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数据是医疗机构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数据管理工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数据也面临越来越高的数据安全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医院数据数据安全问题,提出了医院数据数据安全维护的策略和建议,旨在为医院数据安全的保障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医院数据库 数据 安全 维护
  • 作者: 王硕 赵元晨 张子隽 王妍 岳星男 高路 李志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昆明 650500 中国中医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北京 100700,江西中医药大学院士工作站2019级硕士研究生,南昌 330004,中国中医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北京 100700,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1,山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太原 030600,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昆明 6505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
  • 简介:摘要当前,世界各国对药用植物的价值与传统医药知识资源保护越来越重视,致力于寻找药用植物的保护途径,多国已建立数据以保存本国药用植物信息资源。对比分析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6个国家的药用植物数据,发现目前东盟各国和中国的药用植物数据所含内容存在一定地域局限,数据间难以实现整合与共享,给相关领域研究者的使用带来一定难度,建议将构建多国共同药用植物数据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系统整理海量信息,增进各国关于传统药用植物的交流,实现药用植物信息共享,还需建立共享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优化、维护和更新方面工作量,为传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 标签: 国际合作 中国-东盟 信息资源 药用植物 数据库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口腔影像数据,并探索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方法: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选取了86名患者进行研究,收集口腔影像数据,包括X线片、CT扫描、MRI等,建立口腔影像数据。利用该数据,进行口腔疾病的诊断、评估及研究。结果:通过口腔影像数据的建立和应用,我们能够对牙体牙髓疾病、牙周病变、口腔肿瘤等口腔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和综合评估。结论:口腔影像数据的构建与应用为口腔医学领域带来巨大的便利和发展机会。它能够提供重要的影像信息和辅助诊断工具,为临床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支持。口腔影像数据的进一步完善和利用将促进口腔医学的精准诊疗和个体化治疗进程。

  • 标签: 口腔影像数据库 构建 应用
  • 简介:摘要基于乳腺MRI的人工智能模型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疗,对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度及早期预测乳腺癌疗效具有价值。多中心、大样本及标准化的乳腺MRI数据是开发基于乳腺MRI的人工智能模型的必要基础。结合联邦学习及FAIR科学数据管理准则(可查询、可访问、可交互、可再用)有助于促进多中心乳腺MRI数据构建、管理及使用,进而开发高效、准确的基于乳腺MRI的人工智能模型,并辅助临床进行乳腺疾病诊疗决策。本共识旨在对构建高质量、标准化的乳腺MRI公开数据给予示范及引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乳腺 数据库 专家共识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TCGA数据挖掘出肾上腺皮质腺癌(ACC)发病相关的关键基因,为以后ACC相关的基础以及临床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获取150例ACC样本和3例癌旁正常组织样本,利用R语言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利用DAVID在线工具进行GO和KEGG PATHWAY功能富集分析,最后应用STRING在线检索工具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出前10位的hub基因。结果从TCGA数据共挖掘出1 744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 199个表达上调基因和545个表达下调基因,对其进行GO和KEGG PATHWAY功能富集分析以及功能注释,获取关键通路信息:差异表达基因(DEGs)主要富集于细胞黏附、膜的组成成分、网格蛋白结合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最后构建PPI网络并筛选得到GNG2、GNG3、GNG4、GNG8、GNB3、BDKRB1、MCHR1、SAA1、ADCY2、LPAR3这10个关键基因。结论本研究发现10个与ACC发生发展相关的关键基因,这10个关键基因与多种肿瘤的增殖与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ACC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及预测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TCGA数据库 基因
  • 简介:[摘要]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方法:通过SEER*Stat软件收集数据中于2004-2015年间诊断为髓样甲状腺癌的共715例病例,运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分析影响MTC患者影响因素。结果:715例甲状腺髓样癌(MTC)病例中,女性438例(61.3%),男性277例(38.7%),6个月生存率为30.5%,3年生存率为8.8%,5年生存率为6%,中位生存期为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AJCC分期,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切除淋巴结个数,阳性淋巴结个数,肿瘤大小是影响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45岁、T4b分期、M1分期、肿瘤大于6.5cm及不切除淋巴结、肿瘤复发及为多发肿瘤为MT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MTC患者,建议积极接受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 标签: [] 甲状腺髓样癌 SEER数据库 预后分析 Cox回归分析 Nomogram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数据数量庞大和质量差的现状,本研究旨在以建立淋巴瘤研究数据为例,探索高质量研究数据的建立路径以及在真实世界研究的作用。方法汇总研究领域专家意见,参考相关指南和标准,建立标准医学知识;回顾性抽取2005年2月-2021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患者电子诊疗数据,采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式,搭建"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淋巴瘤数据-生物样本信息-延伸遗传信息"的动态智能信息整合与处理系统。结果研究数据在满足了临床科研人员的研究需求的同时,实现医院病历数据和生物样本信息数据的申请、审批、溯源和分析全过程留痕管理。数据中核心科研变量总数为668个,结构化变量占46.0%。截至2021年12月25日,数据中共有淋巴瘤患者68 687人,男女患者人数比值为8/9,就诊次≥3次的患者占比为23.0%。此外,研究者可在数据中根据目标条件叠加检索,显示命中的就诊记录,建立研究队列,进行统计建模,挖掘数据信息。结论通过整合管理流程和利用自然语言人工智能新技术建立循证等级高的数据,有助于医院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从而达到为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提供可靠详实数据的目的。

