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消毒湿与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病床扶手、床头柜、文件柜、医院病椅扶手8个作为研究设施,均分为观察组(消毒湿)和对照组(含氯消毒剂),比较两组的杀菌效果。结果:消毒后1、3、6、12、24 h,两组环境表面菌落数均低于消毒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消毒湿和含氯消毒剂可以对医院用品表面起到很好地杀菌消毒作用。但医用消毒湿具有耐用性好、腐蚀低等优点,符合环保理念。因此,消毒湿消毒表面时的首选消毒方法。

  • 标签: 消毒湿巾 含氯消毒剂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伽玛消毒湿对ICU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某院20张ICU病床分为A、B两组各10张,其中A组使用消毒剂净泡过的毛巾对床位进行清洁、消毒,B组则使用伽玛消毒湿。对比两种消毒方式消毒后1min、5min、1h、2h、6h时消毒合格率以及平均消毒费用。结果B组平均消毒费用0.250低于A组0.361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消毒后1min、5min均合格,B组消毒合格率于1h后高于A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ICU物体表面使用伽玛消毒湿消毒效果较好,且长期消毒率较高,但费用较高。

  • 标签: ICU 物体表明 消毒效果 伽玛消毒湿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湿和含氯消毒液对物体表面消毒效果对比观察。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物体表面检测标本120份资料进行分析,每份标本面积为100cm2,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份。对照组采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实验组采用消毒湿擦拭消毒,比较两组消毒效果。结果两组物体表面消毒后10min杀菌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消毒后10min以及消毒后30min杀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消毒后10min、消毒后20min以及消毒后30min消毒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物体表面采用消毒湿消毒效果理想,消毒可靠,更加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湿巾 含氯消毒液 物体表面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消毒湿在血透室院感控制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以本院正在使用的26台血液透析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26台血液透析机在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的表面擦拭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血液透析机常规含氯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给予研究组血液透析机消毒湿进行表面擦拭,观察并比较两种表面擦拭方法的擦拭效果,以此来评析消毒湿在血透室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结果通过观察分析后发现,两种表面擦拭方法在对血透机表面上的擦拭效果都能有效的将血液透析机上的细菌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血透机旁路接头表面的擦拭效果,研究组仪器的擦拭效果远远要优于对照组的,且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此外,从护理人员的依从性上来看,研究组也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即P<0.05。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可知,虽然常规含氯消毒液也能够对血液透析机进行有效擦拭,消毒湿对血透室院的感染控制所发挥的作用更显著。

  • 标签: 消毒湿巾 血透室 感染控制 作用
  • 简介:随身带着消毒湿,不仅能免去洗手的麻烦,还可以消毒。擦桌椅、擦手、甚至擦私处……,湿似乎变成了“万能”。然而,湿真的是万能的吗?

  • 标签: 消毒湿巾 保健知识 婴儿 个人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一次性消毒湿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 年1月到 2022 年1月期间的 60 例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取一次性消毒湿进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对照组采取含氯消毒液。结果:消毒后,两组患者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菌落计数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患者的菌落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一次性消毒湿巾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 高频接触物体表面 消毒
  • 简介:从青春期第一次月经来潮,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卫生成为女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品。关于这位月月见的好朋友,你了解吗?

  • 标签: 月经来潮 女性生活 青春期 卫生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湿化瓶的消毒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全院回收的60个湿化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干燥柜65℃干燥湿化瓶,对照组采用84消毒消毒后的干燥湿化瓶,比较两者的消毒效果。结果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和干燥柜干燥45分钟均无细菌生长,效果相同。结论用干燥柜进行干燥的同时也可达到消毒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氧气湿化瓶 84消毒液 干燥柜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湿包原因及有效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室发生湿包的1000个灭菌包进行分析,共分为研究和参照两组,每组共500个灭菌包,分析两组总湿包状况。结果:经过与研究组的总湿包率0.8%和对照组的总湿包率2.8%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湿包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湿包原因及有效对策。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室1000个灭菌包进行分析,共分为研究和对照两组,每组共500个灭菌包,分析两组总湿包状况。结果:经过与研究组的总湿包率0.8%和对照组的总湿包率2.8%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湿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室湿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的40000个灭菌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中的湿包进行进行调查,并分析其湿包的原因。结果456个湿包,所占比重为1.14%,该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包装因素、装载因素、环境因素、蒸汽饱和度因素、物品本身以及其他。结论因如包装、装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消毒供应室会出现湿包现象;对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如科学包装、科学装载,以控制湿包的发生,提升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湿包 原因
  • 简介:【摘要】为了预防医院内发生交叉感染,多种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与物品必须在发放使用之前采用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灭菌处理,应用高压蒸汽灭菌方式处理,其具备高效率、快捷性、环保性、安全可靠等优势的处理方式,但是在生产中存在湿包的风险,湿包发生后会导致灭菌效果显著下降。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综合生产水平,本文简要分析湿包管理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消化供应中心 湿包管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出现的湿包现象已经被列为严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湿包现象的具体概念、发生的概率,其次详细的对医院湿包现象的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针对湿包现象的出现和医院医疗器械的更新情况提出了相应管理制度如对器械、人员、环节质量的管理等,为了尽量减少湿包现象的发生及保证消毒灭菌的质量。

  • 标签: 湿包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湿包原因及有效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室发生湿包的1000个灭菌包进行分析,共分为研究和参照两组,每组共500个灭菌包,分析两组总湿包状况。结果:经过与研究组的总湿包率0.8%和对照组的总湿包率2.8%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消毒供应室发生湿包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有效的对策,加强对消毒供应室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以及个人素质培训,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手术操作水平,有效的降低了消毒供应室湿包的发生几率,具有显著的举措。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湿包 对策
  • 简介:摘要:湿包是指经过灭菌冷却后,肉眼可见水分、水滴等现象的灭菌包。湿包的产生不仅会浪费设备再加工的时间,还会增加灭菌成本。更严重的是,其潮湿的环境可成为微生物传播的通道,对灭菌包造成二次污染,造成医院感染隐患。因此,防止湿包已成为消毒供应中心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工作。但湿包产生的原因复杂,单纯的实证分析很难找出真正的原因,给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者带来了困扰。

  • 标签: 湿包 灭菌 消毒供应中心 循证实践 红外线测温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造成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后发生湿包的原因,降低重复灭菌率,保障临床医疗安全。方法随机调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2300个灭菌包裹,检查出了29个湿包,对导致湿包的原因进行统计。结果造成湿包的原因主要为干燥时间过短31.03%、包装及装载灭菌不规范27.59%、冷却方法错误24.14%、包裹灭菌前潮湿13.79%、灭菌物品被锅壁冷凝水沾染3.45%。结论供应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强包装、灭菌全程操作规范性,降低湿包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原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