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化疗期间的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进行化疗的50例患者,并对其护理相关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白血人在化疗期间出现的潜在并发症有,静脉炎及组织坏死,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口腔溃疡,心脏毒性,肝功能损害,脱发。结论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及减轻了白血化疗期间并发症,使病人减轻了痛苦,减少了住院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白血病化疗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患者而言,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急性髓系白血患者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可来源于白血细胞和正常前体细胞.DC可在骨髓和淋巴结捕捉、呈递白血抗原,进而刺激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发挥抗白血效应.在临床和实验中使用的树突细胞可由白血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化而来,体外负载白血特异性抗原或肿瘤共同抗原的DC,回输后发挥治疗作用.本文就AML的DC免疫治疗中的上述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树突细胞 免疫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氟达拉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治疗患者31例,治疗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有效治疗患者21例,治疗有效率为58.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更少,且治疗过后所出现的并发症和复发例数更少,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进行治疗采用氟达拉滨配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的方法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减少治疗过程当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复发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分析检验急慢性白血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白血患者29例(急性白血20例,慢性白血9例)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对两组进行血液学的检查,比较两组血红蛋白、白细胞以及C反映蛋白的含量。结果研究组血红蛋白含量的值为(39.8±2.3)g/L显著少于对照组(128.2±1.1)g/L,研究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含量为(66.3±1.9)×109/L、(125.8±1.3)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7±1.5)×109/L、(8.9±2.3)mg/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液分析来检验急慢性白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血液分析 检验 急慢性白血病
  • 简介:目的分析7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CML)的治疗现状。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4月至2014年3月起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反应。结果全部为Ph染色体阳性CML,男女性各35例,中位年龄50岁。70例患者中,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干扰素和羟基脲的患者分别占35.7%、35.7%和52.9%,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占11.4%。随访时间从4月至16年,中位随访27个月。TKI治疗组3年总生存(OS)率是85.7%,而羟基脲(和/或)干扰素组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3年OS率分别是46.4%和75.0%,与TKI治疗组比较的P值分别是0.04和0.19。结论CML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随着TKI作为一线治疗用药的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使得CML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伊马替尼 干扰素 羟基脲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慢性白血的临床血液生化学检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白血患者的临床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急性白血组和慢性白血组,各20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组均给予相应的血液生化检验,对比三组人体微量元素以及GGT、LAP、LDH酶类水平变换情况。结果急慢性白血组患者血液内的铬、锌、铜、血清酶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临床治疗后,除铬仍明显升高之外,其他微量元素均有所降低或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慢性白血的临床血液生化学检验效果良好,可明确患者病情,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 标签: 血液 生化学检验 急慢性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通关藤片治疗老年复发难治白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老年复发难治性白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通关藤联合支持治疗组20例、单用支持治疗对照组20例,评估临床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白血均未达到缓解。结论通关藤片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白血有一定疗效,生存质量改善,不良反应轻微,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

  • 标签: 通关藤 白血病 复发难治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旋门冬酰酶在白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白血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培门冬酶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骨髓抑制程度、恢复时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26名患者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完全缓解率为89.66%,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中有25名患者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完全缓解率为86.21%,总有效率为100.0%,两组患者整体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试验组骨髓抑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骨髓抑制恢复时间为(23.36±5.26)d,对照组骨髓抑制恢复时间为(29.55±6.13)d,试验组骨髓抑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旋门冬酰酶在白血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骨髓抑制程度,缩短骨髓抑制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左旋门冬酰酶 白血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AML)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AML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以不同的方案进行化疗,对各组诱导治疗期和持续缓解期的完全缓解率及长期无病存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HD-AraC为主的联合方案(C组)其诱导治疗期和持续缓解期的完全缓解率及长期无病存活率均优于A、B两组(P均<O.05)。结论针对儿童AML优先选用以HD-AraC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可提高疗效,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性。

