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平衡的特点。方法对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7例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胸弯组与腰弯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脊柱骨盆参数,探讨参数变化与年龄之间的联系。结果胸部弯曲患者较易出现脊柱骨盆负失衡,而腰部弯曲患者较易出现脊柱骨盆正失衡。结论在制定矫正策略前期需要正确评估AIS患者的脊柱骨盆平衡情况,为制定针对性手术计划提供指导。

  • 标签: 脊柱侧凸 成人性 骨盆矢状位平衡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在大型窦旁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肿瘤位于窦前1/3有6例,中1/3有13例,后1/3有8例;其中跨上窦两侧的有2例,颅骨侵犯的2例,软组织侵犯的1例合并有肿瘤卒中。采用跨中线骨瓣,显微手术技术切除27例上窦旁大型脑膜瘤。结果肿瘤SimpsonⅠ级16例,SimpsonⅡ级8例,SimpsonⅢ级3例;术后回访3-36个月,1例术后二个月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暴露上窦,充分显露肿瘤,有效控制出血,保护回流静脉,可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脑膜瘤 矢状窦旁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锥形束CT(CBCT)测量青少年患者腭部不同区域骨厚度的差异,分析在腭部相同区域中Ⅰ、Ⅱ、Ⅲ类骨面型青少年患者骨厚度的差异,为临床腭种植支抗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例垂直骨面型为均角的12~16岁青少年患者,依照骨面型分为Ⅰ、Ⅱ、Ⅲ类三组,每组男女各15例,进行CBCT扫描。以切牙孔后缘与后鼻棘点连线作为水平基准平面,在切牙孔后4.0、8.0、12.0、16.0、20.0、24.0mm冠状向截面上,距腭中线0.0、2.0、4.0、6.0mm向截面上,测量两基准线的24个交点的垂直骨厚度。结果(1)腭部骨厚度在腭中缝处由前往后逐渐增加,在腭侧区及腭旁区由前往后逐渐减少(P<0.05);(2)腭部骨厚度在前份区域从腭中缝往两侧逐渐增加,在中份及后份区域由腭中缝往两侧逐渐减少(P<0.05);(3)在腭部的相同区域中,不同骨面型青少年患者腭部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腭中缝前份、腭中缝中份、腭中缝后份、腭侧区前份、腭旁区前份区域中,Ⅰ、Ⅱ类青少年患者腭部骨厚度大于Ⅲ类青少年患者;腭侧区中份、腭侧区后份、腭旁区中份、腭旁区后份区域中,仅Ⅱ类青少年患者腭部骨厚度大于Ⅲ类青少年患者。结论(1)腭部微种植支抗的最佳植入部位为腭旁区前份;(2)在相同腭部植入区域中,Ⅲ类青少年患者骨厚度小,穿通鼻底风险更大,建议Ⅲ类青少年患者选择更短的腭种植支抗。

  • 标签: 锥形束CT 矢状骨面型 腭部 骨质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窦旁和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窦旁和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50例,均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SimpsonⅠ级全切32例,Ⅱ级全切14例,Ⅲ级次全切4例;经随访患者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结论显微手术治疗窦旁和大脑镰旁脑膜瘤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脑膜瘤 矢状窦旁 大脑镰旁 显微手术
  • 简介:笔者于1996年贵阳第七届全国微量元素科学学术研讨会发表“元素平衡医学”阐明以元素平衡为核心在原子、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研究人体健康的第三代医学。1998年3月“再论元素平衡医学”阐述元素平衡医学实践中三大支柱“陈氏诊法”和“陈氏疗法”以及“危重病人的成功急救”。“三论元素平衡医学”阐述元素医学与免疫病,特别用实践证明元素平衡医学是病毒、癌症的克星,只有元素平衡医学可以战胜当今世界医学界束手无策的“冠心病、脑中风、老年痴呆、癌症和艾滋病”五大死因。可以预见:笔者开创的“元素平衡医学”将主导21世纪世界医学新潮流,“人类平均寿命超过百岁”、“无病而终”的美好愿望有可能实现。

  • 标签: 元素平衡医学 病毒 艾滋病 克星
  • 简介:摘要通过11例患者应用点植皮技术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笔者认为术后通过护理人员细致和全方位护理。可加快植皮创面愈合,减少病人痛苦,减少医务人员的工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陈旧锤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陈旧锤指患者,在局麻下,行伸肌腱“Y-V紧缩缝合法”结合内、外固定术,拔针后行功能锻炼。随访观察疗效。结果疗效评定标准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优12例,良15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90%。讨论行伸肌腱“Y-V紧缩缝合法”结合内、外固定术治疗陈旧锤指的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陈旧锤状指 Y-V紧缩缝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与膝胸卧纠正臀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925例妊娠孕产妇进行观察,其中有臀18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进行分娩;B组为自由体位组,C组为膝胸卧纠正组。观察3组孕妇纠正体位效果。结果自由体位纠正臀的成功率为83.33%,采用膝胸卧纠正臀成功率为53.33%,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采用自由体位纠正臀和膝胸卧纠正臀的产妇其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由体位与膝胸卧纠正臀都有很好的纠正效果,但是自由体位纠正臀的效果优于膝胸卧纠正臀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 膝胸卧位 臀位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蔓血管瘤成像效果及诊断意义。方法分析经病理验证为蔓血管瘤的患者的CTA后处理的显影效果。结果对10例患者不同发生部位的血管瘤,CTA能够清晰显示其供血动脉走行、静脉石及邻近静脉回流情况。结论MSCT在诊断蔓血管瘤方面尤其优势。

