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微创固定系统(Lessinvasivestabilizingsyetem,LISS)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方法及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13年10月应用Liss技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21-64岁平均38.2岁。胫骨平台骨折均采用有限切开及经皮钢板固定技术。结果52例全部随访12-23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愈合时间平均16.4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7.3周。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病例。根据Hohl改良膝关节功能评分方法,评定疗效优32例,良15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90.3%。结论Liss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对骨质疏松患者更加合适。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liss 微创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加长型Philos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科同一组医生采用加长型Philos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7例患者,其中女12例,男5例,平均年龄71岁(62~85岁)。伤后2~5d实施手术,患者取“沙滩椅位”或仰卧位,选择延长的肱骨近端切口,术中直视下复位骨折,采用加长型Philos钛板螺钉固定。术后即刻,以及术后1、3、6、12个月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X线片显示肱骨近端骨折复位满意,钛板螺钉位置良好。随访6~32个月(平均16.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肱骨头坏死、内固定松动断裂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0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82.4%。结论加长型Philos系统具有设计合理、安装相对容易、固定牢靠的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选择之一。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加长型Philos系统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对患有胸腰椎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患有胸腰椎骨折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常规开放性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胸腰椎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胸腰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手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对患有胸腰椎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经皮椎弓根钉棒 胸腰椎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短期疗效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已确诊100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A组50例患者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对疾病进行治疗;B组50例患者使用传统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相关骨关节恢复程度等指标。结果患治疗后恢复情况显示A组使用微创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其恢复情况显著优于传统治疗B组(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用于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短期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复位以及固定效果且手术创口较小,恢复速度快。钢板固定后减少与骨的接触与压迫,可显著减少对骨血运的破坏,加速骨折愈合时间。另外,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微创内固定系统 股骨远端复杂骨折 短期疗效与影响
  • 简介:目的: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探讨和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个月内宫腔镜确诊子宫内膜息肉发生2次或2次以上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后同时放置曼月乐环1枚;对照组20例,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口服优思明治疗。所有患者均选择术后每3个月复查阴道B超,术后1年常规宫腔镜检查,进而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分别为5.0%(1/20)、25.0%(5/20);此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前后月经量及内膜厚度的变化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息肉电切术治疗,同时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可有效地防止患者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左炔诺孕酮 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目的:探讨Bioflex动态稳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44~67岁,平均57岁。单节段病变15例,多节段病变8例。椎板减压后根据退变程度选择椎间盘部分切除或椎体融合器进行融合的方法,采用Bioflex动态固定系统稳定脊柱后路,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脊柱节段活动范围(rangeofmotion,ROM)。结果术后随访12~40个月,平均(22±9)个月。统计显示术前VAS评分为(7.2±1.7)分,末次随访为(2.6±1.1)分;术前ODI为(71.4±17)%,末次随访为(21.3±11)%。非融合节段ROM术前为(8.1±1.9)°,末次随访为(2.8±1.1)°;邻近上位椎体ROM术前为(7.9±1.7)°,末次随访为(7.2±1.8)°;邻近下位椎体ROM术前为(8.4±2.1)°,末次随访为(7.9±1.9)°。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VAS、OD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非融合节段腰椎活动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椎体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初步研究表明Bioflex动态固定系统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Bioflex系统 经椎弓根动态固定 退行性疾病 脊柱融合术 脊柱非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左诀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intrauterinesystem,LNG-L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LNG-LUS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评分、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痛经评分、月经量、子宫体积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降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痛经评分、月经量、子宫体积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降低更加明显,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腺肌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急性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法进行治疗,同时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关节恢复情况等。结果采取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法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急性膝关节损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具有较高的治疗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 急性膝关节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经AF系统治疗过程中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总结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经AF系统手术治疗的1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相关细节和治疗体会。结果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配合中,充分的术前准备及严格的无菌操作是手术顺利进行及成功的关键,在治疗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结论AF系统手术的操作较繁琐,因此完美的手术配合在AF系统手术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充分的手术准备及细致的护理配合可提高腰椎爆裂性骨折疾病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AF系统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传统疗法加用窄谱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窄谱紫外线照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治疗外加用窄谱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 标签: 带状疱疹 传统治疗 窄谱紫外线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YL-1型针侧脑室穿刺及腰穿持续外引流系统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应用YL-1型针侧脑室穿刺及腰穿持续外引流系统,在侧脑室及腰池交替注入尿激酶进行“会师式”液化血肿,交替引流脑脊液,脑脊液循环通畅后,在同一套密闭的装置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脑室积血3天内基本消失6例,5天内7例,7天内2例,死亡3例(16.67%)。存活病人无脑积水发生。结论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迅速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加快脑脊液正常化,密闭装置能较好监控颅内压,减少感染机会,减少脑积水等并发症,该方法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室铸型出血 YL-1型穿刺针 外引流系统 交替液化
  • 简介:约15%乳腺癌存在HER-2蛋白过表达,这些患者能从抗HER-2靶向治疗中获益。近10年来,几种新的抗HER-2药物相继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sisbreastcancer,MBC),诸多新的抗HER-2治疗的研究数据也陆续发表。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ASCO)年会期间,ASCO专家组系统回顾了抗HER-2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并对相关临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HER-2阳性MBC提出了优选的专家建议,即《ASCO临床实践指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系统治疗》(以下简称指南)。

  • 标签: 受体 erbB-2 乳腺肿瘤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术中超声检查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胰岛素瘤术中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0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采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评估,术中采用超声检查定位肿瘤,并依据肿瘤的不同位置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施行手术.分析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术中超声检查对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前后血糖值等指标.术后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7月31日.正态分布数据用(x)±s表示,偏态分布数据用M(范围)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20例患者中共检出21个肿瘤,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0.0%(18/20),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术中超声定位检查诊断准确率为100.0%(20/20).正常胰腺组织血流量值为(97±37)mL/(100mL·min),血容量值为(20±14)mL/100mL,渗透性值为(38±22)mL/(100mL·min).肿瘤组织血流量值为(170±50)mL/(100mL·min),血容量值为(26±14)mL/100mL,渗透性值为(51±42)mL/(100mL·min).其中肿瘤组织血流量值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血流量值(=5.58,P<0.05),而血容量、渗透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1.18,P>0.05).21个肿瘤位置分别位于:胰头部11个、胰体部6个、胰尾部4个.20例患者中,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胰岛素瘤摘除术19例(1例中转开腹手术),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例.手术时间为(146±54)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50mL(20~1000mL),患者无术后出血、感染、死亡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1例患者发生A级胰瘘、9例发生B级胰瘘.患者术前血糖为(3.8±1.0)mmol/L,术后60min血糖为(6.4±1.8)mmol/L,两者

  • 标签: 胰岛素瘤 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 术中超声检查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