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疗卫生领域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药品生产体系建设日益完善,为药品综合质量与安全性提供了充分保障。在固体制剂药品连续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生产工艺效果与药品质量,需要做好连续生产过程控系统设计,并设计完善的风险分析系统框架,确保生产期间的风险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本文将对固体制剂药品连续生产过程控设计与风险分析系统框架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一些措施,希望可以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 标签: 固体制剂药品 连续生产 过程控制 风险分析 系统框架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于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安全采用前馈控制系统做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12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37名,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安全管理,2022年1月至12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37名,为研究组,采取常规安全管理前馈控制系统安全管理,效果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统计,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发生率低(P<0.05),管理满意度调查,可见研究组具备较高管理满意度(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安全管理,采用前馈控制系统形式开展管理,能够管控职业暴露发生率,维护人员工作安全。

  • 标签: 前馈控制系统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防护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医疗器械设计和开发过程控中质量管理体系特点,其次分析了医疗器械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内容,包括对设计开发立项、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转化以及更改的全过程,以期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

  • 标签: 医疗器械 设计 开发 过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高风险预警控制系统联合分级分区护理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急诊科收诊的15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安全管理模式分诊,观察组实施基于高风险预警控制系统联合分级分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候诊时间、抢救时间、预检分诊准确率、病死率、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LQ-C30)]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候诊时间、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1),预检分诊准确率、QLQ-C30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基于高风险预警控制系统联合分级分区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胸痛患者分诊中,可有效缩短候诊时间、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 标签: 高风险预警控制系统 分级分区护理 急性胸痛
  • 简介:摘要:制剂工艺是现代药物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药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再现性。本论文主要针对制剂工艺中成品制备和工艺流程控方面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了成品制备和工艺流程控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 标签: 制剂工艺 成品制备 工艺流程控制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让药物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口服固体制剂作为药物生产期间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需要通过不断调整生产模式并进行过程控才能让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质量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对口服固体制剂制造生产进行分析,并对口服固体制剂连续生产以及生产过程控技术提出个人看法,希望为关注口服固体制剂连续生产与过程控的人群带来参考。

  • 标签: 口服固体制剂 连续生产 过程控制
  • 简介:摘要:药品安全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药品生产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许多制药企业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文件内涵认识不足,造成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失败。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药品生产中存在的工艺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推动药品生产质量的提高,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

  • 标签: 药品生产 过程控制 问题
  • 作者: 陈静 翁星 江柳清 董芳芬 郑芬 郭岚晏 姚剑敏 李小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03期
  • 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疗科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中心 福建省肿瘤智能影像与精准放疗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消化、血液系统与乳腺恶性肿瘤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州 350001,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州 350001,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疗科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中心 福建省肿瘤智能影像与精准放疗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消化、血液系统与乳腺恶性肿瘤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州 350001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 100084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一种用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QA)的多终端虚拟仿真远程培训系统,以提高放疗工作人员及医学生的QA操作技能,并降低培训辐射危险。方法运用Unity 3D扩展现实(XR)技术制作虚拟现实交互软件,基于放疗技术以及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内容搭建培训系统,开发多终端使用平台,并搭建远程模块。采用多角度评价体系,并设计调查问卷,分析该系统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系统还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室现场环境和实物,可实现对加速器5G远程,进行非现场的QA演示与指导。截至2022年3月1日,系统累计培训133人次,收回系统应用有效问卷76份,其中90.79%(69/76)的调查对象对系统显示的实验结果表示信任,并有88.16%(67/76)的调查对象认为该培训系统是必要的。结论本培训系统培训效果反映良好,从根本上降低了培训辐射危险,可为加速器QA培训模式的改革和进步提供参考。

  • 标签: 扩展现实 质量保证 远程培训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远程超声诊断规范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以远程超声诊断中心常驻医务人员11名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进行远程超声诊断的患者157例,分析建设远程超声诊断规范化质量控制体系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5月,分析远程超声诊断原因、诊断用时及诊断结果。结果:由于基层超声医师超声医学知识缺乏或者经验不足而无法进行诊断者占47.13%,基层超声医师由于缺乏诊断信心而需要协助诊断者占41.40%;基层超声医师由于仪器调节能力或者扫查手法欠缺而难以获得理性病灶图像构成比为5.10%,由于基层医院未开展超声造影或者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等无法对患者实施进一步检查者构成比为6.37%。远程超声诊断平均用时为(13.01±0.45)min。未经转诊即完成超声诊断者占71.97%,建议转上级超声科进行进一步诊治者占20.38%,建议实施其他影像学检查或者其他临床检查者占7.64%。结论:建设远程超声诊断规范化质量控制体系有助于方便广大患者就诊,可节省其就诊成本,对于维护和改善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够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对于提高基层超声医师的诊断水平也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远程超声诊断 规范化质量控制体系 基层医院 医疗资源 诊断水平
  • 简介:摘要:药品质量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的重要保障。然而,药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保证药品质量,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场管理涉及到人、机、料、法、环等多个方面,对药品质量影响巨大。而生产过程控则是指通过控制关键参数、严格管理原材料和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产品质量。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来保证药品质量。

