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时血液改变的特点。方法对本院的156例高血压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液检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血液流变学 血液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液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血液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G、TC、LDL、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降低根据明显,HDL增高根据明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指标。

  • 标签: 通心络 缺血性脑卒中 血脂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配合西药治疗脑梗塞及对血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红花黄色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血液改变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相比而言,观察组血液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配合西药治疗脑梗塞可改善患者血液指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红花黄色素 西药 脑梗塞 血液流变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逐瘀止痛方治疗痛经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缩宫素腹腔注射形成大鼠痛经模型,检测各组大鼠扭体反应发生次数,子宫组织匀浆NO、ET含量,血液指标。结果逐瘀止痛方能减少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发生次数,调节大鼠子宫组织NO、ET含量,改善大鼠血液性,显著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结论逐瘀止痛方具有确切的治疗痛经的疗效,其作用途径与调节子宫组织NO、ET含量,改善血液性有关。

  • 标签: 痛经 逐瘀止痛方 NO ET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养血清脑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加用养血清脑颗粒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液以及血浆内皮素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及血液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并改善血液及血浆内皮素的指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养血清脑颗粒;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血浆内皮素;影响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84-02

  • 标签:
  • 简介:背景:目前,膝关节置换患者常使用利伐沙班和依诺肝素钠等药物进行置换后抗凝,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目的:观察利伐沙班和依诺肝素钠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7月到2014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置换后试验组服用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依诺肝素治疗。结果与结论:试验组患者的置换后引流量、总输血量、失血指数、血小板数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凝血酶还原时间、全血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凝血指标、置换后2周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的膝关节评分、平均瘀斑面积、平均大腿周长变化及平均小腿周长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中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实,利伐沙班和依诺肝素均能偶在全膝关节置换中起到较好的抗凝作用,但利伐沙班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更好。

  • 标签: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利伐沙班 依诺肝素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血及血液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血及血液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神经系统缺血及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神经系统缺血及血液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神经功缺血及血液指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醒脑静注射液 神经功能缺血 血液流变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实验血液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国家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国际上权威的MEDLINE/IndexMedicus,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和美国EBSCO大型在线文献库收录,在国内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国内几乎所有的重要的知名检索系统或刊物收录。

  • 标签: 投稿简则 国家一级学会 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 中文核心期刊 文献库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本地区ABO血型定型困难,红细胞不规则抗体与血小板抗体阳性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发生状况,探讨其输血前检查的难点与重点。方法:使用试管法对标本进行ABO正反定型、抗体鉴定,使用固相凝集方法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正反定型的凝集强度易发生改变导致定型困难,自身与同种抗体常单独或同时存在导致供受者红细胞与血小板的不相配合,血型异常与抗体阳性的情况与血液病的种类有关。结论:血液病患者易发生血型异常、易产生红细胞与血小板抗体,应结合其病史和输血史分析输血前检查结果选择适合的血液,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血液病 ABO定型 不规则抗体 血小板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中的问题与防护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发生的血液检验工作中的职业暴露因素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而后总结分析。结果血检中的职业暴露原因主要集中在针头刺伤、血液或体液触及皮肤黏膜、试管划伤等。结论在血液检验操作工作中,各环节操作要谨慎规范处理,从而可以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维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对于相关问题也应积极完善防御对策。

  • 标签: 血液检验 职业暴露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