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作者: 李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18-02-12
  • 出处:《科技新时代》 2018年第2期
  • 机构:加速器制备铊(201Tl)用金属铊(203Tl)靶,用普通电镀法制备时,要求加速器束流不能大于100微安,否则靶层既被打飞,不仅污染靶室,而且损失靶材。而脉冲电镀法对金属镀层的致密性﹑牢固性﹑均匀性比普通电镀均有较大提高[1]。为了提高加速器束流,缩短打靶时间,制备出高致密性﹑牢固性﹑均匀性的金属铊靶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研究了脉冲电镀对镀Tl靶层的质量情况。结果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雀斑患者采用强脉冲光子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2例雀斑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强脉冲光子疗法,观察患者治疗后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显效77例,所占百分比为75.49%,有效22例,所占百分比为21.57%,无效3例,所占百分比为2.94%,有效率为97.06%;患者治疗后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所占百分比为1.96%。结论对雀斑患者采用强脉冲光子效果显著,能有效祛除雀斑,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强脉冲光子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率 雀斑
  • 简介:摘要自20世纪40年代末单脉冲雷达发明成功之后,凭借着其测角精度高、速度快、反角度欺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精密测量、火控和气象雷达等领域,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干扰环境越来越复杂,雷达干扰技术也逐渐多元化,如何提升雷达的探测能力及跟踪能力便成为了雷达领域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雷达的常见干扰方式及如何提升单脉冲雷达抗干扰能力这个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 标签: 单脉冲雷达 抗干扰 雷达干扰
  • 简介: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edbloodcelldistributionwidth,RDW)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期间是否发生IDH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188例).记录2组患者低血压发生事件和RDW,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IDH和RDW、血红蛋白、年龄、性别、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等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DH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曲线),评价RDW对IDH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t=10.024,P=0.002)、年龄(t=4.875,P〈0.001)、RDW(t=5.673,P〈0.000)、总胆固醇(t=3.065,P=0.002)、LDL(t=2.787,P=0.006)方面,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纠正IDH后,RDW下降,较纠正前有统计学意义(t=5.805,P〈0.001).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0.869,95%置信区间为0.791-0.926,OR=1.249,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RDW升高是IDH的重要危险因素,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低血压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透明隔腔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B超测量80名孕18-40周正常胎儿透明隔腔宽度,线性回归分析透明隔腔宽度与孕周的关系;比较40名孕18-40周透明隔腔正常胎儿(对照组)、40例透明隔腔缺失胎儿(观察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结果80名孕18-40周正常胎儿透明隔腔宽度(5.6±1.7)mm,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明隔腔宽度与胎儿孕周无明显相关性。观察组、对照组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分别为100%,1.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超声检出胎儿透明隔腔异常是诊断胎儿颅内结构异常的一个重要线索,对判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超声 透明隔腔 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蓝光和强脉冲联合治疗痤疮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9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蓝光治疗,观察组接受蓝光和强脉冲联合治疗,结果①观察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治疗有效率91.4%,显著高于对照1组71.4%、对照2组74.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三组GAG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GAGS评分(8.1±1.2)分显著低于对照1组(14.9±2.0)分、对照2组(14.5±1.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患者进行12周随访,未出现严重全身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8例面部发红、瘙痒,对照1组12例,对照2左右11例面部发红、瘙痒。结论蓝光和强脉冲联合治疗痤疮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蓝光 强脉冲 痤疮
  • 简介:目的探讨N末端B型脑利钠肽(NT-proBNP)及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COPD患者300例,根据病情分为稳定期组180例、急性加重期组12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急性加重期组中Ⅰ级44例、Ⅱ级40例、Ⅲ级36例。荧光免疫层析法测定NT-proBNP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分布宽度;同时进行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急性加重期组PaCO2、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明显高于稳定期组,PaO2明显低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分别为(11203.5±8310.3)pg/ml、(15.4±3.0)%和(19260.3±10226.9)pg/ml、(20.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0.5±159.0)pg/ml、(13.3±1.4)%,急性加重期组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加重期组中Ⅱ级和Ⅲ级患者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Ⅰ级,Ⅲ级患者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Ⅱ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与COPD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作为COPD临床诊治的参考指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N末端B型脑利钠肽 红细胞分布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早期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8年至2015年的首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55例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内瘘使用情况。以早期动静脉内瘘功能是否良好分组,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早期动静脉内瘘的失功与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高血压病史密切相关。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血压为简单方便的早期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测因子。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早期失功 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衰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心力衰竭程度分为II级26例、III级24例、IV级20例,同时与健康人员进行对比,分析红细胞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健康人群与心力衰竭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力衰竭的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临床上可通过红细胞检查疾病预后情况,利于疾病的治疗,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慢性心衰 红细胞分布宽度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脉冲拔管法在INSURE技术治疗NRDS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NRDS患者,所有NRDS患者的收取时间(2017年2月1日—2017年8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0例NRDS患者)、对照组一组(40例NRDS患者),分别实施持续缓慢给药方式和脉冲拔管法;传统给药方式和直接拔管法。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2.25±2.15)d和呼吸机使用时间(6.25±1.01)d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远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患者37.50%,P<0.05。结论脉冲拔管法在使用INSURE技术治疗的NRDS患者中,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脉冲拔管法 INSURE技术 NRDS
