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根晓治疗胃如病的学术思想。胃如病就是由于人体当中的三根与七素相互平衡状态被打破,巴达干偏盛与赫依、希拉等相交搏之后产生恶血与黄水,最终会引起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是一种聚合型慢性疾病。在蒙医当中,认为胃溃疡、胃炎等疾病都可归入到胃如病范畴当中,属于消化系统比较差行间的疾病。蒙医对于胃如病的认识历史比较悠久,且在临床治疗中也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根晓对胃如病的学术思想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胃包如病 学术思想 治疗效果 辩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牧区肝虫病患者的筛查救治,针对培训后护理人员与虫患者知识改善满意度的比较,进一步总结牧区肝虫病特有的护理特点。方法:选取帮扶单位同德县人民医院,结合扶贫安排,实施护理健康宣教、围手术期评估及肝病专项护理,培训护理工作者60名,筛查并宣教虫病例80例,以医院护理工作者及虫患者知识改善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表双语发放填写完毕后进行统计。结果:60名护理人员“较大改善”、“改善”、“一般”、“无改善”占比为52%、31%、11%、6%,80名患者占比分别为66%、27%、6%、1%。结论:牧区护理有其自身特点,应尊重民族信仰及习惯,同时牧区患者培训后知识改善满意度普遍较高,相比护理人员知识改善满意度更好,表明对患者扶贫宣教的工作更迫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虫病是呈全球性分布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全世界公共卫生健康的问题。影像学技术在肝虫病的早期诊断、术前评价及疗效监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虫病影像诊断缺乏统一共识,不利于影像专业人员学习培训以及临床对于虫病的规范诊断与治疗,为此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多家医院的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家,在充分学习国际指南、文献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对建立指南及标准的方法学要求,针对肝虫病影像学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形成共识,为临床医师在肝虫病影像学临床应用中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影像 诊断 标准
  • 简介:摘要泡型虫病是一种具有潜在致死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人体中最主要的受累器官为肝脏。其中发生颅脑转移者罕见,一旦发生则难以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相鉴别,若未能及时、正确诊治,可导致患者的预后不良。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对脑泡型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泡型虫病是一种具有潜在致死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人体中最主要的受累器官为肝脏。其中发生颅脑转移者罕见,一旦发生则难以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相鉴别,若未能及时、正确诊治,可导致患者的预后不良。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对脑泡型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泡型虫病是由多房棘球蚴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其特点是肿瘤样、浸润性生长,病情严重且致死率高。虽然泡型虫病患者数量不多,但因其病情严重、并发症较多、治疗困难,故多需终身治疗。目前,临床上有3种泡型虫病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根治性肝切除、姑息性切除、肝移植),介入治疗(超声或CT引导下的介入、内窥镜介入),单纯药物治疗。本文分析了上述方案的优缺点,为临床正确选择泡型虫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 标签: 泡型包虫病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制中药手握式约束手套预防患者拔管、消除手部肿胀的效果。方法:采用历史性对照试验,选取我院急诊科需要约束、手部需要消肿的患者,按入院时间2020年1-6月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6月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常规约束制动,实验组采用中药手握式约束手套制动,观察比较患者的手部肿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部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对于乳腺块疾病,超声特征性质判别。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乳腺块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病理学:良性块20例、恶性块16例。超声声像图:恶性块以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无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2-3级为主,高于良性组(P<0.05);超声对于良、恶性块鉴别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7.50%、90.00%、88.89%。结论:乳腺块的鉴别中,超声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 标签: 超声 声像图特征 乳腺包块 性质判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对缓解肾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虫囊肿压迫下腔静脉的外科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肝虫囊肿压迫下腔静脉病人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为(46±5)岁,年龄范围为38~51岁。根据术中肝虫囊肿与下腔静脉的贴合程度以及囊肿完整切除的难易程度,分别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于术后3、6、12、24个月门诊随访1次。