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洗必泰碘络合(本实验室自备)属碘伏类,该剂对细菌繁殖体与芽胞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并可在较短时间内灭活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是一种极有使用价值的消毒剂。为了解其毒性并对使用的安全性做出评价,我们进行了有关试验,现报告如下:1方法1.1急性毒性试验将雌雄各10只昆明种小白鼠(18~20g),禁食16h后,按每组5只随机分成4

  • 标签: 洗必泰碘络合物 毒性测定 后勤部 南京军区 眼刺激试验 消毒剂
  • 简介:利用在氨性缓冲溶液中Zn^2+能与SCN^-和邻苯二酚紫形成三元络合,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锌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本法操作简单,选择性好,精密度高。锌浓度在0~2.0g(50ml)时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是A=0.002+0.0836C(g/50m1),相关系数是r=0.9938,检出限为0.05g/ml,用于水中微量锌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光度法 三元络合物 邻苯二酚紫 锌.
  • 简介:据ClarkeTA2011年6月7日[ProcNatlAcadSciUSA,2011,108(23):9384-9389]报道,英美科学家首次精确地展示了细菌中运送电荷的细胞内蛋白质分子结构,详细揭示了细菌如何将电子由细胞内推到细胞外的"细枝末节",

  • 标签: 细菌 电荷 细胞内蛋白质 转运 英美科学家 分子结构
  • 简介:转移扩散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首要原因,单纯从大体病理学水平评估胃癌淋巴结、腹膜转移已成为限制其研究进展的主要瓶颈问题.胃癌转移是多基因、多步骤、多阶段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包括癌细胞在原发部位经过粘附与去粘附的交替作用,破坏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完整性,而后脱离原发灶,通过侵犯脉管壁、浆膜面等到达继发部位,经过粘附、增殖、侵袭等最终形成转移灶.参与这一过程的诸多信号通路和基因网络都可能成为候选的胃癌转移相关分子标志.因此,探索胃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寻找转移高危个体预测和转移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进而有针对性地探索相应的防治靶点,确立新的干预策略对提高胃癌的疗效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标签: 分子标志物 标志物研究进展 相关分子
  • 简介:摘要:肿瘤转移和复发一直是多种恶性肿瘤治疗的难点和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肿瘤标志作为一种生物学标记,在肿瘤转移和复发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肿瘤标志可以在早期发现肿瘤转移和复发,提供更准确的预后评估。通过监测肿瘤标志的变化,可以对肿瘤转移和复发进行动态追踪,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肿瘤转移 复发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眼底疾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经检查证实为眼底疾病的患者30例36只眼,随机将36例眼出血性疾病患者分成卵磷脂络合碘组18例和益脉康组18例,两组患者患者分别服用卵磷脂络合碘和益脉康片,连续服用30d。结果67.4%的患眼底出血减少或完全消退,84.6%的患眼视力提高。无1例放弃治疗和观察。结论卵磷脂络合碘能有效促进眼底疾病的吸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卵磷脂络合碘 眼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术前对胃癌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较高的分子标志的临床预后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术前胃镜活组织检查证实为胃癌并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5例,有淋巴结转移34例,无淋巴结转移5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巨噬细胞加帽蛋白G(CapG)、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同源盒基因转录因子1(Prox-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胃癌术前病理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标志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ROC曲线比较不同标志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不同标志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组CapG、TrkB、Prox-1、MMP-2、VEGF-C和VEGFR3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85.3%(29/34)比35.3%(18/51)、76.5%(26/34)比29.4%(15/51)、67.6%(23/34)比11.8%(6/51)、64.7%(22/34)比33.3%(17/51)、61.8%(21/34)比29.4%(15/51)、52.9%(18/34)比23.5%(12/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631、18.093、28.342、8.086、8.746、7.727,P均<0.01)。CapG、Prox-1、TrkB、MMP-2、VEGF-C、VEGFR3预测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的AUC值(95%CI)分别为0.787(0.687~0.880)、0.772(0.656~0.860)、0.761(0.661~0.883)、0.724(0.618~0.830)、0.687(0.571~0.803)、0.583(0.452~0.715),其中CapG、Prox-1和TrkB的AUC值相对较高。CapG、Prox-1表达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相关(χ2=4.792、13.664、4.204、19.948,P均<0.05),TrkB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有关(χ2=12.036,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apG、TrkB、Prox-1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分别为70.2%(33/47)比94.7%(36/38)、70.7%(29/41)比90.9%(40/44)、69.0%(20/29)比87.5%(49/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820、4.909、4.683,P均<0.05)。结论CapG、TrkB和Prox-1是对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相对较高的分子标志,均与胃癌的进展和不良预后有关。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转移 分子标志物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肺癌是当今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脑转移是导致高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原因。精准诊断脑转移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分子检测敏感度高,在肺癌脑转移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而生物标志的探索也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原发灶、转移灶、外周血和脑脊液分别阐述与肺癌脑转移发生相关的生物标志研究进展,其中脑脊液中生物标志检测可能是未来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检测方式,为今后开展有关肺癌脑转移多组学诊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肺癌 脑转移 生物标志物 分子检测
  • 简介:<正>目的:评价骨转换标志在检测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中的诊断准确性,并评价这些标志作为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率指标的价值。方法:检测222名患者血清中总碱性磷酸酶、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1CT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58人有骨转移,57例为T2MO期前列腺癌,55例为T3MO期,52例患者无前列腺癌)。应用多元逐步逻辑回归分析来确定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独立性指标,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来分析研究血清标志水平与其骨转移之间的相关性,依据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来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疾病相关生存率。

