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微型大小约几毫米到几微米,由纳米颗粒或分子物质构成,包括磁控细菌机器、纳米马达、生物激活螺旋机器、DNA纳米机器、软体机器和液态金属纳米机器等不同类型,它们通过自给的动力在人体中输送药物、靶向肿瘤、操控细胞并最终清除肿瘤。微型蜂群呈现从自我组织到自主运动的集体行为,未来将成为肿瘤精微治疗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肿瘤 分子马达蛋白质类 治疗 微型机器人 纳米机器人
  • 简介:摘要Troca采用"W型"5孔法布局。探查完毕后,辅助臂提起横结肠系膜,助手于对侧牵拉横结肠,超声刀沿横结肠切断大网膜,分离横结肠系膜前叶,清扫N0.4淋巴结。接着剥离胰腺前背膜,游离部分脾静脉,根部切断胃网膜左动、静脉及两支胃短血管。解剖胃结肠静脉干及胃网膜右血管,根部切断胃网膜右动、静脉,清扫N0.6淋巴结。沿肝脏侧切开肝胃韧带,幽门上方清扫N0.5淋巴结。辅助臂提起胃,清扫N0.8,9淋巴结,根部结扎并切断胃左动脉、静脉,清扫N0.7淋巴结。向上切除肝胃韧带并游离至贲门部,清扫N0.1,3淋巴结,左侧切断脾胃韧带。幽门下2cm处用切割闭合器横断十二指肠。

  • 标签: 胃肿瘤 机器人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患者在静吸复合麻醉下机器胃癌根治术(全胃D2淋巴结清扫,Roux-en-Y吻合),淋巴结清扫与消化道重建均在镜下完成,手术时间:205 min,术中出血量:65 ml。术后病理:胃体小弯中-低分化腺癌,侵润至胃壁全层,见神经侵犯,上下切缘及大网膜未见癌组织累及,胃小弯淋巴结(8/26)见癌组织累及,胃大弯侧淋巴结(4/11)见癌组织转移。患者术后第4天出院,围手术期处理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

  • 标签: 胃肿瘤 机器人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摘要术中自肠系膜下动脉下方切开乙状结肠系膜,游离Toldts间隙,暴露并保护左侧输尿管及生殖血管。切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清扫253组淋巴结。切开乙状结肠侧腹膜,游离乙状结肠下段。提起肠系膜下动脉血管蒂(已切断),沿Toldts层面分离直肠系膜与骶前间隙,环形完整游离直肠系膜,于肿瘤标记处远端约5cm处以直线切割闭合期切断直肠肠管。肠管断端提出体外,距离肿瘤近端约10cm,切断乙状结肠肠管,并包埋吻合器钉座。行乙状结肠-直肠端端吻合(Dixon手术)。

  • 标签: 直肠肿瘤 机器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微创手术领域的前沿技术,达芬奇机器手术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胃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但也存在手术时间长、费用昂贵等不足。随着手术机器缺陷的改进、新型手术机器的研制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机器手术系统在胃癌外科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胃肿瘤 机器人 胃切除术
  • 作者: 张彬 于灏 韩宗辉 Rai Bikash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头颈外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 100015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头颈外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 ,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 100015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耳后入路达芬奇机器甲状腺手术的经验,探讨此术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12月,在北京和睦家医院采用无注气耳后入路达芬奇机器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5例,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18~37岁。其中1例为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除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分析总结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5例患者中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1例,甲状腺全切除术3例,4例行颈侧清扫术,1例术中中转。5例病理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平均肿瘤大小1.3 cm,每侧平均手术时间约375 min。术后发生声带麻痹和低钙各1例次。结论对部分经选择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初步尝试经耳后机器手术是可行的,是颈外入路甲状腺手术的选择之一。

  • 标签: 经耳后入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 简介:摘要探讨机器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手术方法及其疗效和安全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平滑肌瘤患者11例,行机器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收集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随访资料。全组11例食管平滑肌瘤均在机器下完整切除,无食管黏膜损伤,无中转开胸,术后随访无远期并发症,无肿瘤复发。机器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创伤小,安全有效,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机器甲状腺手术发展迅速,形成了多种手术方式和手术径路。其在甲状腺的领域的应用改变了甲状腺疾病传统的诊疗模式,为甲状腺外科带来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在外科领域机器平台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已经逐步成为趋势,甲状腺外科医生必须转变思维模式、接受智能技术、不断探索学习,在人工智能与机器时代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机器人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机器肝胆胰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完成的14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机器肝胆胰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手术均在机器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重建血管术后早期无血栓性闭塞。14例手术中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10例,其中2例使用了人造血管,联合动脉部分切除重建3例,联合肝中静脉部分切除重建1例。平均手术时间(294.9±80.7)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15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0±5.1)d,围手术期死亡为0。14例中13例(92.9%)达到R0切除。截至2020年1月,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随访3年无复发;13例恶性肿瘤平均随访15.5个月,其中3例胰腺癌因复发死亡,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1例肝门部胆管癌术后26个月因复发死亡,其余9例存活患者仍在随访中。结论机器手术系统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是安全可行的,其肿瘤学优势尚需进一步评价。

