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真菌是由道皮肤毛囊浅部真菌感染所致,主要侵犯皮肤的角质层,造成大量上皮脱落,出现痒、耳痛、流水、听力障碍等症状。其发病率并不低,但临床上误诊、误治情况却屡见不鲜。现将我科2003年8月~2013年8月,门诊确诊、治疗及随访的360例真菌的病例总结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真菌病患者360例,其中男性243例、女性117例;年龄4~92岁,平均45岁;病程6d~6个月;

  • 标签: 耳真菌病 浅部真菌感染 皮肤毛囊 鼓膜穿孔 耳痛 耳痒
  • 简介:目的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真测试方法对开放助听器选配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两种测试方法所得结果是否存在差异,为开放助听器真测试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名听力正常青年人在佩戴右侧开放助听器时,分别在传统和开放式方法下用3f#刺激强度(50、65、80dBSPL)行真介入增益(real-earinsertiongain,REIG)测试,分析比较两者所得结果差异。结果在3种刺激强度下,两种方法各频率的REIG差值范围为(4.65,-4.95),其中50dBSPL下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的频率有250、1000、2000、3000、4000、6000Hz;65dBSPL下250Hz处无统计学差异,3000Hz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频率两者间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80dBSPL下,1000Hz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50、500、750、1500Hz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开放助听器REIG测试时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校准及测试方法,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 标签: 真耳测试 开放耳助听器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行内镜下置管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2010年12月-2013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行内镜下置管治疗47例(78)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1次置管成功,手术时间(8.0±2.5)min,平均8.5min;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45(57.7%),好转31(39.7%),无效2(2.6%)。结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行内镜下置管治疗创伤小,视野清晰,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的前提下施行手术,安全有效。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耳内镜 鼓膜置管术
  • 简介:目的探讨并评价改良颅角成形术在全再造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对161例先天性小畸形患者进行全再造。一期术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采用改良颅角成形术完成颅角重建:人工骨材料作为支撑支架,耳后筋膜包裹支架,耳后枕部刃厚皮片植皮。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151例患者术后颅角形态满意;10患者术后颅角瘢痕挛缩较明显,影响颅角角度。9例患者颅角植皮区下部色泽变深或出现表皮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良好。结论改良颅角成形术能较好地呈现满意的颅角结构。

  • 标签: 先天性小耳畸形 颅耳角成形术 耳后筋膜皮瓣 颅耳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廓清法切除感染初起及脓肿切排后愈合的前瘘管的手术技巧和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32例前瘘管感染初起及脓肿切排后愈合的患者,采用局麻下廓清法切除。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一期愈合良好,无肿胀感染及耳廓软骨膜炎等并发症,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对于前瘘管感染初起及脓肿切排后愈合的患者,廓清法切除前瘘管是有效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耳前瘘管 廓清法
  • 简介:闷塞感(auralfullness)表现为耳部阻塞感、胀满感、压力感,常伴随听力模糊、听力下降、耳鸣、耳痛或头晕,是最常见的耳科症状之一。闷塞感的发病率约为1-4%[1],女性多于男性,高发年龄为40-45岁人群。然而在国内外耳鼻咽喉科学教科书中尚未见闷塞感的确切定义。同时,关于闷塞感的客观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仍未系统建立。

  • 标签: 诊断方法 耳闷 治疗 耳鼻咽喉科学 听力下降 高发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突根治术后患者再流脓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干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行经典乳突根治术,术后不干30例(30)经典乳突根治术患者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检查见外耳道被肉芽充塞、瘫痕形成致外耳道狭窄8例,乳突腔脓痴积聚5例,霉菌生长1例,外耳道后壁高2例,鼓窦口狭窄3例,上鼓室、后鼓室、乳突腔内充塞胆脂瘤样或肉芽者共6例,面神经嵴过高3例,咽鼓管病变1例,异物遗留1例。结论病灶清除不彻底和术腔引流不畅是引起不干的两大主要原因。

  • 标签: 乳突 根治术 不干耳 分析 原因
  • 简介:摘要周畸胎瘤在临床中少见。该病在临床诊断中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周畸胎瘤的个案报道,总结周畸胎瘤的病因与分类、临床及病理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对周畸胎瘤的诊断等方面做一探讨。

  • 标签: 畸胎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改进硼酸甘油滴液的鉴别以及含量测定的方法,以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硼酸盐、甘油的鉴别反应均采用《中国药典》的鉴别方法;含量测定方法依据国家药品标准技术规范规定,增加取样量。结果分别对上述鉴别以及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试验验证,鉴别方法重复性良好,含量测定方法经过准确性、耐用性验证以及与原方法进行比较可行。结论所建立和改进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硼酸甘油滴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硼酸 甘油 滴耳液 鉴别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内镜在耳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耳科疾病需行手术治疗患者152例,将其按门诊挂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镜行疾病诊断与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行疾病诊断与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9%,两组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内镜应用于耳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其具有诊断图像清晰,治疗安全、有效、清除病灶彻底等特点,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耳内镜 耳显微镜 耳科疾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炎灵口服液治疗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对收治的120例(100)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患者,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5.0%和58.3%,总有效率分别为98.4%和74.9%;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实验组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炎灵口服液治疗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耳炎灵口服液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采用RP-HPLC法建立萼香茶菜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Diamonsil钻石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70∶30),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231nm。结果:建立了萼香茶菜药材的RP-HPLC指纹图谱,5批萼香茶菜药材指纹图谱R≥0.9627。结论:采用RP-HPLC指纹图谱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萼香茶菜药材的内在质量。

  • 标签: 蓝萼香茶菜 指纹图谱 RP-HPLC
  • 简介:目的明确前瘘管的遗传方式及临床特征。方法调查我院11年来先天性前瘘管就诊138个患者及其家系,分析就诊患者临床特征,对138个家系进行系谱分析。结果82个家系有家族史,其中垂直传递的47个家系,隔代传递的有8个家系,家族聚集的有27个家系。发病侧别无明显遗传规律。前瘘管患者感染好发于30岁以下。结论先天性前瘘管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表现为外显不全;反复感染的前瘘管患者需手术彻底切除瘘管组织才能获得痊愈。

  • 标签: 先天性耳前瘘管 外耳畸形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