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医用引流器具在ICU腹内压测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ICU2018年4—9月收治的6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试验组,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引流袋进行腹内压测量,试验组则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医用引流器具进行腹内压测量,比较2组患者测量首次使用的耗材成本、针刺伤发生率、导尿管渗漏发生率、导尿管气囊破裂发生率以及护士操作满意度,同时将对照组在2018年1—3月收治的32例患者在传统引流袋腹内压测量停止时予更换新型引流器具再次行腹内压测量1次,比较2种方法测得腹内压的准确率。结果腹内压试验组首次测量人均耗材成本5.71元、针刺伤0例、导尿管渗漏0例,均低于对照组的22.36元、1例、7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操作满意度为(13.85 ± 0.93)分,高于对照组的(10.00 ± 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323,P<0.01)。结论在腹内压测量操作中使用新型医用引流器具在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同时能降低耗材成本,减少针刺伤、降低导尿管渗漏发生率,提高护士操作满意度。

  • 标签: 腹内压测量 引流器具 ICU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刮痂器具在血液透析钝针穿刺中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20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就诊时间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近两年间。其中男性患者人数为12例,女性患者人数为8例。随后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小组的划分,其中对照组患者在进行穿刺之前应用无菌镊去痂,观察组患者在穿刺之前使用专用刮痂器去痂。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使用不同去痂器穿刺点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在去痂时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穿刺点去痂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在透析中穿刺点出血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结论:通过使用专业的刮痂器,能够完全去痂,减少患者出现血管穿刺并发症状,提升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剥离辅助牵引技术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道早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食管早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共60例,根据术中不同辅助牵引法分为两组,各30例。A组患者行ESD时使用牙线辅助牵引,B组使用橡皮圈辅助牵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手术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牵引装置时间、完整剥离时间、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止血夹脱落次数为8次(26.7%),明显高于脱落次数为2次(6.7%)的B组(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B组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共1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两种牵引技术均能有效辅助ESD操作,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术野,各有特点,临床可根据临床实际需要选择。

  • 标签: 食管肿瘤 牵引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在静吸复合麻醉下机器人胃癌根治术(全胃D2淋巴结清扫,Roux-en-Y吻合),淋巴结清扫与消化道重建均在镜下完成,手术时间:205 min,术中出血量:65 ml。术后病理:胃体小弯中-低分化腺癌,侵润至胃壁全层,见神经侵犯,上下切缘及大网膜未见癌组织累及,胃小弯淋巴结(8/26)见癌组织累及,胃大弯侧淋巴结(4/11)见癌组织转移。患者术后第4天出院,围手术期处理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

  • 标签: 胃肿瘤 机器人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绞股蓝对高脂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6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高、中、低三个受试物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给予维持饲料;模型对照组和三个受试物剂量组均给予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受试物组灌胃受试药液(0.6mg/mL、1.2mg/mL、3.6mg/mL、10mL/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蒸馏水,连续30d。实验结束时眼眶采血,测定血清TC、TG、HDL-C、LDL-C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绞股蓝提取物对高血脂模型大鼠体重无不良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血清TC、TG、LDL-C显著降低(P

  • 标签: 绞股蓝 高血脂 动物实验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唐文洁 谢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肿瘤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济南大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济南 250022;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 250117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 250117
  • 简介:摘要含铂双药化疗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临床疗效已达瓶颈,难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经成为EGFR敏感基因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但其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目前尚不明确。近年国内外针对该领域开展了一些研究。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分子靶向治疗 肿瘤辅助疗法
  • 简介:摘要胰腺癌是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技术的进步未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随着多学科诊疗理念的普及,新辅助治疗在胰腺癌中的地位逐渐凸显。新辅助治疗旨在缩小肿瘤,消除微转移病灶,进而提高R0切除率,减少复发转移。由于胰腺癌独特的肿瘤微环境,其对放疗、化疗敏感性较低,新辅助治疗并非对所有胰腺癌患者有效,且在患者选择、方案制定、治疗后再评估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临床应用仍不十分成熟。当前应重视新辅助治疗在胰腺癌中的作用,鼓励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充分发挥多学科诊疗优势,为胰腺癌患者制定个体化新辅助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提升患者预后。

  • 标签: 胰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临床研究 多学科诊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上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手术后复发率高且预后差。既往临床研究结果多数基于回顾性研究,对于术后辅助化疗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生存尚有争论。近期临床试验结果支持辅助化疗可改善局部晚期UTUC患者的无瘤生存,含铂类药物方案是术后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目前尚缺乏术前新辅助化疗与术后辅助化疗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随着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进展,新药联合辅助治疗方案可能会进一步改善UTUC患者生存。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化学疗法,辅助
  • 简介:摘要:辅助生殖技术是指运用医学技术,通过人工操作,实现人为受孕的一种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及胚胎移植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不孕不育患者的需求,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当中,因此,为了确保亲自鉴定的准确性,需要考虑辅助生殖对鉴定技术的影响,在进行亲子鉴定前需要考虑考虑注重几个环节:查明是否为辅助生殖;辅助生殖的类型;鉴定方式与检验样本的收集;反转亲子鉴定技术的应用。

