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常见食品风险评估的基础数据和有关食品卫生监督制度规定为支撑,利用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AS/NZS4360:2004风险矩阵分析法构建的部队应急行动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在对部队在执行应急行动和野外驻训演习期间食品安全水平进行识别与评估过程中,可以帮助卫生监督人员掌握实时、整体食品安全水平,实现任务部队食品安全保障的全程、动态数字化监测,具有科学性监督和经济实用性。

  • 标签: 军事人员 食品安全 预警
  • 简介:为了探讨药品安全应急顸警系统中信号的处理问题,试从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来源、发现及信号的处理等方面综合分析,尝试为建立药品安全应急预警系统提供依据,以利快速及时地对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作出反应,有效地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安全 应急预警 信号处理
  • 简介:摘要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血液预警系统。监控从血液采集到血液输注的整个过程,分析收集的数据。提出预防措施,逐步降低献血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控制输血传染病。本文通过介绍现有的血液预警系统及其作用,旨在为输血安全提供借鉴。

  • 标签: 血液预警 血液安全
  • 简介:摘要诊疗信息预警系统是指按照国家医药卫生管理法规及政策要求,根据医学、药学、统计学原理,利用电子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医生的处方等重要诊疗行为的合理性、安全性进快速监测,做到事先警示,事中拦截,事后评估。实施该系统后,医务人员对相关规定的知晓率增加,降低了药品比例,提高了医疗质量,是医院行风建设的一项辅助措施。

  • 标签: 诊疗信息 预警 开发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疫苗犹豫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愈显突出,部分本已控制良好的疫苗可预防疾病(VPD)的发病率出现反弹,极不利于免疫规划成果的巩固和疫苗针对疾病的消除。本研究基于疫苗犹豫成因的3C模型(信任度、自满情绪和便利性),结合我国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的实践,形成疫苗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监测、人群疫苗信心监测和服务可及性监测3大维度下的疫苗犹豫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构建框架和预警处置思路,为我国开展疫苗犹豫的监测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疫苗 预测 疫苗犹豫
  • 作者: 赖圣杰 冯录召 冷志伟 吕欣 李瑞云 尹凌 骆威 李中杰 兰亚佳 杨维中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系SO17 1BJ,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730,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长沙 410073,挪威奥斯陆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中心 NO-0316,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518055,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 11757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传染病管理处,北京 102206,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了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早期预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预警模型,介绍了基于不同数据源的传染病预警系统及其应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研究和应用的互联网搜索、社交媒体、人员流动等大数据及其分析方法,探讨其在传染病预警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建立基于多源大数据的传染病智慧化预警机制和平台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发传染病 预警模型 预警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大数据
  • 简介:摘要依靠人工监控视频画面,查找犯罪线索,存在信息庞杂、侦查警力不足及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而视频监控预警系统在公共场所的广泛应用,可通过人脸识别、微表情识别及行为分析对目标人群进行比对,实现监控视频有效信息的归纳和浓缩,为侦查破案提供便利。并在预警分析、线索管理、预防和打击犯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高准确性,强隐蔽性及高效率使其符合监控技术发展和实务发展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公共场所 视频监控 预警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早期预警评分工具是预警系统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对护理人员起到警示作用,提醒护理人员监测出现危险情况的患儿,以便于对其提供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出现不良情况,将临床危险降到最低,极大程度提升患者满意度。据相关资料记载,引发患儿死亡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为心肺衰竭,在儿科各个病房中,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为0.5%~20%,生还率为25%~50%。而在新生儿早期阶段,呼吸窘迫发生率高达8%。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患儿心脏骤停和呼吸窘迫等指标,便能有效降低儿童的病死率。本文将对儿科早期预警系统评分工具展开综述,分析其进展情况。

  • 标签: 儿科 早期预警 评分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感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近一年接受院感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检测的1000例案例为对象,对具体的检测结果总结。结果:分析和研究本院近一年检测的病例,全年检测1000例,院感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检测准确945例,检测准确几率是94.5%,迟报55例,迟报几率是5.5%。结论:院感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本身有重要的作用,全程互动监控的模式,完成了数据的动态分析,能促进医院感染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 标签: 院感 实时监测 预警系统
  • 简介:摘要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服刑人员处于特定的高应激环境下,是心理危机高发群体,其心理危机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健康和改造,该心理危机伴有的不可预见、突发性的暴力行为将直接威胁着监狱的安全稳定。目前,监狱系统对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采取的大多是出现危机后才去解决问题的被动应对模式,少有主动干预,对其心理危机更缺少系统的层次分类。因此本文尝试建立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建立心理危机级别分类、预警指标和干预范围来主动的对其心理危机进行评估、干预,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 标签: 心理危机 预警系统 指标体系
  • 简介:目的:实现计量器具周期管理预警功能。方法:通过软件对已有的计量器具记录文件进行访问,获取下次检定的日期,并和系统日期进行比较,对即将到期的计量器具进行报警。结果:通过参数的设定,软件能够方便的访问计量器具记录文件,并能够有效的实施预警功能。结论:应用VisualBasic6.0来实现此软件的开发,且方便快捷,软件占用系统资源少,功能强大,有效地防止了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过期及漏检的情况发生。

  • 标签: VISUAL Basic 6 0软件 EXCEL文件 计量器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急预警系统联合集束化护理救治急危重患者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急危重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均使用常规手段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护理,研究组应用应急预警系统联合集束化护理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记录研究期间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前后患者抢救情况的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5.0%比22.5%,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抢救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人员到位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皆少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急预警系统联合集束化护理对救治急危重患者具有极大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有效促使了救治成功率的提升,并极大地缩短了救治时间,并融入了医疗质量管理的优秀理念,不但使患者医疗服务与预后质量得到了有效地提高,还促进了整个学科乃至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可以对其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应急预警系统 集束化护理 急危重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三级预警系统预防产后出血的实践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前收治的45例采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进行预防干预的产妇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后开展三级预警系统的5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24h平均出血量以及发生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平均次数;对两个时间段各随机抽取10名护理人员进行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问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24h平均出血量以及发生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平均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知识、操作技能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三级预警系统 产后出血 预防价值 实践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创伤指数的病情早期自动预警系统在高龄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的老年骨科收治的≥75岁创伤骨折患者32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评估及护理;观察组采用我院开发设计的基于创伤指数评分的病情早期自动预警系统进行评估识别患者的伤情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抢救率、转送ICU率、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抢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创伤指数的病情早期自动预警系统对高龄髋部骨折住院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可准确预测患者病情及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自动预警系统 高龄骨折 病情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日益扩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线部门,承担着初步诊断和紧急处理传染病的重任。建立一个有效的传染病预警系统对于早期识别、快速反应和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急诊科传染病预警系统的构建方法、技术难点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评估。通过系统分析急诊科传染病预警系统的设计原则、关键技术、数据收集与管理、预警机制以及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协同作用,本文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此外,本文还对预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预警系统设计和有效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急诊科对传染病的应对能力,为保护人民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 标签: 传染病预警系统 急诊科 公共卫生安全 数据管理 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