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咨询中应用儿童气质测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儿童心理门诊咨询儿童10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儿童气质测评前相比,气质测评后儿童的各个气质维度均改善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儿童气质测评运用在心理咨询中,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儿童行为。

  • 标签: 心理咨询 儿童气质测评 临床价值
  • 简介:在生理学教学中,开展每周一次的练习测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网络在线练习测试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法,可有效督促学生自觉完成练习测试,同时减轻了教师的无效劳动强度。在教师布置作业的教学活动中,网络在线练习测试系统的选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题库、试卷和班级成为系统最常用、最实用的三个功能模块。

  • 标签: 考试 测评 生理学 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就职业卫生检测的内容作了相关探讨,概述了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的必要性,梳理了当前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作的改进措施及有效建议,旨在不断提升我国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护工人健康,进一步降低职业病发生几率。

  • 标签: 职业卫生检测 检测评价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摘要自我国实施《职业病防治法》以来,职业病防治工作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根据中央编办《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精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随着国家安监总局近年来相关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的出台,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工作也提出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原始记录存在的不足。在文献检索、专家访谈等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为建立程序化、规范化的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规范提供依据。

  • 标签: 检测评价 原始记录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认知功能的测评结果。方法2014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我院50名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人群,对照人群体检时进行MoCA测评,观察组出院时、出院以后1个月及6个月进行MoCA测评,并对各MoCA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照人群MoCA评分24~30,平均(28.11±1.03),得分<26分1例(2.00%。观察组患者出院时MoCA评分(25.33±2.12),得分<26分12例(24.00%);出院以后1个月MoCA评(26.34±1.34),得分<26分6例(12.00%);出院6个月MoCA评分(27.04±1.12),得分<26分4例(8.00%),随着时间的延长,MoCA评分上升,认知障碍发生率下降。观察组出院时及出院1月MoCA评分低于对照人群,认知障碍发生高于对照人群(P<0.05);出院6月出院时MoCA评分、认知障碍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出院以后一定时间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减退现象,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 中毒 认知功能 测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护士执业环境现状,为改善护士执业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对我院的7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执业环境总体得分为(73.57±20.11)分,其中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护士能够胜任护理工作,工作制度和流程完善,继续教育等方面得分较高;工作时长与强度,薪酬分配,工作能够得到社会认可,参与医院管理等方面得分较低。结论我院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总得分处于全国平均水平;职业暴露处理、工作胜任力、入职培训、继续教育等评分较高;护士薪酬分配制度及参与医院管理决策评分较低、护士工作得到社会认可、护士工作时长与强度有待改进。

  • 标签: 护士 执业环境 三级甲等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每组89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采取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根据评分的结果进行产后出血的防治,对照组产妇不进行评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以及产后的宫缩强度。结果在产后的1、5、9、12h等时间,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宫缩强度大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产后大出血率为3.4%,对照组产妇产后大出血率为13.5%,观察组产妇产后大出血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进而采取相关的方法进行预防,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现大出血的概率,提高产妇的宫缩强度,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 标签: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防治 应用
  • 简介:解读了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指标体系,介绍了上海市同仁医院对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工作的认识和前期测评准备工作的实践与体会,分析了测评工作对医院信息化、标准化改造的促进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医院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联合护理干预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82例产妇,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联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联合护理干预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方面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 护理干预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率
  • 简介:从分级管理背景、组织架构、政策保障、测评实践等方面,总结了深圳市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分级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模式,并对分级管理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思考。

  • 标签: 互联互通 标准化 分级管理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选取9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髋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并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 股骨头坏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的原则、技巧及方法

  • 标签: 心理护理 方法 原则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病房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夯实了基础护理,转变了护理理念。方法采用制订优质护理服务考核标准,把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权交给患者,让患者满意度成为评价护理工作的标尺,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服务能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说明在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优质的、多层次的服务,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以此推动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评价方法
  • 简介:摘要在烟草加工技术中,叶片加料机是叶片加工过程的关键设备,通过对烟片施加糖料,提高成品烟支的吃味和烟片的物理性能,满足制丝加工的工艺要求。然而,叶片加料机的热风循环系统对糖料的吸收造成很大的影响。减少热风系统带走的糖料,可以提高加料机的加料精度,获得更好的加料效果。

  • 标签: 加料机 加料精度 热风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常用的辅助用药的分类方式进行探索。方法;通过对现有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药学专著对辅助用药基本情况进行查询,归纳总结出更加行之有效的辅助用药的范围以及分类方法。结果通过查询以及总结,对辅助用药的定义和范围的分类有了一定的想法,可以初步将我院辅助用药分为十个种类,来进行药品的管理工作。结论辅助用药的范围以及辅助用药的分类方法都需要在实际的临床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使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

  • 标签: 辅助用药 药品分类 药品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各种量和单位除在无数值的叙述性文字和科普期刊中可使用中文符号外,均应使用量和单位的国际符号,如:天(日)用d,小时用h,分钟用min,秒用s。非物理量的单位(例如个、次、件、名等)用汉字表示。

  • 标签: 科普期刊 使用量 物理量
  • 简介: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标识,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个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期间以";"隔开。基金项目脚注格式,如"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 标签: 基金项目 标注 名称填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炮制方法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中药治疗患者中抽取210例,数表法分成三组A组(炮制前分档)、B组(水处理前分档)、C组(水处理及炮制前分档)各70例,统计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C组缓解率为97.1%(68/70),高于A组的80.0%(56/70)、B组的81.4%(57/70),统计有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70),低于A组的12.9%(9/70)、B组的11.4%(8/70),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中药材经由严格清洗、筛选、加热后再炮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结果,值得学习。

  • 标签: 中药 炮制方法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