  • 标签: 机器人手术系统 血管切除重建 疗效
  • 简介:摘要一位优秀的机器胃癌根治术的助手在术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初期开展的团队中,其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在机器胃癌手术中,优秀的助手应积极参与手术进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对不同体型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戳卡孔位置;熟练地掌握各种手术器械并可以流利地转换器械;在关键部位协助主刀进行暴露;在手术细节上给主刀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这样才能使整个胃癌手术过程更为流畅,手术效率及手术质量大大提高。当然,助手的成长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和经验总结,同时主刀的鼓励对助手的成长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胃肿瘤 机器人手术 根治性手术 助手
  • 简介:摘要中间入路,悬吊子宫,自骶岬水平切开乙状结肠系膜及腹膜反折,向左牵拉系膜,显露Toldt’s间隙,解剖肠系膜下血管鞘,离断IMA、IMV,清扫淋巴结。乙状结肠系膜向右牵拉,显露Toldt’s线。在此向头侧游离Toldt’s间隙,避免损伤输尿管和血管。在乙状结肠系膜后方,向尾侧扩展至直肠后间隙,避免损伤腹下神经和骶前静脉丛。暴露直肠系膜与盆壁筋膜之间的无血管间隙并行钝性分离,从后壁中央开始,逐步向两侧进行分离,离断直肠骶骨韧带,分离直肠前壁。对直肠远切端可行肠壁裸化。经肛拖出后离断肿瘤,行腔内吻合。

  • 标签: 直肠肿瘤 机器人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机器辅助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天玑"机器辅助治疗的31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7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42.3岁(17~71岁)。骨折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5例,横形骨折12例,横形伴后壁骨折2例,T形骨折8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2例,双柱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9.0 d(2~21 d)。23例患者采用经皮内固定术,8例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记录患者的螺钉固定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ICU使用率、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31例患者平均置入螺钉1.9枚(1~5枚),手术时间平均为3.3 h(1.0~8.5 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98.7 mL(20~2 000 mL),异体输血量平均为77.4 mL(0~800 mL),自体输血量平均为56.5 mL(0~800 mL),并发症发生率为9.7%(3/31),ICU使用率为29.0%(9/31)。住院时间平均为6.0 d(1~23 d)。29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4.2个月(6~65个月)随访,2例失访。末次随访时改良Merle d'Aubigne & Postel评分平均为16.7分(12~18分);Majeed评分平均为85.4分(60~100分),其中优18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为86.2%(25/29)。结论骨科机器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定位髋臼螺钉的安全通道,并辅助安全置入通道螺钉,实现髋臼骨折的微创固定,效果良好。

  • 标签: 手术机器人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达芬奇机器手术是当前微创外科的最新潮流之一,它克服了传统腹腔镜的很多技术局限性,在提供立体视野、手术操作精细化和消除操作抖动等方面的优势显著。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达芬奇机器直肠癌手术安全可行。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较,机器手术在降低中转开腹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在肿瘤远期生存方面,机器术式与开腹手术、传统腹腔镜手术相当。近年来,机器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成为直肠癌治疗发展的重要分支。另外,在高速通信时代背景下,机器系统将成为远程医疗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积极推动远程会诊、学术交流、医院建设甚至就医模式的革新。

  • 标签: 直肠肿瘤 机器人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机器辅助下脊柱胸腰椎手术的护理配合心得。方法: 2018年 4月 -2020年 2月,抽取 80例本院收治的行机器辅助下脊柱胸腰椎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回顾病情,以不同护理措施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40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针对性护理,对比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为 2.5%,低于对照组 17.5%,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机器辅助下脊柱胸腰椎手术治疗中,配合针对性护理,既能减少并发症,又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机器人 脊柱胸腰椎手术 针对性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10例达芬奇机器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临床疗效和近期生活质量。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所行达芬奇机器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共1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37~71岁,平均为(60.6±9.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平均为(28.5±1.5)kg/m2。分析临床特征及手术指标、术后主要并发症情况,应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量表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GLQI评分数据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手术时间(141.8±20.2)min;术中出血量(64.0±24.5)mL;术后经口进食时间(3.6±1.1)d;术后住院时间(3.7±1.8)d。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GLQI评分分别为(93±7.8)、(124±8.8)、(127±7.66);术后3个月和6个月得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和6个月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对近期生活质量改善较好,在精细解剖和精准缝合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裂孔疝 胃食管反流病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胃底折叠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器辅助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怀化市中医医院脊柱外科 2016年 12月~ 2017年 3月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的 11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6例机器辅助置钉,共 32枚椎弓根螺钉,设为观察组; 5例医师徒手置钉,共 30枚椎弓根螺钉,设为对照组。分析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 Gertzbein-Robbins标准评价机器置钉的准确性,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由机器成功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 31枚(观察组其中有 1枚螺钉在手术中由于患者示踪器移动而改为徒手置钉,归为对照组),根据 Gertzbein-Robbins标准,观察组最终结果: A级 28枚, B级 2枚, C级 1枚,置钉准确率为 96.77%,明显优于对照组( A级 18枚, B级 7枚, C级 6枚,置钉准确率 80.65%, P< 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 3.23%,同样明显低于对照组 22.58%,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机器辅助椎弓根螺钉置钉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减少了置钉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机器人辅助 椎弓根螺钉 Gertzbein-Robbins标准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上尚缺乏针对机器辅助微创腰椎内固定术患者术后疼痛、早期下地活动情况等围手术期护理方面的研究,尚无从术后康复角度评价机器辅助手术对患者护理模式的改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仍沿用传统开放腰椎内固定手术护理模式,为术后 1~ 7d不等。传统术后下地时间已不适用于创伤小、恢复快的机器辅助微创腰椎内固定术,术后长时间卧床会增加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本研究将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对机器辅助微创腰椎内固定术和传统开放腰椎内固定术的置钉精准性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下地时间的效果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机器辅助微创腰椎内固定术对于传统开放术式护理模式的改善。

  • 标签: 骨科机器人 护理 腰椎内固定术 椎弓根螺钉置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