  • 标签: 蔓状血管瘤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翼胬肉属于眼部常见性、多发性疾病,发生机理较为复杂,复发率较高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较为棘手问题。笔者有针对性对翼胬肉发生机理进行分析,对近年来临床治疗翼胬肉方法进行探讨,主要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作为常用的方法,对翼胬肉彻底切除,改善视力,提高美容效果,降低翼胬肉术后复发率是手术治疗基础。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翼胬肉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0例翼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I组和II组,每个组别各15例。I组患者主要采用翼胬肉切除术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II组患者主要采用翼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存在明显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II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I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翼胬肉患者实施翼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翼状胬肉 治疗分析 临床疗效
  • 简介:元素平衡医学食疗是以元素平衡为核心,在原子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用特定的食物、食品防治人类疾病的一种方法;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高死亡率传染病,临床病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其主要传染途径是经“性”接触或血液、血液制品传播,侵犯被传染者免疫系统后,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笔者分析患者头发35种元素含量与正常人比较,发现艾滋病患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癌症患者头发检验结果相类似。自2003—2005年用元素医学食疗法先后37例艾滋病患者食疗,获得非常好的效果:食疗后血象检查都转正常,CD4淋巴细胞、CD4/CD8恢复到正常范围,并有2例完全经HIV抗体复检已完全转(一)……

  • 标签: 元素平衡医学 食疗 艾滋病 头发检验 显效 “HIV”抗体转阴
  • 简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s,DC)可来源于白血病细胞和正常前体细胞.DC可在骨髓和淋巴结捕捉、呈递白血病抗原,进而刺激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发挥抗白血病效应.在临床和实验中使用的树突细胞可由白血病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化而来,体外负载白血病特异性抗原或肿瘤共同抗原的DC,回输后发挥治疗作用.本文就AML的DC免疫治疗中的上述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树突细胞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接触镜应用于翼胬肉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眼科就诊接受翼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的患者100例(128眼),其中28例为双眼,随机分为2组角膜接触镜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64眼)。角膜接触镜组在手术结束时角结膜表面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术后3d取下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照组术后当天包扎术眼,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滴眼液和促进角膜创面修复眼药水点眼,观察术后患者角膜创面恢复情况及眼部刺激症状。比较术后2h、6h、24h、48h、72h2组患者疼痛程度、术后3d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及角膜上皮缺损面积的差异,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为P<0.01);术后3d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缺损面积、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随诊2~6个月,观察组术后复发率4%,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为10%,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92,P<0.05);两组均未见感染、移植片愈合不良、结膜下囊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角膜接触镜能加速翼胬肉术后角膜创面的修复,减轻翼胬肉切除术后疼痛反应,促进角膜上皮愈合,并能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 角膜接触镜 角膜上皮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左手背起皮疹伴痒2年,于2012年10月就诊于我科。患者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左手背部起皮疹,初期痒不明显,未予注意,未做治疗,后来皮疹逐渐增多,瘙痒明显加重,在当地医院给予外用药物治疗,具体名称不详,效果欠佳。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发育良好,智力正常,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 标签: 表皮痣 炎症性 线状
  • 简介:摘要翼胬肉俗称攀睛,是常见的外眼病。多见于户外劳动者,特别是渔民和农民。中年及老年男性较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通常双眼患病,鼻侧睑裂部较为多见。翼胬肉不仅造成局部组织红肿、疼痛、不适感,而且造成角膜屈光度改变而影响视力,又因伸缩性差,易造成患眼的复视,如术后防护不当,易造成复发,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翼胬肉切除术是否痊愈,与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做好翼胬肉切除术患者的健康指导尤为重要。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 患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难产的常见原因及临床表现,总结头难产的识别和处理方法。方法通过我院产科2009年9月—2011年9月两年共306例头难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产生原因,产程中得临床表现与难产的关系从而总结头难产的识别及处理方法。结论胎膜早破是难产的先兆征象;产程停滞,过早地出现排便感,减速期延长,产程进展缓慢,第二产程延长,继发宫缩乏力等是头难产的临床表现;正确评估及处理胎头与骨盆的位置关系,是处理头难产的关键;产程中严密观察,积极处理,使难产转为顺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头位难产 原因 识别 处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截石斜卧与侧卧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方法64例肾结石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均分为对照组(侧卧)、实验组(截石斜卧),对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其中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结石清除率及术中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截石斜卧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情况及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侧卧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截石斜卧位 侧卧位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心电图胸导联电极,提供一种定位准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固,电极电位稳定,波形清晰的心电图胸导联电极。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3月到2013年9月就诊的喉癌,腮腺肿瘤,老年性白内障,声带息肉病人83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点电极,对照组使用临床上常用的环状空心橡胶球电极。结果点电极在电极牢固程度,电极电位稳定程度,心电图波形清晰度都优于环状空心橡胶球电极。结论一种胸导联点电极固定牢固,电位稳定,波形清晰,可广泛用于临床。

  • 标签: 点状电极 牢固程度 电极电位 稳定程度 波形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