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案是病人接受检查、诊断、治疗、护理过程的完整记录,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全过程的最原始、最齐全、最及时、最客观,且赋有医疗信息价值和法律价值的历史记录。病案的建立、形成与利用具有其特点及规律性,本文对此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

  • 标签: 病案 建立 形成 利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病综合证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51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病理主要类型分别是局灶节段性的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对比分析三类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结果膜性肾病出现血栓的情况多余其他两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血栓的部位一般为下腔静脉、肺静脉、肾静脉;比较三种病理类型患者抗凝血酶Ⅲ、血小板、血红蛋白、血清白蛋具体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血栓栓塞的情况比较多,患者患有不一样的肾病综合征其出现血栓的情况也不一样,临床治疗中,必须秉承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 标签: 肾病综合证 合并血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尿检是临床中常见检验技术之一,其不仅可以对泌尿系统的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价,同时也是检测药物使用安全性、人体健康状态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尿检早已经成为临床中常规检验技术,尿检主要划分为物理检查、化学分析以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对此,本文详细分析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和研究进展。

  • 标签: 尿液 有形成分 检测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学员团队凝聚力是我国部队战斗力的有效保障,也是促进我国部队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部队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团队凝聚力,才能在真实的战争中具备强有力的战斗精神和战斗力。所以对于部队学员团队凝聚力的形成研究有利于对我国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军队的建设发展。也有利于我国部队在人才素质培养和教育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的研究重点将是对学员团队凝聚力形成的影响因素都有哪些,以及对于学员团队凝聚力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学员团队凝聚力是我国部队发展建设中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 标签: 学院团队凝聚力 战斗精神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文章就对不同的地质构造特点和问题对煤矿开采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降低复杂地质构造对煤炭开采影响的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复杂地质构造 煤炭开采 影响
  • 简介:摘要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大约260万,约占总死亡比例的45%。其中血管斑块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因素,分析血管斑块的形成原因,了解血管斑块的病理变化因素,弄清药物对血管斑块的质变影响,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血管斑块 形成原因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的脑血管病,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由于病因复杂,症状严重,治疗也较为棘手,探讨该病有效的诊疗方法,对该病的整体治疗有利,并且可总结现有诊疗方法的优劣,为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 治疗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血栓形成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卒中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各时间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形成的治疗采用尿激酶溶栓对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脑血栓形成 尿激酶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护理前,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减轻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了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 标签: 急性脑血栓形成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含有约20-24个核糖核苷酸且总数超过五千的小RNA,其在组织细胞内有很多重要的调节功能。每个miRNA能够有数个靶基因,被认为是细胞基因表达的微小管理者。MicroRNA能够编排与细胞表型转化及疾病进展相关的基因表达谱,可以通过刺激凋亡或阻止翻译来调控大多数蛋白编码基因,并参与生命过程中一系列的重要进程,包括细胞的发育、增殖、凋亡、死亡、脂肪代谢和分化等。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MicroRNA对心脏及大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有一定影响,本文将着重讨论MicroRNA在主动脉夹层形成中的作用。

  • 标签: MicroRNA 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指患者深静脉中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凝结,最终会导致患者静脉腔堵塞,促使患者静脉回流产生病症。临床医学如果不对患者进行及时地治疗,其势必会对患者的工作能力造成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负担。因此,临床医学需要采用有效的方式来预防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对策,为减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 标签: 手术患者 深静脉血栓预防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作探讨。方法:将纳入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 40例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 40例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显效率 55.0%及总有效率 97.5%比对照组 20.0%、 65.0%高, P< 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约 95分比对照组约 72分高, P< 0.05。结论: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方法的效果更佳。

  • 标签: 急性脑血栓形成 早期康复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铝合金焊接常见的接头软化、焊接气孔、焊接结晶裂纹等缺陷,这些缺陷都会使得铝合金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下降。为了对服役机械结构疲劳定寿,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完善了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

  • 标签: 铝合金焊接 缺陷 疲劳性能 疲劳累积损伤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黏液栓形成与MP菌量、混合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MP感染所致肺实变患儿87例,根据支气管镜下表现,将患儿分为黏液栓组(34例)和非黏液栓组(53例)。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MP-DNA定量;取痰液及BALF用于细菌培养;采用GeXP多重基因表达分析系统联合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痰液病毒。结果黏液栓组高菌量比例、混合病毒感染率分别为64.7%(22/34)、52.9%(18/34),高于非黏液栓组的24.5%(13/53)、20.8%(11/53)(P<0.05)。两组混合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菌量〔OR=10.682,95%CI(1.447,78.877)〕是MP肺炎患儿黏液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MP肺炎患儿黏液栓的形成与MP菌量、混合病毒感染有关,而未见与患儿性别、年龄有关。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肺炎患儿 黏液栓形成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将早期护理用于DVT的防治中,探讨其对DVT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病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不同分别护理,比较二者护理后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病人护理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下肢浮肿率和DVT发生率明显较低。结论早期护理能提高DVT的护理疗效,和满意度,且能更好地预防DVT的形成,对医学临床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DVT 早期护理 下肢浮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名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名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合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ICU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