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的HbA2值在各类型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人群中的分布情况,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并寻找最佳的截断值。方法对11 122例毛细管电泳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HbA2在各组人群中的分布,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多重对比和多组间两两成对比较;通过参数评估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筛查性能;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HbA2的最佳截断值。结果HbA2中位数在各组的分布情况多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成对比较中,除β地贫与αβ复合型地贫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外,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2对β地贫的诊断效率明显优于α地贫。HbA2在α、β地贫中的最佳cut-off值分别为2.55%和3.35%。结论HbA2值在α、β地贫和阴性对照组中分布情况存在明显差异,适用于地贫筛查,尤其对β地贫的筛查效率较高。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毛细管电泳 基因诊断
  • 简介:摘要:毛细管电泳技术临床应用广泛,尤其是分析体内药物,具有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样品进样量少等优点。本研究重点分析毛细管点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药物分析 毛细血管电泳技术 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常规联合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对妊娠妇女地中海贫血的筛查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我 院 2019 年 1月— 2019年 12 月门诊 妊娠妇女地中海贫血患者共 100 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血常规检查,观察组采用血常规联合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筛查,观察两组的检测效果与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 90.91%,对照组的满意度为 66.67%,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指数为( 89.23±1.65),( ,68.15±2.36),( 12.15±1.21),对照组的指数为( 96.25±6.84),( 80.47±4.22),( 10.12±1.56),观察组的血红蛋白与平均红细胞容积的指数低于对照组,平均红细胞分布 宽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血常规联合毛细管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对妊娠妇女地中海贫血的筛查意义更高,具有临床运用的价值。

  • 标签: 血常规 电泳检测 妊娠妇女 地中海贫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管理过程中给予精细化管理的临床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 方法 抽取我院 156 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将其按照双盲法分为精细化组和常规组,各组分别为 78 例患者。精细化组行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患者的有关资料,并且比较精细化组和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 结果 精细化组的护理满意度 75 例明显高于常规组,精细化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 P < 0.05 )。 结论 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行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护理管理 精细化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精细管理工程在老年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 10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2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3.85% ,低于对照组的 23.08% ,有显著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 96.15% ,高于对照组的 73.08% ,有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老年病房管理中,开展精细管理工程,通过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精细管理工程 精细化管理 老年患者 病房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31例大肠息肉案例为对象,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案例实施的是切术进行治疗,治疗后总结结果。结果:分析和对比具体的治疗结果,其中31例患者中,显效和有效的案例分别是27例和2例,总有效率是93.5%。对31例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分析,其中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1例患者出现轻微腹胀,发生几率是6.4%。分析和对比所有案例术前和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术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是73.25±0.14分,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前,治疗后的评分比较高。结论:对于大肠息肉的患者实施内镜下切术治疗,整体上有重要的作用,该手术安全可行,降低并发症的几率,可借鉴和实施。

  • 标签: 内镜下 电凝电切术 大肠息肉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 HPLC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头孢美唑中残留溶剂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头孢美唑作为研究药物,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 HPLC法,检测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以及苯甲醚等多种有机溶剂的残留情况。结果: 经过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查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苯甲醚的残留率为 0.1%、 0.08%、 0.07%、 0.003%,未检出二氯甲烷。结论:在头孢美唑的合成工艺中,毛细管气相色谱和 HPLC法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加强药物生产的质量监督、管理,将各类残留溶剂含量控制在限定的范围。

