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好发于四肢深部软组织,原发于胃罕见。本文报道1例20岁女性胃原发性实体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因其镜下表现为小圆形细胞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D56、突触素),易被误诊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本文结合文献分析原发于胃的实体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旨在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年龄直接估算儿童头部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SDE)值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3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接受头部CT平扫检查的患儿210例。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年龄、性别,并通过工作站测量头部中间扫描层面的前后径(AP)及左右径(LAT)、面积及CT值。利用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APM)第293号报告,计算头部水当量直径DW、fmeasuredH16及SSDEmeasured。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标准儿童头围与年龄的关系,计算男性和女性儿童的有效直径Deff;WHO。由手动测量数据计算的Deff与DW计算出线性拟合关系,利用该拟合关系计算出Deff;WHO对应的水当量直径DW;WHO,从而计算出对应的头部fWHOH16与SSDEWHO。分别比较男女性别的DW与DW;WHO、fmeasuredH16与fWHOH16的相关性,SSDEmeasured与SSDEWHO的相关性及一致性,分析年龄与fWHOH16的转换关系。结果DW与DW;WHO的相关性良好(女:r=0.917,P<0.01;男:r=0.873,P<0.01);fmeasuredH16与fWHOH16的相关性良好(女:r=0.916,P<0.01;男:r=0.883,P<0.01);SSDEmeasured与SSDEWHO的相关性良好(r=0.991,P<0.01;男:r=0.992,P<0.01)。SSDEmeasured与SSDEWHO二者一致性良好,最大均方根误差,女性为5.61%,男性为5.25%。并且通过曲线拟合得到了不同性别患者年龄与fWHOH16的转换关系。结论利用患者年龄可简单准确地估算儿童头部SSDE。

  • 标签: 儿童 头部 计算机体层成像 年龄 体型特异性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体型B与线粒体m.1555A>G突变致聋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单体型为B且携带m.1555A>G家系(TP023)成员外周血,建立永生化淋巴细胞系作为实验组(D组);选取单体型非B但携带m.1555A>G的永生化淋巴细胞(S组)和单体型为B但不携带m.1555A>G的永生化淋巴细胞(C组)为对照组;分别对三组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线粒体蛋白表达、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进行检测,评估线粒体功能。结果相比于C组,D组细胞的MMP下降29.5%(P<0.001),ROS水平上升30.8%(P<0.001),ATP产量下降39.0%(P<0.001),S组细胞MMP下降21.3%(P=0.002),ROS水平上升8.7%(P=0.202),ATP产量下降11.2%(P=0.661);两组细胞的ND4、CytB等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线粒体单体型B可能是导致m.1555A>G突变携带者的耳聋外显率增高的原因。

  • 标签: 线粒体单体型B 线粒体基因突变 遗传性耳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肾衰宁、地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以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低于对照组(80.00%(32/40),P

  • 标签: 肾衰宁 坎地沙坦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肾衰宁、地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以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低于对照组(80.00%(32/40),P

  • 标签: 肾衰宁 坎地沙坦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采取地沙坦,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该项研究的样本总计80例,研究时间2021年2月到2022年3月,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地沙坦,分析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的血压、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疗效(95.00%)高于对照组(72.50%);观察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HR与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用地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血压与心功能,值得推荐。

  • 标签: 坎地沙坦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水当量直径(Dw)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SSDE)在评价儿童头部CT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头颅CT平扫患儿187例,按年龄分为3组,1组(<1月)、2组(≥1月~6岁)、3组(≥6 ~14岁)。记录剂量报告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值。扫描范围中心层面选取CT轴位图像,勾画包含所有解剖结构(包括皮肤)的感兴趣区(ROI),测量ROI面积(AROI),头围以及平均CT值(CTROI)。计算Dw、转换因子(fH16)以及SSDE。组间比较CTDIvol、SSDE值及其变化率(Δ值),建立CTDIvol与SSDE关系的回归模型。结果各组Dw分别为(11.24±0.51)、(14.48±1.47)、(16.69±0.90)mm;CTDIvol分别为(15.36±2.78)、(18.83±4.60)、(23.24±4.13)mGy;SSDE分别为(27.92±4.91)、(29.16±6.64)、(32.38±5.35)mGy。Dw、CTDIvol以及SSDE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7.69、38.48、8.15,P<0.001)。随年龄增加,Dw、CTDIvol以及SSDE值均逐渐增加。Δ值逐渐减低,随着年龄增加,差异度逐渐减小。建立CTDIvol与SSDE线性回归方程为SSDE=7.252+1.137×CTDIvol。结论基于Dw联合头部转换因子fH16进行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可精确评估患儿头部CT扫描辐射剂量。CTDIvol低估了儿童头部CT辐射剂量,年龄越小,辐射剂量被低估的程度越大。

