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藻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可诱发肝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饮用水进行监测可快速准确的检测到微囊藻毒素,避免其对人类产生危害。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HPLC) 肝癌
  • 简介:目的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在磷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藏红T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分别测定在不同浓度亚硝酸存在的条件下体系的吸光度。结果根在选定的反应条件下,NO2^-含量在0.0~5.6μg·L^-1,范围内与二者的吸光度差显线性关系(r=O.9992),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2.0×10-8μg·L^-1。结论方法用于纯净水中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催化光度法 含量测定 亚硝酸根 纯净水 氧化褪色 藏红T
  • 简介:摘要收集了近年国内主要刊物发表的近30篇应用研究文献,就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食品痕量元素分析中基体改进剂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 标签: 食品痕量元素分析 基体改进剂 石墨炉 综述
  • 简介:铬是生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铬在水中以三价(铬Ⅲ)和六价(铬Ⅵ)形式存在。铬表现为必需元素还是有害元素,其价态起决定性作用,三价铬是人体及动植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微羹玩素,是正常糖、脂代谢所不可缺少的,但浓度过高则对生命产生危害。六价铬可引起肝、肾病变,被毒理学家公认为致癌物,且能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建康,国家规定排放废水中铬Ⅵ的最高允许含量浓度为0.5mg/L,卫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规定饮水中铬Ⅵ限值为0.05mg/L。测定水中铬的方法很多,有光度法、荧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本文就国内近5年(2001-2005)来测定水中铬的样品预处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排放废水 铬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 生活饮用水 痕量 必需微量元素
  • 简介:用氟电极连续加标法测定饮用水中痕量氟化物,以微机编程处理数据,不仅提高了痕量氟测试的准确性,而且解决了该法繁琐的计算问题。

  • 标签: 饮用水 量氟 微机编程 连续加标法
  • 简介:本文研究了在P^H4.6的NaAc-HAc介质中,痕量铋(Ⅲ)催化H2O2氧化邻苯二酚紫褪色,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铋(1id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5μg/50ml,检出限为8.2x1O^11g/L。用于水中痕量铋(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催化动力学 光度法 痕量
  • 简介:本文试验了1%~12%HCl对砷测定荧光值的影响(见图2),当NaBH4在1.0%时标准(4μg/L砷)与载流空白均出现最大值,该1号头花蓼样品中As的平均含量为1.055mg/kg(置信度99%时置信区间

  • 标签: 中痕量 原子荧光法测定 头花蓼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痕量镓。方法于2021年1至5月,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镓过程的灰化温度、灰化时间、原子化温度、原子化时间和基体改进剂浓度5个因素,同时测试批内、批间、加标回收试验等方法学指标。结果在优化后的检测条件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镓的线性范围为0.29~100.00 μg/L(r=0.999 1),对10.0、50.0、80.0 μg/L 3个浓度水平重复测定的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3%~4.4%和1.5%~3.6%,加标回收率为98.1%~103.8%,方法检出限为0.13 μg/L。结论测定全血中痕量镓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操作简便、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职业健康检查及急性镓中毒的测定。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 光谱法 血液 氯化钯
  • 简介:目的为了开展植物性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的日常检测分析工作。方法该文献用HNO3+H2O2在密闭高压条件下消化样品,采用标准加入法,以ICP—MS直接测定了植物样品中痕量稀土元素的含量。对消化方法、测定方式和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以优化后的方法分析了国家标准物质茶叶GBW07605和灌木枝叶GBW07603。结果测定值与参考值对照,准确度为90%~110%,RSD〈5%,仪器检出限为50ng/L-70ng/L。结论该方法能够满足日常检验要求,准确可靠,快速灵敏。

  • 标签: 密闭高压消化 ICP—MS 痕量稀土元素 茶叶 灌木枝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样品中的铅被过硫酸铵氧化为相对稳定的状态之后,与硼氢化钾(KBII4)反应生成挥发性的铅的氢化物(PBII4),以氩气为载气将氢化物导入电热原子化器中原子化。在特制铅空心阴极灯的照射下。基态铅原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在去活化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荧光,其荧光强度与铅含量成正比,根据标准系列定量。此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等特点,应用于日常生活饮用水的监测分析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热原 监测分析 痕量铅 照射 铅含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叙述了将锌—盐酸砷化氢发生体系同新银盐分光光度法的吸收体系相结合,同时将原有体系中毛细导气管改用硅烷化的全玻导气管,样品消化采用干消化法的一种测定食品中痕量砷的方法。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0.1μg,变异系数为3.30%~9.99%,回收率为85.6%~114.6%,与Ag—DDC法比较,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新银盐分光光度法 测定 食品 食品 锌-盐酸砷化氢发生体系
  • 简介:本文主要报道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对水样中的痕量汞进行测定的方法,本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精确度高等优点。方法的检出限为0.034μg/L以下,回收率为96%-104%,多次测定同一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50%。

  • 标签: 原子荧光法 优级纯 浓硫酸 水样测定 氢化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分级进行不同浓度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甲状腺术后颈部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方法选取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术后出现增生性瘢痕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进行瘢痕增生VSS评分,治疗上采用原浓度(1 ml∶40 mg)的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实验组对瘢痕增生进行VSS分级,VSS评分11~15分为A级、6~10分为B级、1~5分为C级。治疗上分别给予曲安奈德及利多卡因1∶1、1∶2、1∶3(体积比)稀释后进行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瘢痕颜色评分、瘙痒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后瘢痕颜色评分为(1.45±0.20)分和(0.75±0.16)分(t=2.236,P<0.05),瘙痒评分为(0.73±0.36)分和(0.91±0.23)分(t=1.414,P>0.05),有效率为93.3%(42/45)和91.1%(41/45)(χ2=0.15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14/45)和6.7%(3/45,χ2=8.775,P<0.05),复发率为8.9%(4/45)和11.1%(5/45,χ2=0.124,P>0.05)。结论通过VSS对甲状腺术后颈部增生性瘢痕进行分级管理并采用个体化的曲安奈德浓度注射治疗,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显著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曲安奈德 温哥华瘢痕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