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激素受体阳性与雌激素受体(ER)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9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理学特征。应用#检验比较不同组的差异;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疾病进展相关因素。结果低ER水平(HR5.59,95%CI:2.42~12.95,P〈0.001)、低PR水平(HR0.19,95%CI:0.04~0.90,P〈0.05)和高Ki-67增殖指数(HR5.84,95%CI:1.91~17.85,P〈0.05)的患者复发率更高。ER+/PR+患者与ER+/PR+患者在肿瘤体积(P〈0.001)、病理分期(P〈0.001)、Ki-67水平(I〉20%)(P〈0.001)、Her-2阳性表达(P〈0.05)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R+/PR+乳腺肿瘤比ER+/PR+乳腺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性。

  • 标签: 孕激素受体 受体阳性 阳性孕激素
  • 简介:摘要上世纪80年代,荷兰学者Vulsma等1挖掘到了甲状腺激素蕴含于没有甲状腺或患有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障碍的新生儿的脐带血中。更具意义的是1999年,美国人Haddow等2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文章“母体亚临床甲状腺激素缺乏与后代神经智力发育临床研究”,初次证实了妊娠期母体得了甲减或亚临床甲减会降低子女神经智力发育水平,使得孕期母婴甲状腺功能变化快速成为多个学科研究热点。妊娠期母体和胎儿甲状腺发生一系列变化。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性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检查在月经紊乱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7月门诊诊治月经紊乱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2组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LH、PR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E2、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SH升高、TSH降低及TSH异常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紊乱患者血清性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紊乱率较高,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月经紊乱重要指标。

  • 标签: 血清性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月经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激素补充治疗和非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9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于术后采用常规非激素补充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激素补充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94.53±0.79)分、治疗有效率94.29%、治疗满意度91.43%;对照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76.02±1.33)分、治疗有效率73.53%、治疗满意度64.71%。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术后需行激素补充治疗,以使患者月经能够尽快恢复正常,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激素补充 非激素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联合小剂量雌激素,预防中、重度宫腔黏连(IUA)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6月,于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TCRA)治疗的115例中、重度IU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于TCRA治疗后,接受的预防IUA复发措施,将其分为GnRHa组(n=48),患者于TCRA治疗后,接受GnRHa联合口服戊酸雌二醇片2mg/d×90d治疗预防IUA复发;对照组(n=67),患者于TCRA治疗后,接受戊酸雌二醇片6~9mg/d与黄体酮软胶囊100mg/d,序贯治疗90d预防IUA复发。对所有受试者于TCRA治疗后3个月进行宫腔镜复查,评估2组患者TCRA后预防IUA复发治疗有效率;并于TCRA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接受预防IUA复发治疗后,月经恢复情况与子宫内膜厚度。统计学比较2组患者TCRA后接受预防IUA复发的治疗有效率、月经量改善率、子宫内膜厚度及不良反应率。本研究遵循的程序,获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2组IUA患者的年龄、人体质量指数(BMI)、病程,以及TCRA治疗前月经过少与闭经构成比与中、重度IUA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GnRHa组患者TCRA后接受预防IUA复发的治疗有效率为87.5%(42/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41/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6,P=0.002)。GnRHa组患者TCRA后接受预防IUA复发治疗的月经量改善率为75.0%(36/48),对照组为67.2%(45/6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5,P=0.364)。2组患者TCRA后接受预防IUA复发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8,P=0.204)。(3)GnRHa组患者TCRA后接受预防IUA复发治疗的不良反应率为10.4%(5/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9%(18/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 标签: 宫腔黏连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戊酸雌二醇 分离术 复发 治疗效果
  • 简介:药用植物学作为一门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需要让学生掌握药用植物的基础理论以及鉴别技能,并运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1],其教学主要围绕药用植物形态结构以及系统分类展开。此门课程热点知识少,且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不强,需要记忆的东西非常多,尤其需要结合野外实习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形象化,达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大班教学中由于人数众多,野外实习通常在课堂学习结束后统一安排,其不足之处在于理论知识,

  • 标签: 药用植物学 创新教育 小班教学 校园植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妊娠甲亢和Graves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诊疗的妊娠甲亢和Graves病患者各35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对照组甲状腺激素水平远不及Graves病,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高于Graves病组(P<0.05)。结论妊娠甲亢和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有较大差别,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和促甲状腺激素 妊娠甲亢 Graves病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 效果进行 研究,以供参考。 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 201 5 年 2 月 1 日至 2016 年 5 月 1 日,我院 收治 的 82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 , 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甲状腺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甲状腺激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甲状腺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的结节直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 。 P < 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使用甲状腺素进行治疗,可有效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减少结节直径的基础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激素 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本院选择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分别给予甲状腺片与左旋甲状腺激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T3、TSH以及FT4均比对照组优,且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低于对照组的37.93%,且P<0.05。结论给予甲状腺结节患者左旋甲状腺激素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结节 不良反应
  • 简介:2017年5月16日,由DRPLANT植物医生举办的《探秘高山植物》纪录片全球首发新闻发布会,于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举办。本次发布会主题为“高山植物,探索未见”。

  • 标签: 高山植物 首发 新闻发布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合理应用激素。方法每月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院医务科、呼吸科、感染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对住院病历进行正确性和合理性的审核,提出不合理使用激素的主要存在问题,在医院的质量分析会上对用药指征、剂量、用法、联合用药原则及无指征超剂量使用药物的处方和病历,重点是对不合理使用激素药物进行实例分析和点评。结果通过点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激素。结论对不合理使用激素点评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激素使用 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 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对左旋甲状腺激素进行应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综合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甲状腺结节的过程中对左旋甲状腺激素进行应用的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结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3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参照组(17例,应用GnRH-α治疗)和治疗组(20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痛经、下腹坠胀、月经量增多、尿频等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2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比于GnRH-α,米非司酮可显著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药物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子宫肌瘤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的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6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2)患者单纯予以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术治疗,观察组(n=33)患者在手术基础上联合GnRH-a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观察组总有效率90.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27.3%,对照组妊娠成功率为6.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术后联合GnRH-a治疗应用于子宫腺肌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增加妊娠机会,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腺肌症病灶剔除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性激素联合谷维素注射液治疗方案改善绝经期早期女性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绝经期早期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采用雌二醇、安宫黄体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性激素联合谷维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雌二醇、促卵泡生长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别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性激素联合谷维素注射液治疗方案改善绝经期早期女性临床症状的效果较好,能有效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该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性激素 谷维素注射液 绝经期早期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药物流产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时间、出血量、流产结局及体内激素水平等。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小于及等于月经量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8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当天相比,两组治疗7d时P及E2水平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流产率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出血时间、促进月经及激素水平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雌-孕激素序贯治疗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 激素水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监测及治疗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按照格拉斯哥评分高低分为三组,分别测定其伤后第一天、第三天脑脊液中生长激素的水平,并与10例正常患者脑脊液中的生长激素水平对比;重新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从第四天开始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时间为10天,对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伤后1个月的康复期生活质量(KPS)评估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程度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脑脊液中的生长激素水平不同,伤情越重生长激素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颅脑损伤各组脑脊液中生长激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的GSC评分及伤后1个月的K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激素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的监测指标;生长激素治疗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生长激素 重型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