  • 标签: 前列腺癌 骨转移 标志物 骨转换 血清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CT联合肿瘤标志检测诊断老年肺癌骨转移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和60例老年肺癌未发生骨转移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分别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另选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参与临床研究,分析比对三组患者的ECT和肿瘤标志检测结果。结果分析可知,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的CEA、CYFRA21-1、NS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转移组患者的CEA、CYFRA21-1、NS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骨显像阳性率,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未转移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ECT联合肿瘤标志检测诊断老年肺癌骨转移具有显著效果,指标明显,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 标签: 老年肺癌 骨转移 ECT 肿瘤标志物 检测诊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血中骨转移相关肿瘤标志,为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PBS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大鼠左后肢胫骨平台下分别注射PBS溶液和人肺腺癌A549细胞.造模后第15天进行影像学测定并取材,评估骨质缺损程度,HE染色观察肿瘤形态,并通过检验学指标评估骨破坏程度.结果观察组大鼠体质量逐渐下降,对照组大鼠体重均缓慢增加.2周时观察组大鼠左后肢的活动功能已开始受到影响.显微CT和病理染色显示观察组大鼠胫骨平台破坏严重,呈明显的溶骨性表现,而PBS组大鼠未见骨结构改变.与PBS组相比,观察组大鼠血中BGP、ET-1、PGE2含量明显升高(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人肺腺癌A549细胞接种于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SD大鼠体内建立肺癌骨转移模型,同时检测血中BGP、ET-1、PGE2含量变化,为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提供支持.关键词骨转移瘤;非小细胞肺癌;模型/大鼠;肿瘤标志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9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术前肿瘤标志检测对ICC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ICC(肝内胆管细胞癌)7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43例无淋巴结转移,将其看作无淋巴结转移组;29例有淋巴结转移,将其看作有淋巴结转移组。术前,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肿瘤标志检测。结果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血清CA211和CA125、CA19-9和CA242和有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相比(P<0.05);两组血清SCC和AFP、NSE和CA153、CEA和CA724对比,组间数据对比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血清CA211和CA125、CA19-9和CA242在ICC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淋巴结转移 ICC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灌洗液中肿瘤标记对肿瘤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取开腹后即刻腹腔灌洗液300 ml进行传统细胞学(PLC)检测,其中134例患者进行了腹腔灌洗液肿瘤标记(pTM)检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明确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绘制pTM ROC曲线确定最佳cutoff值;采用配对资料χ2检验比较PLC和pTM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本组结直肠癌患者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学阳性率为12.3%(28/227)。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5岁,肿瘤T分期为T3+、淋巴结转移、分化类型为黏液腺癌以及血清CA125、血清CA19-9升高均与肿瘤腹膜转移有关(均P<0.05)。结直肠癌患者腹膜转移pTM最佳cutoff值:pCEA 17.095 ng/dl,灵敏度58.3%,特异度93.9%;pCA19-9 4.515 U/ml,灵敏度83.3%,特异度80.0%;pCA125 303.2 U/ml,灵敏度58.3%,特异度95.7%;pCA-724 3.01U/ml,灵敏度66.7%,特异度95.7%。结直肠癌患者腹膜微转移pTM最佳cutoff值:pCA19-9 3.43 U/ml,灵敏度100%,特异度72.2%。pCA19-9阳性率为29.85%,高于P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 P<0.05)。结论结直肠癌腹膜转移与患者的年龄、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类型以及血清CA125、CA19-9升高均有关;pTM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具有诊断价值,其中pCA19-9诊断价值最高。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腹膜 肿瘤转移 腹腔冲洗 肿瘤标记,生物学
  • 简介:【摘要】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生物标志对患者术前淋巴结转移诊断提供参考价值,筛选具有高死亡风险的患者,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措施。基于此,本文主要综述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身无标志的研究进展,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提供有利的参考价值,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转移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络合碘联合药物治疗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念珠菌性阴道炎100例,滴虫性阴道炎60例,细菌性阴道炎40例,分别予络合碘阴道擦洗后阴道放置药物针对性治疗后,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及阴道分泌涂片观察评价疗效。结果络合碘阴道擦洗联合药物治疗常见的三种阴道炎疗效明显,尤其治疗念珠菌感染。结论使用碘伏效联合阴道放药物性gwai治疗阴道炎,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同可避免口服其他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玻璃体混浊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诊的180例眼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实施氨碘肽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卵磷脂络合碘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视力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视力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例,92.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例,81.11%,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对玻璃体混浊患者予以卵磷脂络合碘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更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卵磷脂络合碘 玻璃体混浊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糖类抗原 125对胃癌腹膜转移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 70例胃癌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腹膜转移分为腹膜转移组 20例,无腹膜转移组 50例,对比两组相关检查结果。结果:腹膜转移组 CA125水平高于无腹膜转移组( P< 0.05),两组 CA72-4、 CA199、 CEA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腹膜转移组 CA125阳性率高于非腹膜转移组( P< 0.05),两组 CA72-4、 CA199、 CEA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糖类抗原 125对胃癌腹膜转移诊断价值显著,有利于为腹膜转移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术前 血清肿瘤标志物 糖类抗原 125 胃癌腹膜转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身骨显像与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对 NSCLC骨转移诊断。 方法 选择2015年 ~2016年来我院医治 200例 NSCLC骨转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用全身骨显像诊断,研究组选用全身骨显像与肿瘤标志联合,查看诊断效果。 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水平、灵敏度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选用研究组的方案进行诊断可以提高诊断效果,较为适合NSCLC骨转移,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骨转移的检出率,可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全身骨显像 血清肿瘤标志物 非小细胞肺癌 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