  • 标签: 毛细管气相色谱 HPLC法检测 头孢美唑 残留溶剂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对胃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在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期间收治的 123例胃息肉患者,其中,纳入的男性患者 47例,女性患者 76例,年龄范围 21~ 66岁,平均( 43.6±4.5)岁,均采取内镜下高频切除治疗,对其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复发率及术前术后血清 G-17、 PG水平等。结果 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20.51±3.15) min、术中出血量( 7.08±2.62) mL;该组 123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6.50%( 8/123)、复发率为 3.25%( 4/123) ;术后患者的 G-17水平( 8.25±1.14) pg/mL、 PGI( 71.8±10.62) μg/L、 PGR( 6.99±0.63)、 PGII( 15.57±2.44) μg/L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848、 1.992、 1.092、 1.245, P>0.05)。结论 对胃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好,不影响患者的血清 G-17(胃泌素 17)、 PG(胃蛋白酶原)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 胃息肉 ;内镜 ;高频切除 ;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ic high-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polyps, and to provide a reliabl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linical. Methods A total of 123 patients with gastric polyp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enrolled. Among them, 47 were male and 76 were female, with an age range of 21-66 years, mean ( 43.6±4.5) years old. Endoscopic high-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and the clinical resul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complications, recurrence rate and serum G-17 and PG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is group ( 20.51±3.15) mi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 7.08±2.62) mL;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is group of 123 patients6.50%( 8/123), recurrence rate 3.25%( 4/123) ;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G-17 levels ( 8.25±1.14) pg/mL, PGI ( 71.8±10.62) μg/L, PGR ( 6.99±0.63), PGII ( 15.57±2.44) μg/L,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lly different from preoperativ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t=1.848, 1.992, 1.092, 1.245, P>0.05) .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ic high-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polyps is good and safe. It does not affect the serum levels of G-17 ( gastrin 17) and PG ( pepsinogen), 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Key words] Gastric polyps; Endoscopy; High 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resection; Clinical effect    胃息肉主要是病變发生在胃黏膜上皮的疾病,其中,胃窦和胃底为患者高发的部位,且 80%的患者均为单发息肉。胃息肉多和损伤、感染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在早期患者症状不明显,当患者出现消化不良、厌食、腹痛、出血等症状时,部分患者在体检过程中发现 [1]。胃息肉的发生可能引起消化道梗阻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恶性肿瘤,一旦内镜下发现,应及时切除。在临床上,内镜下高频切除和 ESD(粘膜下剥离术)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方式,不仅可完全切除,同时安全性好,其中高频切术简单方便、经济,适合基层医院采用,为进一步探析对胃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该文将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期间收治的 123例胃息肉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管理方面选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探讨。方法 选择 2017 年 5 月至 19 年 2 月这一时间段内入住风湿免疫科就诊的 90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患一平均分配的方式组成两个观察小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对于对照组的组员,只是进行常规性的护理管理,二针对研究组组员,则是除了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同时给予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研究期间,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差错的出现频率和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中有 35 人给出了超过 75 分的满意度评分,综合为 77.8% 的护理满意度,而研究组中有 42 人给出了超过 75 分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超出对照组 15% 左右,由此可见两组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差别,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41 , P=0.033<0.05 )。结论 两者相比,精细化管理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的提高,极具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精细管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管理 应用探讨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高频单极刀全程凝模式切除扁桃体的治疗效果。方法 106例需实施扁桃体切除术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 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扁桃体切除术, 观察组实施高频单极刀全程凝模式切除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伪膜形成时间、伪膜完全脱落时间分别为( 0.8±0.2) ml、( 15.3±4.8) h、( 10.5±2.5) 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 25.1±2.5) ml、( 25.2±5.1) h、( 13.4±1.6)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66%,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20.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需实施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实施高频单极刀全程凝模式, 可以减少手术中出血量, 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频单极刀 ;全程凝模式 ;扁桃体切除术 ;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monopole electrotome on tonsillectomy. Methods 106 patients with tonsill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onsillectom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gh-frequency monopole electrocoagulation.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seudomembranous formation time and pseudomembrane complete detachment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0.8 ± 0.2) ml, (15.3 ± 4.8) h, (10.5 ± 2.5) d,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25.1 ± 2.5) ml, (25.2 ± 5.1) H and (13.4 ± 1.6) d,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6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0.75%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frequency monopole electrocoagulation mode in patients with tonsillectomy can reduc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accelera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和观察刺激小脑治疗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10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综合性治疗,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 A组 50例,对照 B组 50例,两组患者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 A组用脑仿生刺激仪进行刺激小脑顶核疗法,治疗 10d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观察 A组接受电刺激者疗效优于对照 B组。结论:脑仿生刺激仪对脑供血不足治疗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脑供血不足;刺激;小脑顶核;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observe the effect of cerebel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cerebral blood supply insufficiency.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blood supply insufficienc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50 cases in group A and 50 cases in group B.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cerebellar fastigial nucleus with EEG bionic electrical stimulator. 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group A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group B. Conclusion: EEG bionic electrical stimulator can promote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sufficiency.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镜下高频切术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接收的胃肠息肉患者 128例,我们使用抛硬币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 64例,研究组使用胃肠镜下高频切术进行治疗,而参照组则是使用常规手术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量要明显少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则要明显低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胃肠镜下高频切术来治疗胃肠息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