  • 标签: 小儿 急性髓系白血病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介素11对急性白血化疗后口腔粘膜溃疡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40例急性白血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白介素11溶液漱口,对照组采用薄酚苏打溶液漱口。对比两组口腔粘膜溃疡的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口腔粘膜溃疡0度、Ⅲ度、Ⅳ度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存在差异(P<0.05);两组口腔粘膜溃疡Ⅰ度、Ⅱ度的发生率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白介素11能有效的预防急性白血化疗后口腔粘膜溃疡的发生,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白介素11 急性白血病 化疗 口腔粘膜溃疡 预防
  • 简介:摘要随着护理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很自然地被运用到护理工作中。在白血化疗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心理护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少患者对化疗有所顾虑或产生恐惧,不能坚持化疗,最终因骨髓未达缓解出现急性复发而危及生命。因此,深入了解每例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解除其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使化疗过程顺利进行和缩短住院时间是很重要的。

  • 标签: 护理 心理 白血病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对急性与慢性白血的检验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白血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急性组47例(急性白血患者),慢性组15例(慢性白血患者),对照组45例(健康体验者)。通过血液分析仪对三组患者的血液指标进行检验与分析,观察对比三组血液指标存在的差别。结果急性组与慢性组血红蛋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C反应蛋白、白细胞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血红蛋白指标与慢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血液分析仪进行白血患者的血液检测,其检验结果准确、快速、可靠,保障了临床诊断的有效性,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血液分析仪 急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检验
  • 简介: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AML)患者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的临床特点及其与FLT3-ITD和IDH1突变的相互关系.收集AML患者骨髓标本,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WHO标准诊断分型.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后测序方法检测NPM1突变.结果表明,对389例AML的标本检测发现,NPM1突变的发生率为14.1%(55/389);FLT3-ITD突变的发生率为14.7%(57/389),IDH1突变的发生率为6.4%(25/389).在AML1-ETO、PML-RARA和CBF-MYH11融合基因的AML中没有发现NPM1突变,NPM1突变组FLT3-ITD和1DH1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29.1%和12.7%,显著高于NPM1未突变组的12.3%和5.4%.NPM突变易于发生在正常核型AML中,发生率为26.5%(35/132).NPM1突变的AML具有发病年龄偏大、血小板数高、易于发生在AML-M5、CD34阳性比例低、易于与FLT3-ITD和IDH1突变伴发等临床特点.NPM1突变阴性组的1个疗程CR率为69.8%,NPM1突变阳性组的1个疗程CR率为72.2%,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7).结论:NPMI突变的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易于与FLT3-ITD和1DH1突变共存,而不会与AML1-ETO、PML-RARA和CBF-MYH11融合基因共存.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NPM1基因突变 FLT3基因突变 IDH1基因突变
  • 简介: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PTL)联合阿霉素(ADM)对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MTT法计算PTL和ADM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检测PTL(4、8、16μmol/L)、ADM(0.25、0.5、1μmol/L)作用于Jurkat细胞48h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ADM(0.25、0.5、1μmol/L)、PTL(4、8、16μmol/L)以及PTL(8μmol/L)联合ADM(0.5μmol/L)作用于Jurkat细胞48h的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ADM(0.5μmol/L)、PTL(8μmo/L)以及PTL(8μmol/L)联合ADM(0.5μmol/L)作用于Jurkat细胞48h后核因子-κBp65(NF-κBp65)的蛋白表达。均设未加药的Jurkat细胞为对照组。结果MTT法检测显示,PTL、ADM作用于Jurkat细胞48h的IC50分别为8.11μmol/L和0.53μmol/L。PTL、ADM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呈浓度依赖性,PTL联合ADM组对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高于两单药组和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ADM、PTL单药诱导Jurkat细胞的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TL联合ADM组的细胞凋亡率为(84.50±5.64)%,显著高于两单药组和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单药PTL及PTL联合ADM作用于Jurkat细胞48h后NF-κBp65蛋白的阳性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M单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TL联合ADM组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结论PTL可能通过抑制NF-κBp65蛋白表达,增强ADM抑制Jurkat细胞增殖能力,促进其凋亡。

  • 标签: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白菊内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核因子ΚB P65
  • 简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acutemyeloidleukemia,AML),发病率为AML的10%~15%;临床表现为严重而广泛的出血,常导致早期死亡[1]。当一次咯血量大于100mL或500mL/24h时,称为大咯血。大咯血严重危及生命,死亡主要是为窒息及休克。2012年7月本科室收治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并发肺部大咯血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肺部CT显示病灶基本消失,外周血象正常,骨髓完全缓解,现将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咯血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