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一门融入了多种学科内容的应用学科,并且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医学检验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医学人才。所以,校企合作的实践教育基地就是培养复合人才最有效的一种途径。实习实训基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对于推动医学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校企合作模式下对于复合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进行的探析,希望能够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 标签: 校企合作 医学检验 复合型人才
  • 简介:摘要久泄的基本病机为湿热相搏,郁大肠,大肠传化失职,清浊不分,下而为泄,因泻致虚,因虚易泻,经久不愈。本病典型临床表现为排出臭味稀黄便、不成形,泄后仍腹痛,而在炎夏酷暑或"应寒反温"气候条件下,多伴有口糜泻发生,治疗应抓主证、顾兼证,斟酌用药,以防生变。

  • 标签: 泄泻 久泄 热郁 口糜泄 因时而治 经验心得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州北部地区αβ复合地中海贫血人群基因突变类型和血液学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门诊、住院和体检的广州北部地区14 600例受检者,采用血常规联合血红蛋白电泳分析对受检者进行地中海贫血血液学筛查,对于初筛阳性者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式反应(Gap-PCR)+导流杂交法检测常见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对于少见则采用三联体电泳或基因测序法进一步检测,在αβ复合地中海贫血组(n=254)患者中选择临床表现为β-地中海贫血的患者(n=250),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的单纯β-地中海贫血组(n=250)进行血液学指标比较。结果在14 600例受检者中检测出254例αβ复合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群体发生率为1.74%(254/14 600);共检出41种αβ复合地中海贫血基因,以--SEA/αα复合βIVS-Ⅱ-654/βN最多(40例),其次是--SEA/αα复合βCD41-42/βN(32例),-α3.7/αα复合βCD41-42/βN(25例)居第三位;在254例αβ复合地中海贫血患者中,有250例患者表现为β-地中海贫血,对其红细胞(RBC)[(5.62±0.74) ×1012/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67.64±5.52)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1.68±1.73)pg]与单纯β-地中海贫血组[(6.10±0.85)×1012/L,(63.61±5.01)fl,( 20.49±1.89)pg]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6.14,-5.24;均P<0.01);而血红蛋白(HGB)[(121.52±14.67)g/L]和血红蛋白A2(HbA2)[(5.23±0.51)%]与单纯β-地中海贫血组[(124.42±15.20)g/L,(5.29±0.55)%]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0.79;均P>0.05)。结论广州北部地区αβ复合地中海贫血基因复杂多样,发病率高,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和多样性,缺乏特异性的血液学指标。血液学表型与基因检测结果不相符时,要考虑存在罕见地中海贫血的可能,αβ复合地中海贫血基因的确诊还需依靠分子诊断的方法。

  • 标签: 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血液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果酸联合百癣夏塔片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5月接诊的寻常痤疮患者 88例开展本次的研究,将其按照就诊顺序平均分配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 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果酸治疗,治疗组患者果酸联合百癣夏塔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为 97.72%、不良反应为 6.8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效率为 84.09%、不良反应为 4.54%,可见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有意义, P< 0.05,而不良反应对比无意义, P> 0.05。结论:对寻常痤疮病采用果酸联合百癣夏塔片的效果更理想,且增加药物后未见不良反应,证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补肾益气冲安胎汤辅助治疗肾虚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80例,中医辨证分均为肾虚,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补肾益气冲安胎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血清孕酮(P)、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激素诱导阻滞因子(PIBF)]水平,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淋巴免疫细胞,同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阴道出血、腰骶酸痛、出血时间、倦怠乏力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9.780,均P<0.05),但观察组下降均更为明显(t=11.655、10.864、8.898、11.910、17.415,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4,P<0.05)。治疗后两组P、E2、β-HCG、PIBF水平均显著升高(t≥5.507,均P<0.05),但观察组升高均更为明显(t=6.358、16.297、112.692、3.262,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NK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12.538、4.520,均P<0.05),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t=6.982,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69、1.594、1.292,均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补肾益气冲安胎汤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孕妇激素水平及免疫因子状态有关。

