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荣芬主任认为,便秘发病根本在脾胃气机失调、大肠传导失司,故恢复胃肠功能是本病治疗的关键。主任临床常将便秘分为气秘、血秘、痰秘、湿秘、虚秘辨治,气秘重在疏肝理气;血秘重在养血、活血;痰秘重在清热化痰;湿秘重在温阳化气;虚秘重在健脾、补肾。临床收效甚佳。

  • 标签: 便秘 中医药疗法 分型论治 董荣芬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荣芬主任临床治疗痞满多分为水痞、气痞、食痞论治。水痞为“水渍胃中”导致饮停中焦,治疗重在健脾利水,常用茯苓甘草汤合五苓散加减;气痞为脾虚运化乏力导致腹部气胀,前期治疗重在理气,后期重在健脾,常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食痞为饮食不节导致食滞胃中,治疗重在消食导滞,常用保和丸合枳术丸加减。附验案进行分析。

  • 标签: 痞满 水痞 气痞 食痞 董荣芬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荣芬主任将消化道神经-体液调节反射系统称为“胃神”,临证常基于胃神理论,从斡旋中焦气机角度辨治不寐病。师常将不寐病分为阳明燥热证、肝经郁热证、血虚火动证、清降失和证。阳明燥热证治以清热养阴、健脾安神为法,首选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肝经郁热证治以疏肝清热、养心安神为法,首选温胆汤加减治疗;血虚火动证治以滋阴降火、养血安神为法,首选黄连阿胶汤和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清降失和证治以调畅气机、养心安神为法,首选人参清肺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附验案进行分析。

  • 标签: 不寐 胃神 斡旋中焦 董荣芬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荣芬主任医师认为,胁痛与患者消化功能关系密切,故临床治疗未见器质性疾病的胁痛患者,不能单纯注重调理肝阳或肝阴,还需关注胃腑和小肠的传导及运化功能。基于此,胁痛应根据疼痛部位辨证治疗。两胁胀痛与肝旺克脾相关,予化肝煎加减治疗;右胁胀痛与气虚胃满相关,予旋覆代赭汤合枳术丸加减治疗;左胁胀痛与肝郁腑气不通相关,予达郁汤合三一承气汤加减治疗。可通过腹部叩诊了解胁痛部位与腹部滞气或积气的多少,以判断脾胃功能强弱。临床屡获佳效。

  • 标签: 胁痛 董荣芬 分部位治疗 名医经验 医案 经验心得
  • 简介:摘要我国著名儿童呼吸内科专家,中华儿科杂志第10~12届编委、第13~16届特约编委,武汉儿童医院小儿呼吸内科、病理科奠基人,原儿科教授、主任医师,第四届中华医学会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宗祈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16日11时26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

  • 标签:
  • 简介:摘要齐鲁名医桂英教授临证从浊邪害清与浊毒损脉角度论治H型高血压,认为本病病理过程以脏腑功能失调为基础,并贯穿始末;以浊邪内蕴为椽,日久毒损脉络。据此创立本病的分阶段基本治法,即首以补健脾胃,平抑风阳;渐之解毒通络,复土之枢。教授认为,本病亦有多变之势,病情错杂难分者当健脾与解毒同治,标本同求、阴阳同调,临证多以四妙丸为底方加减,常获佳效。

  • 标签: 高血压 H型高血压 浊毒 浊邪蕴结 毒损脉络 董桂英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脑梗死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当患者发生这一病症后,患者的机体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偏瘫是患者在发病后的常见机体功能损伤,本次研究通过对照试验分析,将氏奇穴联合水针应用于其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实验的形式开展本次研究研究时间段设置,在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录入90名要求到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医务人员针对患者的出生日期进行记录,并根据患者出生日期单双号进行两组均分,生日为单号的记录在对照组中,双号生日的患者记录在实验组中,每组中均将45名患者录入其中,根据不同的组别为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内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由医务人员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氏奇穴联合水针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估疗效。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统计发现各方面指标实验组内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分析后显著存在(P<0.05)。而在实验完成后,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是脑梗死患者在脑梗死发病后的常见病情,而为了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研究人员在针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实验的方式确认了,将氏奇穴联合水针应用于其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并且还还能能和肢体活动功能,进而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的预后恢复质量,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 标签: 董氏奇穴联合水针 康复训练治疗 脑梗死偏瘫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补肾健脾调周法结合氏奇穴针法治疗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1-12月本院PCOS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23例、调周组23例与联合组24例,西药组口服以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周组予以补肾健脾调周法治疗,联合组予以补肾健脾调周法+氏奇穴针法治疗。3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睾酮、雌二醇、FSH、LH水平,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卵巢,记录卵巢体积和直径<10 mm的卵泡数量,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西药组总有效率为52.17%(12/23)、调周组为60.87%(14/23)、联合组为87.50%(21/2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睾酮[(1.02±0.12)μg/L比(1.23±0.25)μg/L、(1.46±0.19)μg/L,F=30.47]、雌二醇[(40.18±12.31)ng/L比(48.62±12.58)ng/L、(50.73±12.37)ng/L,F=4.78]、LH[(6.87±2.45)U/L比(8.28±2.29)U/L、(8.54±2.51)U/L,F=3.26]水平低于调周组与西药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卵巢体积[(7.05±2.34)m3比(8.79±2.11)m3、(9.12±2.18)m3,F=5.97]小于调周组和西药组(P<0.05),直径<10 mm卵泡数量[(8.28±2.24)个比(9.67±2.40)个、(10.15±2.64)个,F=3.77]少于调周组和西药组(P<0.05)。治疗期间,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5/23)、调周组为13.0%(3/23)、联合组为8.3%(2/24),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调周法结合氏奇穴针法可有效调节PCOS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改善卵巢形态,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补肾健脾调周法 董氏奇穴针法 治疗,临床研究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氏奇穴”针刺法联合自拟消栓化痔膏温敷治疗痔疮术后疼痛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研究时间与研究对象分别设定为2020年1月到2022年2月我院接收的60例痔疮术后疼痛水肿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治疗,实验组接受“氏奇穴”针刺法联合自拟消栓化痔膏温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水肿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疼痛强度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水肿评分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强度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水肿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试验组的降低程度上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

  • 标签: “董氏奇穴”针刺法 自拟消栓化痔膏温敷 痔疮术 疼痛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氏奇穴联合四逆散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疗效观察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营养支持、胃肠减压、促胃动力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氏奇穴及四逆散灌肠治疗,治疗2周或达到有效标准,比较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胃管拔出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比对照组短,GCSI评分比对照组低,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董氏奇穴 四逆散 消化道肿瘤 胃瘫 疗效 胃肠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