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选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且成功地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14例为治疗组,并根据血管病变支数分为三个亚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临床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未行PCI治疗40例为对照组。各组于术前及术后4h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分别计算QTd及QTcd。结果PCI术后4h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QTd及QTcd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术前与术后4h相比,QTd及QTcd均有明显减小(均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之间QTd及QT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及QTcd明显改善。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校正QT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大常规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时间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扩大常规放置时间置器97例育龄妇女,随机选择常规放置宫内节育器育龄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她们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的出血异位等副反应情况。结果两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在严格询问月经周期及避孕情况的前提下,扩大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时间是可行的。

  • 标签: 扩大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时间 IUD 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患者P波离散度的改变及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心内科心力衰竭患者82例,均接受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其中比索洛尔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前和治疗5月后检测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结果Pmax比索洛尔组(105±21)ms,对照组(122±2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比索洛尔组(28±15)ms,对照组(38±1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比索洛尔使心力衰竭患者PD减少,表明比索洛尔可能减少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和房颤。

  • 标签: 心力衰竭 P波离散度 比索洛尔
  • 简介:《内经》在医学史上最早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时间生物医学思想,其基本核心是“天人相应”,理论基础源自于《内经》的子午流注针法,是临床上常用、有效的传统时间针法之一,其取穴的重要依据是时辰的干支,而时辰的干支是根据具体的时间推算出来的,所以采用什么样的时间标准来推算时辰,这是子午流注针法的关键。该文溯本求源,从《内经》中讨论古人关于太阳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中国历史上主要的记时制度来分析古代时辰的制定依据——太阳视运动,认识到应采用真太阳时间作为子午流注针法的时间标准,临床中子午流注针法的疗效才能更好的发挥。

  • 标签: 子午流注 内经 真太阳时 平太阳时 记时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施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后QT离散度的变化。方法对33例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施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术后行心电图检测QT离散度及校正的QT离散度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术后的QT离散度及校正的QT离散度均低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施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可明显提高心肌复机的稳定性,使QT离散度缩短。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导管射频消融 QT离散度
  • 简介:美国科学家声称发现了一种特别的基因,不仅能够确定你能否成为一个早起的人,而且能够将你可能去世的时间预测到上午还是下午。这种特别基因控制着人体生理节律,或许是当人接近死亡的时候,身体会还原到一种更加自然的生理节律。

  • 标签: 美国科学家 基因控制 死亡时间 预测 人体生理节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当前工作状态下急诊生化检验从标本采集到结果报告的时间(TAT),探讨影响急诊标本报告时间的主要原因,寻找缩短结果报告的途径。方法利用LIS系统的统计功能,收集生化实验室某月内的急诊生化检验从标本采集到报告发出的各个环节所需时间,进行TAT统计并分析。结果门诊急诊标本平均回报时间为48分,TAT2>1h的标本所占的比例为6.05%,满足预期目标;住院急诊标本平均回报时间为111分,AT2>1h的标本所占的比例为12.55%,未能满足预期目标,标本从采集到上机是影响TAT的主要因素。结论优化标本的运送流程与标本接收高峰期的人力物力资源的使用,增强与临床联系与沟通,才能进一步缩短急诊标本报告时间

  • 标签: 急诊生化 回报时间 TA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变药物服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两者同时服药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出院随访问卷三个月调查,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满意率97.3%,对照组血压控制满意率85.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变药物服药时间及普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疗效。

  • 标签: 改变 服药时间 血压 健康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溶栓前后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的比较。方法将2008年5月-2012年11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106名早期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冠脉溶栓的方法,根据溶栓治疗成功与否,可分为溶栓成功组和溶栓失败组;对照组采用非溶栓治疗的方法。两组患者在起病14d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同时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1周和2周的QTd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溶检成功组HRV时域分析指标及频域分析指标较溶栓失败组和非溶栓组均显著提高(P<0.01),溶栓失败组与非溶栓组所有HRV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检成功组、溶栓失败组与非溶栓组的QTd在治疗前均明显增大,在治疗后溶检成功组QTd显著减小(P<0.01),而溶栓失败组与非溶栓组QTd恢复速度显著慢于溶栓成功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使用冠脉溶栓治疗,能减小QT离散度,提高HRV,通改善心肌复极和传导的差异性,改善心肌电稳定性及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AMI) QT离散度 心率变异(HRV)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需求与入院宣教时间及与患者入院时病情的关系,提出针对性的入院宣教方式。方法随机抽查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间,入院3天以上且神志清的病人180例,进行入院宣教、需求情况调查。结果入院时轻度不适患者97例,100%选择刚入病房时需要护士介绍主管医护人员、病区环境生活设施、作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而对介绍各种制度,多选择在当日治疗护理后(占79%)。入院时严重不适患者83例,100%选择刚入病房时作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95%选择刚入病房时介绍主管医护人员;而对病区环境、生活设施及各种制度的介绍则希望在第二天或病情稳定后介绍。结论应针对病人入院时的不同情况、区别不同的时间,采用灵活的入院宣教方式及内容,以使入院宣教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要求把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作为入院宣教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标签: 入院宣教 时间与内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部分急诊病人在急诊科的接诊处置中滞留时间较长,不仅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也容易造成医疗隐患和引起医疗纠纷。本文就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诊病人中造成部分急诊患者滞留时间较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留置导尿管拔除的最佳时间。方法将300例足月单胎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50例。观察组于术后12~24小时拔管,对照组于术后6~8小时拔管。比较两组产妇舒适程度、术后排气时间及拔管后尿路刺激症状。结果观察组产妇舒适度比对照组舒适程度有明显提高,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时间、尿潴留和尿路刺激症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12~24小时拔除尿更利于产妇的恢复。

  • 标签: 剖宫产术 留置尿管 拔管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7例,测量QT离散度并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33例作为观察组1,未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34例作为观察组2,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结果观察组1、观察组2患者的QTd、QTc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患者的QTd、QTcd与观察组2比较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会导致QT离散度的增加,QTd及QTcd是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QT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2002年6月第一次在欧洲申请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的药物市场销售权。2003年12月23日a.希美加群第一次得到法国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预防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这个许可与术后短期服用希美加群(24mg每天2次连续服用11天)的METHRO系列临床试验结果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法国是重要的欧盟成员国之一,因此得到法国药品管理局的批准对希美加群进入欧盟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希美加群 相关事件 时间表 静脉血栓形成 膝关节置换手术 药品管理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年来我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按类型进行时间给药,随访2个月进行分析。结果入选病例中,正常血压节律87例,占43.5%;异常血压节律113例,占56.5%,其中非杓型占34.5%,反杓型占20%,超杓型占2%,中青年以正常血压节律为主,老年人以异常血压节律居多,治疗2个月,血压达标率72.5%,有71.68%的异常血压节律转为正常血压节律。结论高血压患者应重视血压节律的检测,强化高血压药物的时间治疗学。

  • 标签: 高血压 动态血压检测 时间治疗学 血压昼夜节律 药物
  • 简介:摘要心脏骤停是人类最危险的急症。就其紧急程度和危险程度而言,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够与之相比。心脏骤停是猝死前奏,处理得当,可挽救生命。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min抢救的最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心脏骤停急救体会,加强临床急救的时间观念,早发现、早处置、早恢复生命体征将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if!supportLineBreakNewLine-->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C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