  • 标签: 流产,先兆 透皮贴剂 穴位 中草药 医学,中国传统 性腺激素类 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中西医结合对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采集我院收治的 62例风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适当的方法分为观察组 31例,对照组 31例。对照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方结合枸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两组均将十天定位一个疗程,在治疗三个疗程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 96.77%与 83.8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都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中药方结合枸地氯雷他定对于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没有不良反应,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意义深远。

  • 标签: 中西医 风热型慢性荨麻疹 诊疗观察
  • 简介:摘要 总结了 1例 劳力射病 合并重度ARDS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 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保护)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以及心理护理。

  • 标签: 热射病( EHS ) 脑保护 ARDS 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討中西医结合治疗痰壅肺肺炎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82 例痰壅肺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 41 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宣白承气汤加减。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 P<0.05 ),联合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 -6 ( IL-6 )、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 P<0.05 ),且联合组治疗后的血清 IL-6 、 TNF-α 、 hs-CRP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痰壅肺肺炎可显著提高疗效,缓解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 关键词 ] 肺炎 ; 痰壅肺 ; 宣白承气汤 ; 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榆栀止血颗粒用于阴虚血经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阴虚血经量过多患者 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n=43)和对照组( n=43)。对照组给予口服氨甲环酸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榆栀止血颗粒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及中医症候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经期失血量 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经期失血量 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 88.37%,对照组为 6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榆栀止血颗粒治疗阴虚血经量过多及改善中医症候具有确切疗效。

  • 标签: 榆栀止血颗粒 阴虚血热型 经量过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痰郁肺肺胀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优势分析。方法:于病例时段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经纳入排除,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择取我院痰郁肺肺胀患者 78例为研究样本,设置分组对照组( 39例)、研究组( 39例),前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后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从治疗有效率、病症情况、肺功能指标及血气指标、不良反应法发生率等方面评估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 94.87%vs76.92%),差异显著, P<0.05;较治疗前 2组 FEV1、 FEV/FVC、 PaO2、 PaCO2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 FEV1、 FEV/FVC、 PaO2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高, PaCO2指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 P<0.05;研究组湿罗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对照组用时更短,每日排痰量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7.69%vs25.64%)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痰郁肺肺胀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及肺部功能恢复,临床疗效确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尽快康复。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痰热郁肺型肺胀 临床疗效 优势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清热凉血安宫汤治疗血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82 例血产后恶露不绝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41 ),一组采用益母草和头孢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清热凉血安宫汤治疗(研究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清热凉血安宫汤在血产后恶露不绝患者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缩短恶露结束时间,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清热凉血安宫汤 血热型 产后恶露不绝
  • 作者: 陈蓓 张森 田永安 刘欢飞 柳丹华 薛夏 李瑞君 胡欣欣 关景元 汤文学 许红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15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 450052,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精准医学中心 450052,郑州大学华大基因学院 450052;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准医学研究应用中心 450052,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精准医学中心 450052;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准医学研究应用中心 450052,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精准医学中心 45005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准医学研究应用中心 450052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一个综合征耳聋家系的致病基因及突变进行探究。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联合郑州大学相关机构对该家系进行了研究。该家系来自河南省濮阳市,2代4人,详细询问病史及家族史,绘制家系图。先证者及其妹患有先天性耳聋,其父母表型正常。对该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分析,包括影像学、听力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脑干诱发电位、耳声发射)、前庭功能检查及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视野、眼底检查、视觉诱发电位及视网膜电图)。靶向捕获129个耳聋相关基因的编码区域,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疑似致病突变,使用Sanger测序和minigene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该家系共2代4人,其中第二代2人(即2例患儿)均患有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有双眼视力下降、夜盲症、周边视野敏感度下降及部分视野缺损,前庭功能正常。2例患儿均携带CDH23(NM_022124.5)、c.6049G>A (p.Gly2017Ser)、c.9856C>G(p.His3286Asp)及c.8699A>G (p.Asp2900Gly),其中c.6049G>A及c.9856C>G遗传自表型正常的父亲,c.8699A>G遗传自表型正常的母亲。错义突变c.9856C>G及c.8699A>G在gnomAD数据库中未收录。错义突变c.6049G>A位于第46号外显子的最后一个碱基位置,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其可能影响剪切,minigene试验表明,该突变位点会造成第46号外显子的跳跃,导致其所表达的蛋白功能异常。通过文献检索,并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突变分类标准与指南,将c.6049G>A及c.8699A>G归类为致病/可能致病突变,c.9856C>G归类为临床意义未明突变。结论该病例是由CDH23剪切变异与错义变异复合杂合导致的Usher综合征1D(USH1D),CDH23的这种复合杂合形式会导致USH1D。