  • 标签: 真实世界研究 电子病历 淋巴瘤 数据库 自然语言处理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早发性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LARC)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回顾性研究,遵循《加强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报告》(STROBE)报告指南。纳入SEER肿瘤登记数据中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全年龄段原发性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的数据包括患者确诊时的年龄、性别等人口特征;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神经浸润、癌结节、肿瘤直径、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等肿瘤特征;放疗、化疗、淋巴结清扫数等治疗情况;肿瘤特异性生存(CSS)等结局。根据确诊时年龄50岁为界,定义早发和晚发性LARC,并进行组间差异比较,评估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与组间比较共同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对早发性LARC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采用M(Q1,Q3)对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进行描述,两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共计纳入5 048例LARC患者,年龄27~70岁,其中早发性LARC患者1 290例(25.55%),晚发性LARC患者3 758例(74.45%)。早发性LARC神经浸润率更高(P<0.001),淋巴结清扫数量和阳性淋巴结数目更多(均P<0.001),接受化疗的比例更高(P<0.001),接受术前放疗的比例更高(P=0.002)。早发性LARC患者CSS优于晚发性直肠癌[54(33,83)个月比50(31,79)个月,χ2=5.192,P=0.023]。对全组LARC患者的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8)、肿瘤分化程度(P=0.002)、术前癌胚抗原水平(P=0.008)、周围神经浸润(P=0.021)、清扫淋巴结阳性数(P=0.004)和阳性比率(P=0.001)、手术与放疗顺序(P=0.005)是影响患者CSS的独立因素。对早发性LARC进行的Cox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患者死亡风险更高,P=0.027)、肿瘤TNM分期(Ⅲ期者死亡风险更高,P=0.025)、T分期(T4期死亡风险更高,P<0.001)、术前CEA(P=0.002)、周围神经浸润(P<0.001)、癌结节(P=0.005)、清扫淋巴结数(清扫12~20枚患者的死亡风险更低,P<0.001)以及淋巴结阳性数目(P<0.001)是早发性LARC患者CS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早发性LARC患者不良预后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更高,但充分的淋巴结清扫(12~20枚)会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结局。

