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赖氨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与复方氨基比林退热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发热患儿为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赖氨匹林注射液(A组)、对乙酰氨基酚栓(B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C组),每组各60例。对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8.3%,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0%,结果对比,A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B组、C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匹林退热起效快、作用强、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小儿高热的首选药物。

  • 标签: 赖氨匹林 复方氨基比林 对乙酰氨基酚 发热
  • 简介:海洋如今有多少垃圾呢?如果有机会坐豪华游轮或远洋轮出游,你会发现在公海的洋面上时时飘来各种各样成堆的垃圾,主要是塑料垃圾。这些垃圾都是人类倾倒的,人类正在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将浩瀚的海洋变成巨大的垃圾场。据报道,一头鲸鱼在挪威索特拉岛的海岸沙滩搁浅,这头鲸鱼重约2吨,身长6米,是一头成年突吻鲸。这头鲸被发现时已经奄奄一息,有关人员救助无果,将其安乐死。解剖发现,鲸鱼腹中没有什么食物,但有约30只塑料袋。研究人员指出,这些未能被消化的塑料垃圾很可能是这头鲸鱼搁浅、死亡的原因。

  • 标签: 塑料袋 海洋 垃圾场 研究人员 鲸鱼 安乐死
  • 简介:目的分析冬虫夏草氨基酸成分药理作用。方法取中药研究院人工培育的冬虫夏草,常规预处理,取药粉。健康雄性清洁小鼠,7w龄,进行训练,取出与均值差异较大个体。取药粉,烘干,烘烤水解,预处理后以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检查,天冬氨酸、丝氨酸等含量在0.5%~3.5%之间。取运动能力无明显差异的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高、中、低剂量氨基组。除模型组外,其余均灌胃给药4w,每次0.4ml;空白对照组为生理盐水;模型组仅进行训练,不进行灌胃。高、中、低氨基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氨基酸0.4、0.2、0.1ml;氨基酸参照前文提到的氨基酸配比,混悬在羧甲基纤维素钠中。4w后,末次给药前进行游泳力竭训练,继续灌胃2d,末次灌胃30min,进行游泳40min,休息15min,摘眼球采血0.1ml,进行全血乳酸含量检测。同法分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制作小鼠免疫低下模型;1次/d,连续2d,灌胃2w后,末次给药20min,称重,摘除眼球取血,脱颈法处死;取出脾脏、胸腺称重,计算脏器指数,检测小鼠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氨基酸组可明显增强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力竭游泳时间从0.7min增加到10.4min。小鼠游泳时间明显延长,同时血清乳酸水平下降,从5.1mmol/L下降到1.3mmol/L,与此同时脾脏指数、胸腺指数、IL-2、TNF-α水平均有所改善。5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血乳酸水平、脾脏指数、胸腺指数、IL-2、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中、低氨基酸组指标呈梯度变化,逐渐接近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冬虫夏草氨基酸具有抗疲劳、增强免疫作用。

  • 标签: 冬虫夏草 氨基酸 药理
  • 简介:在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属于2A级致癌物,一种天然产物。由于氨基甲酸乙酯形成路径各不相同,急需要做好检测以及控制工作,科学控制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提高发酵食品安全性。因此,本文客观分析了氨基甲酸乙酯,探讨了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与控制。

  • 标签: 发酵食品 氨基甲酸乙酯 检测 质控
  • 简介:秋季发烧是院校门诊就医最常见的症状,肌注氨基比林退热,可以快速退热及缓解发热时的头痛症状。由于个体差异,一些人使用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本文重点探讨复方氨基比林肌注后产生的过敏及护理体会。

