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留置胃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它可以补充营养、水分,进行药物治疗和负压引流。保持胃通畅是留置胃管护理的重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由于病人胃内食物残渣过多,误吞入胃内的痰液、口腔分泌物黏稠,导致胃严重堵塞。传统的方法是用50m1.注射器进行反复抽吸、冲洗,费时费力,且难以彻底清除胃管壁黏附物。为此,我科采用中心负压吸引方法解决35例严重胃,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留置胃管护理 中心负压吸引 粘堵 临床护理工作 口腔分泌物 护理操作
  • 简介:经外周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f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把一根硅胶材料制成的导管置入。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导管植入技术。因PICC有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只需外周穿刺,风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

  • 标签: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堵管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搓揉结合反复回抽处理PICC血栓性的效果。方法对39例PICC体外段见血凝块的完全血栓性患者应用搓揉结合反复回抽法处理。结果34例导管完全通畅,4例部分通畅,1例拔。结论PICC发生血栓性可采用搓揉结合反复回抽方法。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性堵管 搓揉结合反复回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采用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回顾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腹泻1例,对照组轻度恶心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采用氨溴索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为生存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标签: 氨溴索 煤工尘肺 肺部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总结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再通的护理.血栓性后再通的护理措施是行尿激酶溶栓、更换连接器、指腹揉搓法等.25例血栓性成功23例,成功率92%.

  • 标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堵管 血栓 通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集柬干预措施在预防肿瘤病人机械通气痰痂堵塞管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两所医院行术后气管插管的肿瘤病人73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98例)和实验组(4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痰痂堵塞管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痰痂堵塞管道发生率为12.4%,实验组为3.7o/oo,实验组堵塞管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集束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肿瘤病人气管插管痰痂堵塞管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 标签: 肿瘤 机械通气 集束干预 痰痂堵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鼻氧为支架固定胃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留置胃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胶布粘贴固定胃;观察组50例,采用鼻氧为支架固定胃。比较两组的胃脱出率和皮肤刺激发生率。结果在留置胃的10d内观察组的胃脱出率、皮肤刺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观察组滑脱率、皮肤刺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鼻氧为支架固定胃的方法优于常规方法。

  • 标签: 胃管 固定方法 观察
  • 简介:1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48岁,因'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拟右侧股静脉置血液透析治疗。以腹股沟韧带下2.0~3.0cm,股动脉搏动内侧0.5~1.0cm为穿刺点,穿刺2次穿刺成功,导管插入长度为20cm,置后行血液透析治疗。置透析当天晚上查房时见患者置处敷料湿润,详细询问患者,诉可能与小便时污染有关,立即换药、更换无菌敷料,第2天血液透析前换药,患者置处仍见敷料湿润,挤压置处可见少许无色液体渗出,换药后行B超检查提示导管位于股静脉管腔内,

  • 标签: 股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无菌敷料 穿刺点 尿毒症期 腹股沟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PICC置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护理体会。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我科对46例癌症患者使用PICC置,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经精心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PICC 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吸氧放置深度对减少吸氧弹出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患者32例,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分别将吸氧放入气管导管口内不同的深度,相同的时间及氧流量,监测吸氧管有无弹出。结果吸氧放入气管导管口内不同的深度,相同的时间及氧流量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吸氧放入气管导管口内4cm~8cm的深度,可以减少吸氧弹出及触及周边皮肤.衣物的次数,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 标签: 气管切开吸氧管弹出深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吸氧放置深度对减少吸氧污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患者30例,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分别将吸氧放入气管导管口内4cm,8cm及3cm,9cm各8小时,氧流量1~2L/min,粘贴位置为气管内套外侧近下巴缘及左或右颈外侧区,气管口覆盖单层湿方纱,吸痰时方纱及吸氧取出,连续监测吸氧管有无自行弹出及触及周边皮肤、衣物。结果吸氧放入气管导管口内4cm,8cm与3cm,9cm各8小时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吸氧放入气管导管口内4cm~8cm,粘贴位置为气管内套外侧近下巴缘及左或右颈外侧区,可以减少吸氧管自行弹出及触及周边皮肤、衣物的次数,减少护理人员处理,更换吸氧的次数,从而降低护理工作量。

  • 标签: 气管切开吸氧管放置深度吸氧管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丝法在半永久性置中的应用。方法10例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置采用传统的撕脱鞘法,25例采用改进的导丝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采用改进的导丝法置25例,置成功率100%,穿刺孔出血量极少,血流量充足可以满足透析需要,且操作简单。结论导丝法操作简化,风险下降,出血量少,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半永久性双腔管置管 浅颈丛阻滞 撕脱鞘法 导丝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拔除导尿的方法。方法将80例术后卧床神志清楚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拔除尿,观察组采用新拔管法,观察两组患者拔出尿时疼痛发生以及拔出尿后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拔除尿后排尿成功率分别为58.8%、27.5%,尿潴留发生分别5%、20%(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无疼痛发生分别63%、30%(均P<0.05)。结论新拔管法可减少患者疼痛以及提高患者拔后成功率。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道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根的一次性根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10年11月份至2012年4月份我院收治的100例(共127颗患牙)感染根病患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急、慢性根尖周炎以及牙髓坏死,按根治疗次数为根据分成一次组、二次组,各50例,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结果一次组50例,显效20例,好转24例,无效6例,总的有效率达88%;而二次组50例,显效21例,好转19例,无效10例,总的有效率达80%。一次组、二次组的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即P>0.05。一次组、二次组病患治疗之后的3个月、半年、一年的疼痛评分对比都没有显著差异,即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感染根,采用一次性根治疗的疗效令人满意,且和二次治疗的效果和疼痛评分的差异小,省时省力又经济快捷、痛苦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妇科手术病人术前留置导尿后的不适感。方法女性患者180例(20-40岁80例,40-60岁100例),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留置尿时气囊注水量10ml,对照组尿气囊注水量为常规的15ml。观察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后的不适感,妇科术后溢尿及导尿滑脱情况;记录结果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0-40岁实验组较对照组留置尿后不适感减轻,无溢尿及尿脱出;40-60岁实验组较对照组留置尿后不适感减轻,无尿脱出,有1例溢尿。结论适当减少双腔气囊导尿气囊的注水量,可以减轻置后的不适感。

  • 标签: 留置导尿 减少注水量 妇科手术前准备 病人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