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与冲击波治疗神经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许昌市中心医院的神经颈椎病患者60例,应用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1.09±4.41)岁。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1.85±5.27)岁。对照组采用单纯神经阻滞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阻滞+冲击波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临床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93±0.54)分比(3.84±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DI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3.03±2.74)比(26.5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29±0.44)分比(2.23±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DI低于对照组[(13.76±2.33)比(19.7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颈椎病患者,单纯的神经阻滞与神经阻滞+冲击波治疗都能减轻患者症状,但后者更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阻滞 冲击波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地评价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颈椎病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5月。根据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有关"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治疗"及"X线引导下颈神经阻滞治疗"或"体表解剖标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治疗组作为试验组,X线引导及体表解剖标记引导的神经阻滞治疗组分别作为对照组。收集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VAS<4分例数表示或具体的VAS评分)、改良MacNab疗效评估方案的例数、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并发症例数及穿刺质量等指标。通过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05篇文献,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99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8周试验组的阻滞效果要优于对照组(X线引导),在术后1周、4周及8周以VAS<4分为标准时[术后1周RR=1.73,95% CI(1.36~2.20),P=0.01;术后4周RR=1.16,95% CI(1.00~1.34),P=0.04;术后8周RR=1.16,95% CI(1.02~1.32),P=0.02]。术后8周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估方案进行评价,试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X线引导)[RR=2.92,95% CI(1.81~4.70),P=0.01]。术后12周VAS及NDI评分中,两种引导方式(超声及X线)的阻滞效果在长期随访过程中没有差异(VAS结果效应量为-0.10,P=0.56;NDI结果效应量为-0.00,P=0.97)。试验组的总体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为X线引导RR=1.25,95% CI(1.01~1.56),P=0.04;对照组为体表解剖标记RR=1.25,95% CI(1.11~1.41),P=0.01]。试验组穿刺并发症低于对照组(X线引导)[RR=1.25,95% CI(1.01~1.56),P=0.01]。在穿刺质量(靶点注射/阻滞区吻合数)方面,试验组要优于对照组(体表解剖标记)[RR=1.20,95% CI(1.09~1.32),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超声引导 介入性 神经传导阻滞 神经根型颈椎病 Meta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刺"三穴"联合雷火灸治疗神经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CS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针刺"三穴"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三穴"联合雷火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采用麦吉尔疼痛问卷(MPQ)评估]、颈椎功能[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评估]、上肢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评估],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80.95%,34/42),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MPQ各分量表(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级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FMA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42,7.14%)与对照组(2/42,4.76%)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三穴"联合雷火灸治疗CSR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和上肢功能,且安全性尚可。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 雷火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神经颈椎病治疗中应用中医骨伤疗法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20.7至2022.5收治的50例神经颈椎病患者进行探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前者予以西药治疗,后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骨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相关得分情况。结果:经统计,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相关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颈椎病患者中应用中医骨伤法进行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颈椎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骨伤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颈椎病(CRS)开展刮痧联合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40例CRS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联合刮痧),均组20例,所有患者均与2021.1-2022.12被我院收治,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CRS开展刮痧联合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 标签: 视觉模拟评分 综合护理 颈椎病 刮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神经颈椎病治疗中应用中医骨伤疗法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20.7至2022.5收治的50例神经颈椎病患者进行探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前者予以西药治疗,后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骨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相关得分情况。结果:经统计,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相关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颈椎病患者中应用中医骨伤法进行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颈椎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骨伤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颈椎病经针灸推拿治疗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6例神经颈椎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针灸推拿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未开展针灸推拿治疗)与实验组(38例:开展针灸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神经颈椎病的效果。方法:100例神经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按摩牵引治疗,观察组行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头颈肩背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肌肉无力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桂枝加葛根汤 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神经颈椎病的中医联合治疗优势及效果。方法:样本为70例确诊为神经颈椎病且需要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单一针灸治疗,观察组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分析两组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状况。结果:治疗后1个疗程和2个疗效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颈椎病患者接受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治疗 针灸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骨伤手法治疗神经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采取中医骨伤手法治疗)与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各2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手段,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医骨伤手法治疗神经颈椎病,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可促进患者血脉流通、舒缓经络、缓解疼痛。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骨伤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治疗神经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神经颈椎病患者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中医骨伤治疗,分析中医骨伤治疗在神经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颈椎疼痛评分、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颈椎病情改善水平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神经颈椎病患者采取中医骨伤治疗后,患者的颈椎水平、机体各项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生活质量水平也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中医骨伤的应用对保障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中医骨伤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神经颈椎病患者施以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选择于2021.6~2022.6就诊于我院的神经颈椎病患者70例,随机抽签法施以分组观察,施以康复护理的35例患者分入试验组,施以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分入对照组,对比和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明显较好(P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康复护理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8月到2021年8月期间抽取84例神经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结合针灸方法,评价治疗效果,记录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颈屈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78.57%),治疗后,观察组的颈屈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颈椎病患者进行针灸、推拿治疗,可以缓解颈椎疼痛,提升颈屈活动度,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腹针疗法和联用中医骨伤手法在临床治疗神经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来我院就诊40例神经颈椎病患者展开分析,利用电脑随机数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腹针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医骨伤手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颈性眩晕与功能评价(ESCV)。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5.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65.00%,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两组症状与功能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项ESCV评分差异显著。结论 中医特色骨伤手法治疗神经颈椎病整体疗效较好,结合腹针疗法的运用,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积极价值,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骨伤手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 颈椎
  • 简介:【摘 要】目的:为缓解神经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神经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98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通过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疼痛评分、颈椎曲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对神经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更好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治疗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推拿 康复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骨伤治疗神经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48例治疗神经颈椎病的患者,应用抽签法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骨伤治疗,以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研究组症状和体征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骨伤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