  • 标签: 辅助生殖 亲子鉴定 法医鉴定 个人识别
  • 简介:摘要胃癌位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第2位,严重危害国人的生命和健康。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筛查体系不完善,中国约7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期。根治性手术是局部进展期胃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单纯手术治疗和传统的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效果均不甚理想。术前新辅助治疗具有降低肿瘤分期、减小肿瘤原发灶、消除肿瘤微转移、减少术中散播和术后复发、提高胃癌根治性切除率等优点。近年来,化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探索和应用不断取得进展。新辅助治疗已成为局部进展期胃癌重要的治疗模式。

  • 标签: 胃肿瘤,局部进展期 新辅助治疗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血管成分凝胶(SVF-GEL)辅助脂肪移植的效果。方法60只BALB/c裸鼠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为NS组、PRP组、PRF组、SVF-GEL组,将AG复合物注射于各组裸鼠背部皮下组织,观察术后1、2、4、8、12周AG复合物的大体形态、体积,免疫荧光切片观察细胞并行微血管密度计数(MVD),各组间脂肪移植保存率及MVD进行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检验。结果术后1周仅SVF-GEL组见少许小血管簇生成;2~4周各组小血管簇形成逐渐增多,SVF-GEL组较密集。脂肪体积保存率:SVF-GEL组移植后1、2、4周体积保存率(%)分别为65.54±8.81、74.80±3.58、62.46±3.71,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12周时为54.38±9.14、52.67±8.34,仍优于NS组(35.75±5.21、32.88±7.48,P<0.05)。MVD:各组MVD逐渐增高并于4周时达峰值,8周时下降。术后4周,SVF-GEL组移植的MVD(CD31+细胞/视野)达32.60±10.83,脂肪组织血管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8周时,SVF-GEL组(54.38±9.14)明显高于NS组(35.75±5.21,P<0.05)。免疫荧光染色:移植后各时间点SVF-GEL组存活区、再生区细胞数量及形态均优于NS组,且后者坏死区域较大。结论SVF-GEL辅助脂肪颗粒移植可促进移植物初期血管化及成脂化,提高移植脂肪最终存活率。

  • 标签: 脂肪移植 脂肪来源干细胞 基质血管碎片凝胶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富血小板血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近远期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术前诊断为0~ⅢB期食管鳞癌、可行微创手术切除的患者,排除≥75岁、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术前有严重合并症存在麻醉和(或)手术禁忌者、既往有开胸或开腹手术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以及拒绝入组患者研究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腔镜手术组和机器人手术组,分别行胸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记录患者的术前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情况和术后近期结局。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随访失效事件为食管癌复发。应用Kaplan-Meier法估算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剔除入组后发现不符合标准、检测记录不全以及错误的治疗分组患者后,共有192例食管癌患者最终纳入本研究,男性144例,女性48例,年龄(61.9±8.6)岁。其中,机器人手术组94例,男性72例,女性22例,年龄(61.3±8.2)岁;腔镜手术组98例,男性72例,女性26例,年龄(62.4±9.1)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器人手术组和腔镜手术组各有1例因肿瘤广泛胸膜腔转移而放弃手术,各有1例需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9%(92/94)和98.0%(9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96)。顺利完成手术的92例机器人手术组和96例腔镜手术组患者中,机器人手术组清扫淋巴结数量高于腔镜手术组[(29.2±12.5)枚比(22.8±13.3)枚,t=3.433,P=0.001],而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R0切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住院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术后置胸管时间、再次入住重症监护室比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21(3~57)个月,机器人手术组和腔镜手术组分别有3例和4例失访,2例和3例死于其他疾病。共有39例复发,其中机器人手术组有14例复发,1年、3年的累计无复发生存率为92.4%和87.6%,复发时间中位数为15(9~42)个月;腔镜手术组有25例复发,1年、3年的累计无复发生存率为81.7%和67.9%,复发时间中位数为9(3~42)个月。两组之间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3,P=0.041)。结论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在食管癌根治术方面具有较好的肿瘤学效果和手术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 标签: 食管肿瘤 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 胸腔镜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修复前辅助性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口腔疾病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方式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分别进行的是常规修复治疗和正畸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和总结。结果:分析和对比具体的治疗结果,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6.8%和78.2%。乙组的语言功能、固定功能、修复满意度评分等高于甲组,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的32例患者中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是6.25%,甲组的32例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是15.6%。结论:针对口腔修复的患者实施正畸治疗方式,整体价值突出,有助于口腔修复,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口腔修复 正畸治疗 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