  • 标签: 现场管理 生产 过程控制 药品质量
  • 简介:摘要:口服固体制剂是常见的药物剂型之一,其连续生产与过程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质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连续生产技术在口服固体制剂制备中的优势和应用领域。其次,探讨了不同成型工艺对制剂性能的影响,并总结了近年来的工艺改进和创新。然后,重点讨论了过程控策略的发展,包括先进的控制算法和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本文旨在为口服固体制剂连续生产与过程控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启示。

  • 标签: 口服固体制剂,连续生产,过程控制,成型工艺,控制策略,在线监测方法
  • 简介:摘 要:统计过程控为制造企业药品生产管理、数据采集及工艺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文章以统计过程控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讨论与分析,从重要性角度来看,统计过程控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及为制药企业生产提供数据参考。在统计过程控应用方面,通过做好质量监控、质量分析、质量管理、异常管理、质量改进及报表管理等系统,以此有效保障药品生产质量及效率。

  • 标签: 统计过程控制 药品生产质量 质量管理 重要性分析
  • 简介:摘要伴随着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对老年人群进行认知功能的筛查、早期诊疗以及日常监测成为重要问题。鉴于目前药物治疗的疗效有限,认知康复在预防认知障碍、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认知评估以及康复训练都需要患者与临床医生面对面进行,而认知障碍患者多为高龄,多数需照料者陪伴且可能存在活动不便的其他共病等导致的就医困难情况。在当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背景下,这一矛盾更为突出,甚至可能加剧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因此,依托各种信息通信技术对患者进行远程的认知功能评估以及认知康复指导成为新的选择。文中介绍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且经过有效性验证的远程评估手段及其在远程认知康复中的指导作用。它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视频通话等途径实施,具有快速便捷、无视地域的优点,并可以满足大范围社区的使用,保障认知障碍患者的健康。

  • 标签: 远程医疗 认知功能评估 认知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化学药品直接关系着各项疾病的治疗,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其药品质量始终是当前关注的重点问题。现阶段,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逐渐成熟,被广泛应用在化学药品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技术优势,促使化学药品生产质量提升,基于此,本文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概念入手,深入开展分析,探索其技术应用实践内容,旨在为当前的化学药品生产通过良好的参考。

  • 标签: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化学药品 生产质量
  • 简介:摘要目前应用于胃肠、呼吸道等人体自然腔道的标准内镜是可弯曲的软式内镜,其标准操作是人工操作。随着不断研发,软式内镜机器人取代传统人工操作已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一定成功。应用软式内镜机器人,研究其远程操作具有重大的潜在意义和前景。2021年通过软式内镜机器人YunSRobot,基于5G网络,实现了软式内镜在人体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表明机器人远程操作消化内镜可行。本文对软镜机器人及其远程操作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论述。

  • 标签: 软式内镜 机器人 远程操作
  • 简介: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临床医学事业不断进步,当前医学专用的内窥镜结合现代技术为患者进行临床专业诊断检查,设备应用电子技术使用中操作精密,检查使用中需要反复清洗,长期使用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为了保证临床诊疗科学准确性需要加强管理,强化质量控制

  • 标签: 内窥镜系统;常见故障;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在医药行业中,药品的生产质量是重中之重,而净化空调系统作为整个医药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及运行方式直接影响着药品的生产质量。由于医药厂房洁净度要求高,因此净化空调系统对送风温度和湿度要求也高。传统净化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风量变化大、温度波动大、风机电流大等问题,造成整个净化空调系统能耗增高,甚至出现局部过冷、局部过热及局部结露等现象。针对医药厂房净化空调系统能耗高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医药厂房中净化空调系统的能耗。基于此,文章对医药厂房净化空调系统节能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医药厂房 净化空调系统 节能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积极推动国家实行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探讨远程医学影像诊断在三级医联体建设中的实际运用。方法:依托本地区市人民医院为中心,建立以各个区县级医院为分中心的影像会诊中心,依靠远程医学影像诊断软件,通过互联网传输DICOM无损影像图像,由基层医院向区县级影像分中心发起一般急重症病例或需转上级区县医院病例的远程诊断申请,由区县级影像分中心向市级影像中心发起危急重症、疑难病例或需转市级医院病例的远程诊断申请,远程影像中心30分钟至两小时内出具影像诊断意见。结果:充分整合本地区优质影像医疗服务,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过程协同,在医联体内保证了双向转诊,促进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实行。结论:远程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在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质量”的原则落实到了实处,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分级诊疗 医联体 双向转诊 远程医学影像 影像会诊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肌少性肥胖老年患者于其临床干预工作中开展远程康复方案,对于降低患者肥胖指标、提升其生活质量的价值探究。方法:收录2021.1—2022.12期间,我院接收的老年肌少性肥胖患者,共计90例,规范性分组并给予不同干预方案,统计组间干预效果差异。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组间纳入样本量均等,分别行常规干预、远程康复干预。结果: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评价两组肥胖相关指标,干预前组间差异较小,干预3个月后患者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参数均以观察组更低,P<0.05。评价组间生活质量差异,从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方面各维度评分值均以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肌少性肥胖老年患者于其临床干预工作中开展远程康复方案,对于降低患者肥胖指标、提升其生活质量的价值显著。

  • 标签: 肌少性肥胖 远程康复 肥胖指标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