  • 标签: 基因 Usher综合征 CDH23 DFNB1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需行脊柱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情况、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运动、痛觉、触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加快行脊柱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脊柱骨折内固定术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胃积痤疮采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脾胃积痤疮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粉刺、炎性丘疹以及脓疱评分均较低,组间对比有差异(P

  • 标签: 痤疮 脾胃积热型痤疮 大黄黄连泻心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金化痰汤治疗痰郁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9月之间收治的60例痰郁肺CAP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根据病情对于退热、解痉、止咳以及抗感染等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这一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口服清金化痰汤。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等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结果显著(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腕踝针配合中药熨治疗气血瘀滞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 70例气血瘀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5例。对照组给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脱水减压药物治疗,同时予腕踝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熨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 33例,总有效率 94.29%;对照组总有效 30例,总有效率 85.7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 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研究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腕踝针配合中药熨治疗气血瘀滞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腕踝针 中药热熨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A肉毒毒素(BTX-A)复合罗哌卡因治疗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特发性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患者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10例。试验组采用BTX-A复合罗哌卡因治疗,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h、6 h、12 h、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疼痛程度,同时统计和比较疼痛发作频率及睡眠质量,进行疗效评价。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疼痛VAS评分在治疗后1 h、1个月分别为0.4 ± 0.5和2.8 ± 3.1,分别低于对照组(1.2 ± 1.0、5.1 ± 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 h=-2.191,P1 h= 0.047;t1个月=-2.155,P1个月= 0.045);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睡眠质量评分为7.8 ± 3.2,对照组为10.8 ± 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5,P= 0.028);试验组疼痛发作频率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均低于对照组,而在治疗后6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周=-2.900,P1周= 0.010;t1个月= -4.544,P1个月= 0.001;t3个月=-5.156,P3个月= 0.000;t6个月= 3.391,P6个月= 0.003)。结论BTX-A复合罗哌卡因可缓解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A型肉毒毒素 罗哌卡因 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棉无纺布外科敷料和医用纱布在外科腔洞伤口中的引流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18例外科腔洞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全棉无纺布外科敷料填充引流伤口,对照组给予医用纱布引流伤口。比较2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敷料引流作用、周围皮肤浸渍情况、吸液量、使用敷料数、纱线残留情况、换药时间和治疗费用情况。结果2组伤口愈合情况、周围皮肤浸渍情况、治疗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内纱线无残留率、吸液量中位数、使用敷料中位数、换药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00.0%(282/282)、5.43 g、14.00片、98.00 s,对照组分别为70.7%(208/294)、4.29 g、19.50片、152.00 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6.968, Z值为2.199、2.364、3.852,P<0.05或0.01)。结论全棉无纺布外科敷料使用时伤口内不残留纱线,同时吸液量更多、用到片数更少、换药时间更短,可以作为一种优于医用纱布的外科引流敷料。

  • 标签: 引流 腔洞型伤口 医用纱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静电纺复合生物材料与猪小肠黏膜下层补片修补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等3医院,单侧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172例,进行随机、单盲、对照、多中心试验。将患者随机分配至静电纺复合生物材料组(试验组)或猪小肠黏膜下层补片组(对照组),每组患者86例。患者均接受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tARB术)治疗,并在干预后1、3、6个月接受评估。主要评估指标是腹股沟疝术后复发;次要评估指标包括腹股沟疼痛、舒适感、血清肿、手术部位感染及生殖系统等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6个月,有3例丢失,其中2例(对照组)均失去随访,1例患者(试验组)在手术区域产生炎症(暂停)。随访期间,2组均未出现疝复发的病例,对照组和试验组出现了术后并发症患者,分别为5例(5/86,5.95%)和2例(2/86,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评分上2组间未出现显著差异。结论静电纺复合生物补片可以作为一种腹股沟疝补片的选择,具有复发率低、可吸收、远期舒适性好等特点,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静电纺复合生物材料 猪小肠黏膜下层 单侧原发性腹股沟疝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