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年病死率约25%,其发生与透析相关性并发症有关,其中体液容量超负荷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急性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nterdialysisweightgain,IDWG)在允许范围,是降低HD患者病死率和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接受和服从透析间期液体摄入要求的行为和程度。严格控制透析间期液体容量及充分血液透析可明显减少因容量负荷过重引起的透析并发症。

  • 标签: 血液透析 干体重 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值(IDWG) 容量平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下行大容量肺泡灌洗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5例患者行肺泡灌洗术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5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肺泡灌洗术,疗效满意。结论对15例的患者行肺泡灌洗术,术后患者均好转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术中的规范操作,重视术后的病情观察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环节。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观察、配合,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保证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全麻 大容量肺泡灌洗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通气模式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重症肺炎患者,并根据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BIPAP模式支持通气;观察组26例,采用PRVC模式支持通气。在治疗过程中监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氧合指数、血压、心率等,并做好临床症状的变化记录,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在通气治疗1h后观察组的气道峰压和吸入氧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2h、24h后则更加明显(P<0.01);血气指标pH、PaO2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PaCO2在治疗12h、24h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心率、血压无明显异常。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PRVC是治疗重症肺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有创机械通气模式,对心血管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喉罩通气压力模式与容量模式对患者心血管、呼吸力学以及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4年9月期间接收的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通气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容量控制通气(VCV),观察组采用压力控制通气(PCV),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气腹5min和气腹15min时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在气腹5min以及气腹15min时,在气道峰压(Ppeak)、分钟通气量(MV),呼出通气量(Vte)、呼末二氧化碳(ETCO2),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喉罩通气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患者的气道峰压较低,同时可有效地改善肺顺应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及时排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喉罩通气;压力模式;容量模式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9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透明质酸充填在眼下睑、面中部组织容量缺失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接受透明质酸填充剂进行容积矫正的求美者共82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透明质酸填充剂和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剂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后求美者的疼痛评分、治疗效果和近期并发症.结果82例求美者的疼痛评分为1~4分,平均为(2.01±0.32)分.经过6个月的电话随访,80例对术后效果和远期效果表示满意,2例对术后短期效果表示满意,远期效果未做评价.注射后局部肿胀发生48例,发生率为58.54%;红斑发生44例,发生率为53.66%;瘀青发生38例,发生率为46.34%.局部反应的持续时间一般≤7d,消失时间平均为(4.82±3.21)d.结论应用透明质酸注射填充矫正眼下睑、面中部组织容量缺失,可有效增加组织容量,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关键词透明质酸;组织容量缺失;矫正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6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低血容量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观察组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HR、MAP、A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压上升速度、血乳酸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临床抢救中,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能迅速增加器官血流灌注,改善血流动力学,恢复血容量,纠正休克,且不会对电解质水平产生明显影响,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低血容量休克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 抢救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脓毒性休克患儿血流动力学、血管活性因子及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确诊为脓毒性休克的36例患儿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容量血液滤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容量血液滤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管活性因子[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B2)、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和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的变化情况,分析超滤液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心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XB2和sE-select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6-keto-PGF1α和EDR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超滤液显著降低了内皮细胞的跨细胞电阻(P〈0.05)。结论与常规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相比,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能更有效改善脓毒性休克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活性因子水平,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高容量血液滤过 血流动力学 血管活性因子 通透性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