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保证临床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首先要保证实验室接受的标本质量合格1。送检标本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基于两个基本原则。⑴.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⑵.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病情。标本的质量受标本的采集方法、运输和处理环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室检测最好能在标本采集后立即进行。如果标本采集、保存和处理方法不当,即使最完美的检测结果也是无效的,不能供临床医生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应尽可能避免一切干扰因素。所以“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标本进行检验,不如不进行这项检验”应该成为牢记的座右铭2。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 保存 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水样的采集及保存工作来讲,其是确保检测现象明显、结果精准的基础与前提,想要得到可靠、真实的水质检验数据,就需要保证水样采集及保存的质量,并且正确开展化验工作。假如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差错,都很可能是结果丧失代表意义。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水样的采集及保存予以重视。本文简要论述了水样采集的概念及技术,探讨了水样保存的措施,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采集及保存的水平,为后续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 标签: 水样 采集 保存 技术 浅析
  • 简介:在医学领域中几乎时时处处离不开计量单位。国务院于1984-02-27分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际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1993-12-27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量和单位》国家强制标准,全国必须统一采用的计量单位。

  • 标签: 计量单位 国家技术监督局 导出单位 辅助单位 国家强制标准 医学领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标本采集误差对生化检验的影响,尤其是血液标本(下简称血标)采集误差对其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后半年在我院接受血液检查的550份血液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并讨论血液标本的送检时间、采集部位、采集时间以及血标溶血等采集误差对生化检验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血标采集后若放置时间过长,其pH值、酶活性以及其他成分等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同时,不同位置采集的血标各指标含量不同、发生溶血现象的患者与正常血标相比,血清中的浓度远小于红细胞内某些物质的浓度等因素对血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均有较大影响。结论血标采集误差对患者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影响很大,尤其是血标送检时间、采集部位、采集时间、血标溶血等因素,所以为提高生化检验准确性,从医人员应尽量避免、严格控制血标采集误差的产生。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标 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血体位、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有标本采集时间、采血体位、标本溶血、送检时间等。结论严格执行采血标准操作流程以降低采血误差,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标本采集 生化检测结果 预防措施
  • 简介: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1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触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三版)。单位符号可以与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人、台、次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次/min。

  • 标签: 法定计量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医学会 编辑出版 写作 符号表示
  • 简介: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考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精神,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Hg),但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注明mmHg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1mmHg≈0.133kPa)。

  • 标签: 法定计量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 质量技术监督局 中华医学会 编辑出版 符号表示
  • 简介:摘要保证检验质量首先是分析前质量管理。标本的采集具有较隐蔽、影响因素复杂、不受检验人员控制等特点,是临床检验系统质量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提高各级人员专业水平和质量管理意识,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检验与临床、护理的沟通,实施实验室全面系统质量管理,是高质量、高速度完成检验工作的有力保证。

  • 标签: 血液检验 分析前阶段 标本采集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2月一年时间内,我院2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通过比较血液样本的采集时间、是否标本出现溶血现象、以及送检时间等三方面的生化检测结果,探讨各因素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在输液的同侧进行血液标本采集除尿氮素由原来的4.55变为2.65,下降了-41.76%外,其余指标均升高,变化率最大的为钾,由原来的4.40上升到10.55,升高了39.77%,1h后送检标本ALT、AST、GLU、CK、a-HBDH均值都低于与规范送检样品均值,变化率最大的为AST,由原来的25.50下降到20.00,下降了-21.57%,溶血样本中的钾、氯、磷、肌酐、胆红素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P〈0.05),钠、尿酸低于正常参考值(P〈0.05)。结论为了提高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检测结果的误差,要尽量控制或避免因血液标本采集带来的误差。

  • 标签: 血液 标本采集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住院患者采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完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标本正确率为98.31%,对照组标本正确率为88.52%,(p<0.05)。结论通过护理对策的实施,保证了血液标本的质量,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错误采集血液标本 常见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痰液标本采集模式对比分析。方法以2014年2月~2014年6月作为研究阶段,收集该时间段内我院门诊部采集有痰液标本的患者共计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2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通过深度咳嗽的方式采集痰液标本。观察组通过氨溴索雾化吸入的方式采集痰液标本。结果观察组痰液标本采集成功率为95.00%(190/200),标本合格率为88.00%(176/2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氨溴索雾化吸入的方式采集痰液效果确切,较常规的深度咳嗽排痰而言,其采集成功率较高,采集标本合格率较高,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痰液 标本采集模式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时间采集尿标本对尿沉渣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选取我院门诊、住院的患者96例,对每例患者均采集晨尿和第二次晨尿两份样本进行尿沉渣分析检验。对尿沉渣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尿沉渣检验指标显示,白细胞、上皮细胞比较,第二次晨尿阳性例数明显高于晨尿,而变形红细胞、红细胞计数比较,第二次晨尿阳性例数明显低于晨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二次晨尿不影响尿沉渣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某些指标的阳性率,建议用于替代晨尿作为尿检标本。

  • 标签: 尿标本 采集时间 尿沉渣检验 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功能标本采集器在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10月到2014年1月门诊或住院部临床疑诊为肺癌的患者302例(后非肺癌诊断者28例),支气管镜检查中能直视的病灶130例先活检,后利用多功能标本采集器吸引;不能直视的病灶部分(68例)直接经肺活检后,多功能标本采集器吸引,部分未行肺活检直接通过支气管镜灌洗(36例)或采取多功能标本采集器灌洗(40例)。其诊断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0.0%(其中利用多功能标本采集器吸引阳性率为59.2%);55.8%(其中利用多功能标本采集器吸引阳性率为23.6%);19.4%(7/36);45.0%(18/40)。结论多功能标本采集器联合应用于肺癌患者诊断中可提高其诊断阳性率。

  • 标签: 多功能标本采集器 肺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及抚触对采集足跟血的好处。方法将我科2013年7月至12月期间出生的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200例,试验组在采取新生儿游泳及抚触按摩足跟后采集血液,对照组按照常规要求采集血液,比较两组采血效果。结果试验组采血成功率高,保证血片质量。结论新生儿游泳配合抚触可以明显提高新生儿足跟血的采集成功率,减轻对新生儿及家庭的伤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游泳 抚触 采集 足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