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少年儿童生理特点的原因,对很多传染病易感,学校又是人群密集的场所,极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为了切实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发挥疾控机构的职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幼儿园一起流感爆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总结幼托机构流感防控经验。方法对此次幼儿园流感暴发疫情的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部分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PCR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7年4月19日—4月29日该幼儿园共报告26例流感样病例,罹患率为7.47%;病例均为幼托儿童,采集其中10例患者咽拭子标本,经检测6份H3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确定此次流感疫情为H3流感爆发;加强幼托机构晨午检、缺勤制度,早发现隔离病例,消毒和取消集体活动等是防控流感疫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流感 H3 爆发 调查
  • 简介:摘要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及早发现鼠疫疫情,可为疫情处置赢得最佳时间,作用重大,分析发现,在鼠疫疫情处理中,滞后的健康教育及低信息时效性可严重影响疫情有效控制,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鼠疫健康教育对疫情发现及处理的影响。

  • 标签: 健康教育 鼠疫 发现 处置
  • 简介:目的评估黄热病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以及输入我国后进一步发生本地传播的风险。方法在资料综述、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进行定性评估。结果黄热病疫情存在由尼日利亚输入我国的风险,由刚果(金)、刚果(布)、利比里亚输入我国的风险较低。结论黄热病输入后在部分伊蚊密度较高的地区存在进一步传播或流行的风险。

  • 标签: 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 黄热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江阴市儿童水痘的流行特征和免疫接种情况,为水痘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江阴市2015年—2017年14岁以下儿童水痘报告病例和免疫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7年江阴市共报告儿童水痘病例219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20.93/10万。发病年龄以4岁~9岁为主,职业主要是学生和幼托儿童。发病高峰集中在5月—6月和11月—12月,占全部病例的58.44%。调查1岁以上免疫史明确儿童1560人,898人(57.56%)接种过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儿童的平均发病年龄为7.23岁,晚于未接种疫苗儿童5.86岁。疫苗接种至发病平均间隔5.79年,接种3年后水痘突破性病例所占比例明显升高。结论江阴市水痘发病仍以低年龄组为主,学生和幼托儿童是高发人群,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尽快落实专项资金,按照无锡市水痘疫苗接种方案的要求免费开展适龄儿童两剂次水痘疫苗接种工作。

  • 标签: 儿童 水痘 流行特征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攀枝花市某学校水痘疫情开展调查分析,为科学防控水痘疫情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校水痘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此次疫情共发病24例,罹患率0.56%,发病年龄集中在12-13岁,疫苗接种史100%,主要集中在该校7年级,病例发生存在班级、宿舍聚集性。结论此次水痘疫情为一起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到位,病例局限在该校7年级班级。主要危险因素为隐性感染者。学校、疾控部门要加强配合,提升水痘防控效果。

  • 标签: 水痘 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2017年12月12日,甘肃省肃北县发生一起人间鼠疫疫情,死者系肃北县盐池湾乡南宁郭勒村一牧户放牧雇工,常年在该牧主牧场从事放牧工作。患者于2017年12月11日上午自觉发烧、右侧身体不适,要求就医,当日傍晚由其牧主人送县医院就医,经抢救无效,于次日下午3时许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经国家、省、市专家诊断为“腺鼠疫继发败血症性鼠疫”。

  • 标签: 鼠疫 疫情分析 处置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更加频繁,输入型疾病的发生率有所提高。以安溪为例,自1999年来没有本土病例的发生,而由于安溪的近年来经济交流密度的提高,输入型疟疾仍有发生,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对本地经济和健康水平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必须重视输入型疟疾的预防和控制。由于经济交流方式多样,流通频繁,因此给疟疾的防控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对于输入型疟疾的控制主要有加强组织管理、强化技术培训、普及抗疟知识、提高联防能力四个方面。本文对新形势下对输入型疟疾进行防控分析,旨在为疟疾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思路。

  • 标签: 新形势 疟疾 防控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内江市2011—2017年麻风病疫情情况。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法对内江市2011年—2017年这7年内的麻风病疫情的监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全国麻风病管理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内江市2011—2017年麻风病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1—2017年全市共报告新发麻风病患者5例,其中东兴区3例,市中区1例,资中县1例,威远县、隆昌市无新复发病例;病例时间分布无明显季节性。5例患者均为男性,汉族4例,藏族1例;年龄分布30~39岁1例,40~49岁1例,50~59岁1例,60~69岁1例,70~79岁1例;4例农民,1例其他职业;文化程度1例大学、3例小学、1例文盲。患者均为新发病例,多菌型4例,占80%,少菌型1例,占20%,其中LL2例、BL2例、I1例。门诊就诊方式5例,占100%。5例患者就诊时无畸残1例,占20%,Ⅱ级畸残4例,占80%。从病人发病到确诊,5例患者病期从9个月到102个月不等,其中2年内1例,占20%,2~5年2例,占40%,大于5年2例,占40%。结论内江市的麻风病疫情监测情况呈现逐年改善的趋势,但是在疫情监测以及防治的过程中仍然出现很多问题,需要相关人员根据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使麻风病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程度降低因病致残致畸率。

  • 标签: 内江市 2011&mdash 2017年 麻风病 疫情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普洱市猩红热的流行特征,科学防控猩红热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2013—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普洱市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全市共报告猩红热581例,以7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比1.361,全年均有散发病例,发病以4~6月最多。结论近年来普洱市猩红热报告发病数逐年增多,以每年的4~6月居多,托幼儿童人群为主。