  • 标签: 直肠肿瘤,早发性 直肠肿瘤,局部进展期 肿瘤特异性生存 数据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基于数据的网络平台在护理考核体系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实施基于数据的网络平台护理考核体系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基于数据的网络平台护理考核体系后,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院实施基于数据的网络平台护理考核体系,可有效提高患者、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该模式在医院中应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 标签: 护理 考核体系 数据库 网络平台 应用
  • 简介:摘要:医院信息管理十分重要,面对信息量不断增加与管理要求提升,应当做好革新,加强与先进技术融合,以促进信息管理综合成效提高。本文对医院信息管理的研究,立足计算机数据技术运用,简要概括运用原则基础上,围绕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主要从门诊信息管理、收费与结算信息管理、其它信息管理等方面展开。

  • 标签: 医院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 信息管理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脓毒症患者48 h快速进展为急性肾损伤(AKI)3期的危险因素,建立相关患者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及外部验证。方法提取重症医学信息数据(MIMIC-Ⅳ v1.0)中所有老年脓毒症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数据,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48 h内进展为AKI3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Hosmer-Lemeshow(H-L)检验对模型预测准确性及拟合度进行评价。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入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老年脓毒症患者(年龄≥60岁)临床数据纳入验证集,代入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基于MIMIC-Ⅳ数据,共筛选出1 977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纳入训练集,其中544例入科48 h内进展为AKI3期。对可能与老年脓毒症患者肾损伤风险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未进展为AKI3期的正常组比较,ICU治疗时间、24 h内静脉液体入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5(3,9)d比7(4,12)d;2.05(1.17,3.27)ml·kg-1·h-1比2.37(1.47,4.10)ml·kg-1·h-1;761(53.11%)比375(68.93%),均P<0.001]等28个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以白蛋白(OR=0.983,95%CI:0.966~0.999,P=0.04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OR=1.000,95%CI:1.000~1.000,P<0.00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OR=1.005,95%CI:1.001~1.009,P=0.028)、总胆红素(OR=1.003,95%CI:1.001~1.004,P=0.001)、血肌酐(OR=1.005,95%CI:1.004~1.007,P<0.001)、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评分(OR=1.117,95%CI:1.061~1.177,P<0.001)、24 h静脉入量(OR=1.101,95%CI:1.034~1.173,P=0.003)、体重(OR=1.023,95%CI:1.018~1.029,P<0.001)、机械通气(OR=2.412,95%CI:1.843~3.157,P<0.001)共9项指标构建预测模型。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95%CI:0.731~0.780),H-L检验,χ2=10.89,P=0.208,模型拟合度良好。验证集共纳入102例老年脓毒症患者,27例患者在入科48 h内进展为AKI3期。将预测模型代入验证集,AUC为0.778(95%CI:0.676~0.880),H-L检验χ2=3.72,P=0.882,与训练集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老年脓毒症患者AKI3期预测模型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脓毒症 肾损伤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在肺癌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放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进步,已成为肺癌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肺癌影像的诊疗中起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对影像进行整理、汇总可以得到影像数据,应用于临床工作及科研。本文针对人工智能辅助肺癌放疗的影像数据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癌人工智能放疗影像数据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肺肿瘤 放射疗法 人工智能 影像数据库
  • 简介:摘要:医院信息管理十分重要,面对信息量不断增加与管理要求提升,应当做好革新,加强与先进技术融合,以促进信息管理综合成效提高。本文对医院信息管理的研究,立足计算机数据技术运用,简要概括运用原则基础上,围绕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主要从门诊信息管理、收费与结算信息管理、其它信息管理等方面展开。

  • 标签: 医院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 信息管理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国家专利数据,挖掘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中检索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复方专利,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中药频次统计、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有效中药复方专利490个,涉及中药791味,平均每个专利约含中药13~14味;得到高频中药30味,以补益药为首,清热药次之;药性以平、寒、微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居多,归经以肺经、肾经、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山药-黄芪、生地黄-黄芪等17个药对;聚类分析得到7个药组,因子分析共提取11个公因子。结论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基础,辅以健脾燥湿、祛痰消瘀、泻火解毒,在临床应用时注意痰浊、血瘀、热毒等病理产物,务必厘清病机,标本兼顾。