  • 简介:摘要目的一些研究表明,在入院时红细胞分布宽度的数值可能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预测。因此,这项研究计划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是否也能预测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6例为对照组,于入院后24h内及10d后进行APACHEII评分、检测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N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等指标,床旁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RDW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着心脏功能加重RDW指标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DW与NT-proBNP相关度呈正相关(r=0.520,P<0.05),RDW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r=0.209,P>0.05),RDW与LVEF呈负相关(r=-0.573,P<0.05),将入院时与入院后第10天RDW指标比较分为升高组与下降组,其中升高组27例,死亡24例(88.89%);下降组29例,死亡6例(20.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可以反映急性心力衰竭危重程度,动态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判断急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有意义,且高效、易得、费用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红细胞分布宽度(redbloodcelldistributionwidth,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分布离散度的指标,其升高主要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着力于探究RDW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表明,RDW与心血管疾病及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不仅可用于辅助预测AIS发病率,还可辅助评估AI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预测患者的预后。本文就RDW与AIS的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等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缺血性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 生物学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中频脉冲配合穴位贴敷促进结石排出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所有患者采取中频脉冲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将以上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为78.3%,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采取中频脉冲配合穴位贴敷方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获得患者高度认可,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泌尿系统结石 穴位贴敷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蓝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痤疮的具体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到2017年12月我科门诊就诊的50例痤疮的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强脉冲光组,联合组患者应用红蓝光与强脉冲光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强脉冲光组单纯使用强脉冲光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具体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组的GAGS评分下降明显,略低于强脉冲光组;治疗5周以后,联合组患者的GAGS评分下降迅速,明显低于强脉冲光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强脉冲光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强脉冲光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痤疮的青年患者,应用红蓝光与强脉冲光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且治疗的安全性更高,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信心,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红蓝光 强脉冲光 痤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面部轻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疹减少50%的时间、自觉症状减轻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皮疹积分、生活质量指数;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疹减少50%的时间、自觉症状减轻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皮疹积分、生活质量指数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疹积分、生活质量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皮疹积分、生活质量指数,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强脉冲光 果酸 面部轻中度痤疮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降钙素原(PCT)对急性胰腺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间在本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MAP)、中度组(MSAP)和重度组(SAP),均进行RDW和PCT检测,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AP患者的RDW和PCT水平及APACHEⅡ得分均明显高于MSAP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的RDW和PCT水平及APACHEⅡ得分均明显高于MAP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RDW水平与PCT呈现正相关关系(r=0.714,P<0.05),RDW和PCT分别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689、0.601,P<0.05)。结论RDW和PCT水平对急性胰腺炎的辅助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参考价值,其水平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对于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效果判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降钙素原 急性胰腺炎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 2015年 2月~ 2017年 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25例,作为观察组,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此段时间内,选取健康体检者 25名,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对比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可随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增大而上升。结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疗效确切。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 慢性心力衰竭 早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并在此段时间内,选取健康体检者25名,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对比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可随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增大而上升。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疗效确切。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 慢性心力衰竭 早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在治疗产后尿潴留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72例治疗产后尿潴留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配法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产妇行传统诱导排尿治疗,观察组产妇基于传统诱导排尿治疗基础上应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进行治疗。分别观察治疗2h后2组产妇子宫复旧情况、阴道出血量以及排尿情况。结果经2h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复旧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30min自行排尿人数上比较,观察组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独应用传统诱导排尿治疗产后尿潴留,结合应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可加快产妇的子宫复旧并减少阴道出血量,促进产妇的自行排尿,该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 产后尿潴留 临床效果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