  • 标签: 猩红热 流行特征 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和评价内江市疟疾防治技术措施和实施效果。方法收集内江市及所辖县(市、区)1950~2016年疟疾防治资料,根据疟疾流行和防治情况划分流行阶段,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评价防治措施的有效性。结果内江市自2006年岳未再发现本地疟疾病例。“两根治一预防、防蚊灭蚊并重”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1961~1964年、1975~1977年两次疟疾大流行,发病率显著降低;1983年岳采取以防治传染源为主和以防制传疟媒介和消灭传染源并重方案,巩固了防治成效;至1991年始,连续14年进入基本消灭期且呈持续下降态势,2005年以岳采取定点清除传染源和以“1—3—7”策略为中心的防治措施,自2006年岳未再发生本地疟疾病例。结论内江市在不同时期采取针对性的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标签: 疟疾 疫情 措施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江市东兴区的手足口病疫情状况。方法对内江市东兴区疾控中心2017年1月—2018年6月的手足口病疫情调查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2018年1—3月、4—6月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较去年同期均上升;手足口病患者的发病地区中街道患者较多;夏季是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手足口病患者男女比为1.231;年龄5岁以下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幼托儿童手足口病发生状况逐渐攀升。结论内江市东兴区的手足口病在夏季及幼托儿童中发病状况攀升,需加强防控。

  • 标签: 手足口病 疫情 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分析洞口县艾滋病流行情况,为探讨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洞口县2004-2017年间报告的HIV/AID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7年累计报告HIV/AIDS169例,其中艾滋病人8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0例,死亡53例,169例病例中,男性126例,女性43例,男女性别比2.931。病例主要来源于去外省务工人员,自愿咨询检测人群及医疗机构住院病人检测人群。经性传播占93.50%,经血液传播占3%,经母婴传播占1.2%,不详途径传播占2.4%。结论2011年以来洞口县艾滋病疫情流行速度明显增快,但疫情仍处于低流行态势,且已向一般人群扩散,个别乡镇疫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性传播为主,引起流行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加强病人管理及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监测与干预工作力度。

  • 标签: HIV/AIDS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青州市艾滋病疫情的调查和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深度访谈,分析青州市艾滋病疫情的分布和艾滋病患者生存现状,从而探讨出青州市艾滋病疫情有效的防制办法和改善艾滋病患者生活状态的策略。方法(1)定性访谈法对青州市艾滋病疫情进行现场调研,全面了解青州市艾滋病疫情现状。(2)描述性统计分析法使用Excel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青州市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时间、空间、人群的三间分布分析。结果通过对青州市艾滋病疫情进行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人群分布的分析,发现青州市艾滋病患者中有60%以上的人是由于配偶间传播而感染艾滋病的。这是青州市艾滋病疫情如此严峻的最大原因。结论(1)外籍媳妇是青州市艾滋病疫情如此严峻最重要的原因;(2)通过破解性别失衡,加强外籍媳妇艾滋病筛查工作,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等方式来减少外籍患病妇女传播艾滋病;关键词青州市艾滋病疫情;艾滋病患者;生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一起小学水痘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防控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6年9月5日到11月13日共发生水痘病例97例,罹患率3.65%,共出现4次发病高峰,18.56%的病例为中度、重度出疹,79.38%的病例有水痘疫苗免疫史,疫情网络直报率仅17.53%。结论加强学校和医疗机构水痘病例的监测与预警,早期规范处置疫情,首剂水痘疫苗基础免疫后3~5年进行加强接种,是减少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发生的几个关键性措施。

  • 标签: 水痘 暴发 流行病学 接种
  • 简介:目的了解安庆市2005~2017年血吸虫病发病情况,分析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强度。方法收集血吸虫病病情、螺情相关资料,分析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特点。结果全市人群血吸虫感染率2005~2017年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6447.217,P<0.001);全市血吸虫病人数由2005年9082人下降到2017年1704人,下降了81.24%;全市已连续7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病例;近两年未查出阳性耕牛。2017年钉螺面积6464.11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了6.98%;全市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未查出阳性钉螺;全市钉螺密度和阳性钉螺密度逐年下降,2017年钉螺密度和阳性钉螺密度分别是0.13只/0.1m^2、0.00只/0.1m^2较2005年0.84只/0.1m^2、0.00316只/0.1m^2下降了84.66%、100%。结论安庆市通过血吸虫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已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但钉螺存在扩散的风险。

  • 标签: 血吸虫病 流行强度 钉螺 地方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小学生流感暴发疫情的原因、特点,为今后学校流感防控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调查。结果整个疫情持续16d,疫情波及4个班级,共发病20例,罹患率2.18%,实验室检测为H1NI流感病毒。结论本起疫情是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首例病例发病后未及时隔离和治疗,学生之间直接接触频繁,流感疫苗接种史无该起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流感 H1N1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吸虫病防控技术与示范II疫情纵向防治策略。方法示范区域封洲轮牧、改水改厕,健康教育,组织开展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和问卷调查,对防控效果与疫情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持续3年血吸虫病防控技术和疫情纵向防治使示范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从3.5%下降至0.8%,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下降至0,洲滩螺情检查也未见阳性钉螺。结论封洲轮牧、改水改厕以及健康教育等防控技术集成和疫情纵向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血吸虫病,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血吸虫病 防控技术 疫情纵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