  • 标签: 胃肠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胃肠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无痛胃镜下高频切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我院的胃息肉患者 80 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到院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的患者分为对照组,编号为双数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 措施。治疗 后,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2.5%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32.5% ,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85 %,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7.5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无痛胃镜下高频切术治疗胃息肉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的减少患者腹痛、腹胀、穿孔以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患者术后 胃息肉复发率,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 标签: 无痛胃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胃息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隔离肺静脉发生交互效应(当上肺静脉未能被隔离,在冷冻消融并隔离同侧下肺静脉的同时,上肺静脉也出现了隔离效应)的生理和肺静脉-左心房解剖特性,以期为更好地利用该技术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阜外医院首次行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共504例。选取首次180 s冷冻结束时未达到左上或右上肺静脉隔离的患者89例,其中35例发生了交互效应,纳入交互效应组,余5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交互效应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术中肺静脉电位变化情况、肺静脉冷冻消融时间和次数以及肺静脉-左心房的解剖特征。结果交互效应组中,33例(33/35,94.3%)患者左上肺静脉发生交互效应。交互效应组中所有患者在上肺静脉冷冻消融过程中均出现肺静脉电位延迟,而对照组有39例(39/54,72.2%)电位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发生交互效应的33例,其左上肺冷冻消融时间短于对照组[(281.1±103.1) s对(335.2±85.6) s,P<0.05],冷冻消融次数少于对照组[(1.85±0.86)次对(2.12±0.65)次,P<0.05]。交互效应组左侧上、下肺静脉间平均距离短于对照组[(6.12±1.19) mm对(7.63±1.39) mm,P<0.05],右侧上、下肺静脉间平均距离亦短于对照组[(6.25±0.21) mm对(8.44±1.58) mm,P<0.05];左侧上、下肺静脉间平均距离短于右侧上、下肺静脉间平均距离[(6.68±1.45) mm对(8.32±1.61) mm,P<0.05]。结论左侧肺静脉发生交互效应的比例明显高于右侧肺静脉,肺静脉电位延迟是发生交互效应的前提,上、下肺静脉较短的间距对于发生交互效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 肺静脉隔离 交互效应 解剖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7年 7月至 2018年 7月收治的 12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60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 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 PDCA管理与精细管理结合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遵医性。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入院第 1天遵医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前 1天与出院后 30天的遵医性明显要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光眼患者施行 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遵医性,该管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精细管理 青光眼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毛细管超速离心法在地中海贫血患者鉴定Rh血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49名反复输血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样本分别进行直接测定Rh血型和经毛细管超速离心法分离自身红细胞并鉴定Rh血型。对比前后检测结果,分析毛细管超速离心法在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分离自身红细胞的运用价值。结果反复输血的重度地中海贫血患者经毛细管超速离心技术分离鉴定Rh血型的成功率与输血间隔期呈正相关(r=0.844,P<0.01)。63.26%(31/49)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可以经过毛细管超速离心法分离自身红细胞并成功鉴定Rh血型。经分离鉴定成功的Rh分型结果比例分布为CCDee>CcDEe>ccDEE>CCDEE。结论毛细管超速离心分离自身红细胞有助于反复输血的地中海贫血患者Rh血型的鉴定,为其Rh配型输血,减少同型免疫反应提供基础。

  • 标签: 毛细管超速离心法 地中海贫血 Rh血型鉴定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仿生刺激仪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应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 180 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并平均分为三个治疗组分别是对照 1组、对照 2组和实验 组。每个治疗组 60 例都分别包含 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各 30例, 对照 1组的 60 例患者采用药物 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常规物理治疗 ;对照 2组的 60 例患者接受单纯 药物治疗;实验 组 60 例患者采用药物 治疗基础上结合 脑仿生刺激仪治疗。在治疗一个月 后对所有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分,比较三个治疗组的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 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损伤。 结果:治疗后评价 180 例患者的 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实验 组患者治疗整体有效率98.94%,对照 1组患者治疗整体有效率 94.98%,对照 2组患者治疗整体有效率 92.74%, 实验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 三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实验 组相比对照组的生活质量SS-QOL专用量表评分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 组的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损伤 NIHSS评分 均 低于 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脑仿生刺激仪对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加速修复脑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实验对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仿生刺激仪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160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并随机分成药物治疗组和药物联合脑仿生刺激治疗组,每组80例均分别包含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各40例,药物治疗组的80例患者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药物联合脑仿生刺激治疗组80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脑仿生刺激仪治疗。在治疗三个月后对所有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康复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损伤。结果:治疗后评价160例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药物联合脑仿生刺激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药物联合脑仿生刺激治疗组治疗后相比药物治疗组的生活质量SS-QOL专用量表评分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