  • 标签: 水当量直径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 儿童 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采取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方式,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在我预编医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60例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贝那普利治疗的方式,研究组采取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之间差距较小(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采取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方式,能够使患者的血压有效降低,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坎地沙坦 贝那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ⅠA期肺腺癌各病理学亚型成分比例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实体型或微乳头型成分(S/M成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完整手术切除的321例ⅠA期肺腺癌患者的资料。男性130例,女性191例,年龄59(11)岁[M(IQR)](范围:55~66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病理学亚型成分比例对无复发生存和总体生存的判断价值。根据有无S/M成分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无成分组又根据主型不同分为2组:含S/M成分组(S/M+组)120例、无S/M成分且贴壁型为主型组(S/M-LPA组)129例、无S/M成分且腺管型或乳头型为主型组(S/M-P/A组)72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3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验证有无S/M成分是否为预后因素。结果S/M成分对于复发(实体型成分:曲线下面积=0.588,P=0.095;微乳头型成分:曲线下面积=0.566,P=0.106)和死亡(曲线下面积=0.589,P=0.104;曲线下面积=0.607,P=0.056)无诊断价值。S/M-LPA组、S/M-P/A组、S/M+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4%、82.3%、77.3%(两两比较:P值均<0.05),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4%、94.5%、83.2%(两两比较: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分组(S/M-P/A组比S/M-LPA组:HR=2.691,95%CI:1.249~5.799,P=0.011;S/M+组比S/M-LPA组:HR=6.763,95%CI:3.050~14.996,P<0.01)是复发的预后因素。结论对于完整切除的、存在S/M成分的ⅠA期肺腺癌患者,S/M成分比例并不影响预后。基于S/M成分有无的新分组是患者复发的预后因素,S/M+组患者预后最差,S/M-LPA组患者的预后最佳。

  • 标签: 肺肿瘤 预后 病理学,临床 微乳头型 实体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右醇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就诊的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血塞通治疗,观察组进行依达拉奉右醇联合血塞通治疗。采用医院自制治疗效果评价表分析护照治疗效果,采用脑功能评价表分析患者脑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患者脑功能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00%(24/25)优于对照组76.00%(19/25)(P

  • 标签: 依达拉奉右坎醇 血塞通 急性脑梗塞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择取依达拉奉右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展开试验,利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方式基础上增加注射依达拉奉右醇浓溶液。对比两组NIHSS、BI指数得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NIHSS分数降低,BI指数评分升高,与治疗前的数据差异显著,且研究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8.67%,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加入依达拉奉右醇浓溶液的应用,能有效抑制患者脑细胞坏死,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依达拉奉右坎醇 脑梗死 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CAP)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地沙坦(CAD)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T1DM)小鼠模型中肺动脉病理形态学、血管张力、舒张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选用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使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T1DM模型组和正常对照(NC)组,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造模。将成模小鼠使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T1DM组、T1DM+CAP组和T1DM+CAD组,对后两组使用灌胃手法给予CAP(100 mg·kg-1·d-1,4 d)和CAD(100 mg·kg-1·d-1,4 d)。检测4组小鼠的血糖、体质量变化,对肺动脉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及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染色,测定肺动脉血管张力和舒张能力。结果4组小鼠第7天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97,P<0.001),与NC组比较,T1DM组、T1DM+CAP组和T1DM+CAD组体质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1DM组、T1DM+CAP组和T1DM+CAD组小鼠血糖在注射STZ第4天血糖值超过11.0 mmol/L,提示T1DM模型造模成功。4组小鼠第7天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5,P<0.001),与NC组比较,T1DM组、T1DM+CAP组和T1DM+CAD组血糖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1、10 μmol/L NE刺激下的肺动脉血管张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84、14.36,P值均<0.05)。与T1DM组比较,1 μmol/L NE刺激下其余3组的肺动脉血管张力高,10 μmol/L NE刺激下其余3组的肺动脉血管张力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T1DM组(42.67%±3.06%)比较,NC组肺动脉血管舒张比例(80.50%±5.51%)高;T1DM+CAP组(54.71%±4.56%)和T1DM+CAD组(70.07%±10.00%)的舒张比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链脲佐菌素引起的T1DM可引起小鼠肺动脉结构损伤和功能紊乱,表现为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含量增加,氧化应激水平增强,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CAP和CAD可能通过降低肺动脉氧化应激水平对糖尿病小鼠的肺动脉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 糖尿病,1型 小鼠 链脲佐菌素 活性氧簇 血管环张力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地沙坦联合胺碘酮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22年3月~2022年9月治疗的2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参照组(胺碘酮治疗,10例)与实验组(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10例),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改善率。结果:实验组的血压改善率显著优于参照组,对比P

  • 标签: 坎地沙坦 胺碘酮 老年高血压 阵发性房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择取依达拉奉右醇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5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展开试验,利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方式基础上增加注射依达拉奉右醇浓溶液。对比两组NIHSS、BI指数得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NIHSS分数降低,BI指数评分升高,与治疗前的数据差异显著,且研究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8.67%,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中,加入依达拉奉右醇浓溶液的应用,能有效抑制患者脑细胞坏死,清楚氧自由基,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降低患者致残率。

  • 标签: 依达拉奉右坎醇 脑梗死 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地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影响。方法:研究2019年4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将氨氯地平应用在对照组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地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差异(P>0.05),对比治疗后数据,实验组收缩压(113.25±8.24)mmHg、舒张压(71.29±6.84)mmHg相比对照组的收缩压(135.74±9.86)mmHg、舒张压(87.39±8.67)mmHg要更低,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22%)相比对照组的(80.56%)更高,P

  • 标签: 老年原发高血压 氨氯地平 糖尿病 坎地沙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