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病人肝虫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情况。随访终点为术后2年,随访次要终点为肝虫囊肿复发。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7例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2例行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1例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10例病人术中无大出血及感染性休克发生。10例病人手术时间为(99±27)min;术中出血量为(99±48)mL。(2)术后情况:10例病人术后2~5 d拔除引流管,无术后出血、术后残腔感染、术后胆瘘发生,无围术期死亡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7.1±1.8)d。(3)随访情况:10例病人中,9例完成终点随访,随访时间内均无肝虫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形成;1例病人于术后12个月,第3次随访失访,此病人术后3、6个月随访未发现肝虫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结论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均能完整切除肝虫囊肿。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下腔静脉 压迫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纸塑包装器械采取不同的灭菌装载方式对湿的影响。方法:选取纸塑单包装金属器材1860件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930件)和观察组(930件),常规组纸塑包装器材不使用活动支架,观察组纸塑包装器材使用不锈钢活动支架,比较两组纸塑包装器材的湿发生率。结果:常规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压力蒸汽灭菌隐性湿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12月出现的压力蒸汽灭菌隐性湿现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本次抽查样品共110个,其中手术器械100个,内放置消毒,有95个存在不同程度的湿情况;单、双孔介入10个,未发现湿情况。结论:据过往资料分析,我院压力蒸汽灭菌会出现隐性湿情况是由于硬性条件不达标以及消毒员操作不规范综合导致,可更换老化设备,同时让消毒员进行相关规范操作的知识培训和考核,强化其责任心以及义务感,提高医德素质,同时针对现有情况制定调整落实质量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合理控制湿率,谨防因消毒不完善导致医院出现感染等情况。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隐性湿包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 本产品新型冲洗上药牙痛缓释包公开了一种口腔医学临床中对于常见牙痛的处理方案,是一种新型的冲洗上药牙痛缓释,与目前药店在售的普通口服牙痛药不同,是在牙痛的炎症反应时期,去除疼痛的刺激因素,并消炎镇痛。本实用新型缓释是一种构成简单,造价低廉,牙痛缓释功能良好,牙痛能及时得到治疗的生物医药新产品。

  • 标签: 冲洗上药 镇痛 造价低廉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对供应室器械湿率的影响。方法:我院为降低供应室器械湿率,提升器械清洗质量,于2019年6月于供应室实施为期一年的品管圈活动。本文通过随机抽取品管圈活动施行1年内供应室1000器械的清洗质量达标器械和湿率,对品管圈活动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经临床比较后发现,品管圈活动施行后的器械清洗质量达标率为93.40%、器械湿率为2.00%,相较于施行前的72.00%和8.00%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应用能够降低供应室器械湿率,对于器械清洗质量达标率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有助有医院感染的控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品管圈 供应室 器械湿包率
  • 简介:摘要虫病(echinococc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流行性寄生虫疾病,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致病,也称棘球蚴病(hydatid disease),肝脏和肺脏是最易被侵犯的器官。曲霉菌是一种腐生性真菌,曲霉菌感染常见于免疫缺陷的患者,肺虫病合并曲霉菌感染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非常罕见,在中外文献中均为个案报道。现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免疫功能正常、无其他伴随疾病的双侧孤立性肺虫病合并曲霉菌感染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中外文献进行文献复习,为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肺包虫病 包虫囊肿 曲霉菌
  • 简介:摘要肝泡型虫病是由多房棘球绦虫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其病灶生长方式类似肝脏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肝泡型虫病灶不仅可直接侵犯邻近组织,还可经淋巴管和血管转移。肝泡型虫病发生腹腔种植性转移极其罕见。笔者介绍1例肝泡型虫病腹腔种植性转移的诊断与治疗经验。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转移 腹腔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灭菌湿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品管圈小组活动,选取2021年3.1-4.30我科室未采取干预措施的11622件高压蒸汽灭菌技术消毒物品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5.1-6.30我科室采取干预措施的12096件高压蒸汽灭菌技术消毒物品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灭菌物品湿率。 结果 观察组湿发生率为0.3%,对照组湿发生率为1.2%,观察组湿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灭菌物品湿率,保证灭菌物品质量,减少院感发生。

  • 标签: 品管圈 湿包 高压蒸汽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