  • 标签: 糖尿病 复方(中药) 国家专利数据库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医学的进步离不开大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数据管理系统把有关联的若干表格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从数据中采集出用户信息,进行有序地组织归纳,以便于更快地检索出与用户相关的信息,科学地分析出数据并进行打印,通过创建数据,利用导入和链接方法,健全我国医疗数据管理,与国际医疗卫生统计软件包接轨,科学高效地完成数据的处理。

  • 标签: 数据库管理  医疗卫生统计  工作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挖掘布格替尼不良事件(AE)风险信号,为该药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收集2017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以布格替尼为主要怀疑药物的A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4.0版的首选术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SOC)对AE进行标准化和分类,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进行布格替尼AE风险信号挖掘,报告数≥3、ROR≥2且ROR的95%置信区间(CI)下限>1或报告数≥3、PRR≥2且χ2>4的AE定义为阳性信号,对得到的阳性PT信号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AE报告为1 564例,涉及672个PT,采用ROR法和PRR法分析,获得52个阳性PT,涉及16个SOC。报告数排在前10位的PT为疲劳、腹泻、恶心、咳嗽、血肌酸磷酸激酶异常、呼吸困难、头痛、皮疹、呕吐和高血压,均为说明书中常见AE;信号强度排在前10位的PT是垂体梗死、放射性坏死、淀粉酶升高、食管静脉曲张、早饱、脂肪酶升高、血肌酸磷酸激酶异常、肺毒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和光敏反应,其中排在第1、2、4、5、8、10位的PT在药品说明书中未见记载。肺炎和间质性肺疾病为布格替尼严重AE,报告数分别为31和8例。52个PT中共有28个在药品说明书中未收录,涉及12个SOC。结论布格替尼的主要不良事件为腹泻、恶心、咳嗽、血肌酸磷酸激酶异常等,其严重AE如肺炎、间质性肺疾病均有报告,与药品说明书记载的常见不良反应一致。此外,布格替尼还可能导致垂体梗死、放射性坏死、肺毒性、光敏反应等,临床应予警惕。

  • 标签: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酶抑制剂 数据挖掘 布格替尼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采用比例失衡分析法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呈报系统(FAERS)数据中2014年1季度至2021年12季度的依托泊苷和替尼泊苷数据进行挖掘并分析。

  • 标签: 鬼臼毒素衍生物 数据挖掘 依托泊苷
  • 简介:目的:研究造口和慢性伤口患者建立数据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影响效果。方法:以近两年来院内接诊的60例造口和慢性伤口患者为例,分成两组,展开对照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通过构建造口伤口数据展开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治愈率;疾病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愈率、疾病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造口和慢性伤口患者通过建立数据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提升护理效果。

  • 标签: 数据库;个性化健康教育;造口;慢性伤口;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当前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并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网络安全视角出发,阐述计算机数据技术特点及在医院信息管理中应用意义,并分析当前医院信息管理中对计算机数据技术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网络安全 医院 信息化 计算机 数据库技术
  • 简介:摘要腹腔感染性并发症作为导致二次手术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在国内不同医疗中心差异显著。由于缺乏来自全国范围的数据,尚无法合理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诊断与治疗策略。为实现并发症规范化登记并为临床研究提供良好的数据平台,建立胃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性并发症多中心、前瞻性数据(PACAGE数据)。基于全国20家医疗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电子病历报告表(e-CRF)采集网站收集胃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医疗信息,通过现场审计和R软件对数据进行核查及清洗。在数据清洗完成后,由主要研究者、数据管理员共同对数据数据进行核对和评价。当所有数据质询与疑问均已进行校正和解答后,对数据进行锁定,形成最终的PACAGE数据。PACAGE数据信息资源丰富,结合质量控制结果,其数据质量高,有望成为良好的并发症登记和临床研究的数据平台。

  • 标签: 胃肿瘤 结直肠肿瘤 术后并发症登记 数据质量 数据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