  • 标签: 发烧 氨基比林 过敏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120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n=60)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n=60)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为秋季小儿腹泻患儿采用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小儿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红眼病患者接受复方氨基比林、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4例红眼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患者使用复方氨基比林、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使用阿昔洛韦、阿莫西林和板蓝根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眼病治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5%(61/6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氨基比林、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红眼病具有良好疗效,可广泛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红眼病 复方氨基比林 庆大霉素 地塞米松
  • 简介:目的了解HPLC法测定健脑合剂中氨基比林和咖啡因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选用色谱法进行成分测定,进行线性关系分析,确定成分含量,再通过空白实验和重复试验进行理论证明,最后按测定的方法进行回收率试验,了解方法的可行性。结果应用HPLC法测定健脑合剂中氨基比林和咖啡因的含量,当二者含量分别处于90-210μg·ml-1和18μg·ml-1范围内时,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则可以达到99.8%(RSD=0.8%)和99.7%(RSD=0.9%)。结论应用HPLC法测定健脑合剂中氨基比林和咖啡因的含量,数据准确,反应灵敏快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高压液相色谱法 健脑合剂 氨基比林 咖啡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小儿高热症状的治疗效果,阐述应用价值。方法80例伴有高热症状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药物为布洛芬混悬液,对照组使用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就满意程度、治疗有效程度及大量出汗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患儿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从治疗有效程度来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大量出汗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看,观察组大量出汗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治疗有效程度的显著升高均得益于布洛芬混悬液的使用,对于减轻患儿痛苦及改善疾病预后具有良好的正性促进意义,其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 标签: 小儿 高热 布洛芬混悬液 对乙酰氨基酚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治疗皮肤肿瘤的疗效。方法对基底细胞癌44例、鲍温病18例、湿疹样癌15例、鳞癌12例患者进行5-ALA-PDT治疗。结果基底细胞癌完全缓解率为75%,5例无反应,3例复发;鲍温病完全缓解率为66.67%,4例无反应,1例复发;湿疹样癌完全缓解率为53.33%,3例无反应,无复发;鳞癌完全缓解率为66.67%,3例无反应,2例复发。结论5-ALA-PDT治疗皮肤肿瘤,疗效好、痛苦小、美容效果满意;但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可结合手术和5-ALA-PDT治疗。

  • 标签: 5-ALA-PDT 光动力疗法 皮肤癌前病变 皮肤浅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治疗中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23例,均为高热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观察组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h体温改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2h、第3h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81.67%(49/60)低于观察组总有效90.48%(57/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8.33%(11/60)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7.94%(5/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高热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患儿体温,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高热 布洛芬混悬液 对乙酰氨基酚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建立18F标记的正电子药物中氨基聚醚(Kryptofix2.2.2)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以经过碘铂酸盐试剂预处理的硅胶G板为载体,将18F标记的正电子药物供试品溶液和氨基聚醚(2.2.2)对照溶液点于薄层板上进行显色。结果:氨基聚醚(2.2.2)对照溶液在斑点中心显深蓝色的圆或圆环;供试品溶液中如有氨基聚醚(2.2.2),在斑点中心显深蓝色圆或圆环。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且重复性好,适用于18F标记的正电子药物中氨基聚醚(2.2.2)的快速检测。

  • 标签: 氨基聚醚(2.2.2) 18F-FDG 18F-FES 18F-FL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对膝骨性关节炎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40),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尼美舒利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行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Lequesne指数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经评定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2周、4周及6周的Lequesne指数下降较对照组显著较多,且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尼美舒利颗粒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基础上加行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效果更为持久,不良反应较小,且患者易于接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膝骨性关节炎症状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治疗小儿高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热患儿,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为40例,视为布洛芬混悬液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对布洛芬混悬液组患儿施以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乙酰氨基酚组患儿则施以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前和接受治疗之后体温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产生的情况1-2。结果在体温上,布洛芬混悬液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患儿在治疗前的平均体温分别为(39.56±0.09)℃和(39.53±0.10)℃,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体温不存在差异(P值为0.9985,大于0.05),洛芬混悬液组40例患儿在治疗后的第1小时、第2小时以及第4小时的平均体温分别为(38.29±0.08)℃、(37.50±0.09)℃和(36.59±0.09)℃,对乙酰氨基酚组40例患儿在治疗后的第1小时、第2小时以及第4小时的平均体温分别为(38.68±0.10)℃、(37.83±0.09)℃和(37.08±0.11)℃,在三个时间点,两组均存在差异且显著(P值分别为0.0314,、0.0243和0.0201,均小于0.05);在不良反应上,布洛芬混悬液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总例数分别为1例(占比为2.50%)和9例(占比为22.50%),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且显著(P值为0.0116,小于0.05)。结论在对高热患儿进行治疗时,相比较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药物来进行治疗而言,布洛芬混悬液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其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患儿退烧,减轻患儿家属担心,同时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使用安全性,该药物治疗手段值得广泛临床推广3。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乙酰氨基酚 高热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高频电刀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所选研究病例均为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面部扁平疣患者,共65例,将其中采用高频电刀治疗的32例作为对照组,另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高频电刀治疗的33例作为研究组,对比2组治疗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高频电刀治疗面部扁平疣的效果确切,且复发率较低,可推广。

  • 标签: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联合 高频电刀 治疗 面部扁平疣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骨性膝关节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玻璃酸钠,观察组为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骨性膝关节炎 玻璃酸钠 氨基葡萄糖 治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