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遵照“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临床微生学和微生检验》第3版教材以“临床微生学导论”作为桥梁,保证教学从医学微生学向临床微生过渡。本教材的临床细菌学、临床真菌学和临床病毒学等三篇是主体内容,应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微生的分类、临床意义、微生性性和微生检验等四方面,其中确定微生的分类和命名是本书的特色。根据临床要求,强调了标本直接检验的重要性。微生检验篇可在临床专业实习阶段,结合国内外的进展与本医院的实际状况进行消化。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与微生物检验》 教学实践 课程建设 教材
  • 简介:通过调查四所不同级别医院2004年微生检验情况,发现过去认为致病力弱的条件致病菌已占主流,如: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克雷伯菌属等,耐药菌株及多重耐药菌株也增多。为此,笔者对微生检验教学提出强化条件致病菌、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检验程序的教学,加强教师的临床实践活动等改革思考。

  • 标签: 调查 微生物检验 教学
  • 简介:微生药物具有区别于其他治疗药物的特征。它们主要针对侵入体内的微生,表现出选择性抗菌毒性。感染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因此治疗药物必须以适当浓度广泛分布。危险/效益比值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用于预防的抗生素不良反应要少。除了作用于感染的微生外,抗生素经常影响皮肤和粘膜的正常菌群,导致重叠感染和偶尔耐药,这可以影响到患者及生态环境。

  • 标签: 药物治疗 抗微生物药 重叠感染 耐药性 实验室检查 抗生素
  • 简介:微生药物具有区别于其他治疗药物的独特特征。它们主要针对侵入体内的微生,对其有选择性抗菌毒性。感染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因此治疗药物必须广泛分布,并具合适的组织浓度。风险/效益比值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预防用药需采用不良反应低的抗生素。除了作用于致病微生外,抗生素经常会影响皮肤和粘膜的正常菌群,可导致重叠感染,有时产生耐药,可影响患者及生态环境。

  • 标签: 抗微生物治疗 抗生素 耐药性 氨苄西林 甲氧苄啶
  • 简介:微生药物是新药研究与开发中极其重要的领域之一。结合本单位二十多年来在微生制药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探讨微生新药创制的思路与方法.

  • 标签: 微生物药物 研究与开发 思路与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微生在药物的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微生(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结构多样性、活性广泛性和临床有效性,其中许多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微生产生的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强和效率高的优点,也成功地应用于甾体药物和手性药物的合成中,部分酶蛋白也直接成为治疗药物。微生对药物开发的贡献巨大,仍然值得进一步发掘其潜力.

  • 标签: 微生物药物 生物转化
  • 简介:本文从兼具材料稀有性、结构新颖性、功能独特性和药源可供性四种特性出发,对海洋微生可作为新天然药物的重要资源进行了剖析,并对海洋微生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 标签: 海洋微生物 新天然药物
  • 简介:要搞好微生学检验实验课教学,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强化素质教育。通过明确教学目的,加强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课的考核模式等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 标签: 素质教育 微生物 实验课教学 教育方法
  • 简介:目的了解海洋微生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海洋微生监测提供有力保障。方法用无菌海水采样器采集海水,每份225ml分别加入含有25ml10×碱性蛋白胨水、5×碱性蛋白胨水、原液碱性蛋白胨水、嗜盐菌增菌液、RVS增菌肉汤、营养肉汤六种增菌液,经摄氏18℃、25℃、35℃增菌培养,每6小时为一个时间段,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挑取表面培养物接种于相应平板,TCBS平板、血平板、SS平板(SS平板配制采用海水和蒸馏水两种溶剂做对比),并置相应温度下培养6h、12h、18h、24h、36h,在相应时间内长出细菌的分别挑取纯菌落进行鉴定。结果最适合海洋菌生长的温度为摄氏35℃;增菌时间为6—12小时;培养时间为12-24小时;在各种稀释度碱性蛋白胨水中以10×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效果较为理想,且用海水配制的培养基较蒸馏水生长条件好。结论海水中微生具有嗜盐性,在摄氏35℃下,适宜的含盐培养基有利于海洋菌的生长。

  • 标签: 海洋微生物 检测 最适生长条件 海水 碱性蛋白胨水 增菌液
  • 简介:与时俱进,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社会竞争的需要,提高学生独立思维及动手能力。为此,对每届到医院实习的检验专业学生进行一次临床标本的技能考核,并不断的完善考核内容。结果令人满意,效果明显,充分说明考核方法的可行有效。

  • 标签: 微生物学 检验技能 检验技术 考核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