: 热原反应 处理预防 输液器具 除热原 临床输液 胶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吻合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疗效的因素及改进方法方法使用美国强生一次性PPH吻合或国产PPH吻合对68例痔病患者进行PPH手术,在手术改进前后分别对每例黏膜环切的标本以及症状的改善进行测量及观察。结果方法改进前,标本宽度为015~216cm,术后痔核回缩率75%;方法改进后,标本宽度为310~315cm,术后痔核回缩率100%。结论影响PPH手术疗效的因素主要是肛垫的提升复位与肛垫的固定。通过改进方法克服不利因素,使环切黏膜的宽度达到要求,进而使肛垫提升复位并得以固定,痔核回缩效果满意。

  • 标签: 吻合术 外科 外科缝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吻合痔上粘膜环切术(ProcedureforProlapseandHemorrhoids,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该院应用吻合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混合痔162例的术式演变与临床疗效。结果改良PPH不仅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且对控制出血、防止脱垂以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显著。患者满意率达96.3%。结论改良的吻合痔上粘膜环切术可有效治疗重度混合痔。

  • 标签: 混合痔 治疗 粘膜环切术 吻合器
  • 简介:目的探索铁路伙食团中安全的控鼠措施。方法随机选取天津铁路辖区内5伙食团,分别观察电子驱鼠器使用前后的驱鼠效果。结果5个伙食团平均鼠密度为10.03%,电子驱鼠连续使用1d后的伙食团平均鼠密度为8.56%,连续使用7d后的伙食团平均鼠密度为1.84%。结论电子驱鼠起效速度慢,但随着使用时间变长,效果逐渐增加;电子驱鼠简单实用,成本较低,在对灭鼠和安全性有双重要求的场所适宜推广使用。

  • 标签: 电子驱鼠器 铁路 伙食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护理工作中眼科扩张器使用后,经消毒供应中心清冼消毒处理,用纸塑袋密封式包装后进行灭菌。由于眼科扩张一端是尖头,经常刺破纸塑袋,以致于再次污染,不符合无菌原则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而且再次包装增加了成本,加大了工作量。因此,笔者试用一次性小儿八号胃管套在尖头处进行处理,效果较好。特介绍如下。

  • 标签: 组织扩展器 设备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注射加药法以避免加药过程中的液体污染,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以2007年3月成立调配中心以前调配27500组为例是对照组,调配方法为食指固定针栓调配药物。以2007年3月成立调配中心后的27500组为例是实验组,配置方法为手持注射空筒,食指不接触针栓调配药物。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输液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进注射加药法可以有效避免加药过程中的液体污染,此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注射器加药 改进方法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