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课程标准已经对我国小学数学分层探究学习体系提出了更为明确科学的发展要求,教师还需要努力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努力提高引导学生发展的数学自主的探究活动意识,在同伴交流学习中积极培养创新学生活动的实际能力。在这种分层模式学习模式中,教师们需要努力创设一种适合自己的课堂情境,探索科学有效可行的学生分层培养方式,予以正确合理全面的学生评价,让全体学生一起在共同学习实践中慢慢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评价习惯,提高自主学习实践的教育效果。

  • 标签: 小学 数学 分层教学 教育实践
  • 简介:摘要:数学思维教学应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①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②从“数学型思考”到“学会思维”,力求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可以说是一种“螺旋上升”,与之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观点的偏颇,一是“基础教育的去学科化”,二是只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待数学教育的目的。

  • 标签: 高职数学 数学思考 教育战略
  • 简介:摘要:根据小学生的饮食习惯、营养特点,指出小学生的早中晚合理膳食,小学生宜选用的食物和不易选用的食物。

  • 标签: 小学生营养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学生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2019年永春县小学生常规体检资料中的龋齿患病情况分析。结果 调查7-12岁小学生40379人,龋齿患病学生8618人,龋齿患病率21.41%。结论 永春县小学生龋齿发病率还有待逐年下降,今后仍需加强龋齿防治工作。

  • 标签: 小学生 龋齿 预防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的的提升,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国家也增加了小学教育的资源投入,不管是在教学基础设施方面还是教学方法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优化完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显得十分的缓慢。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短时间的教学工作,单纯的依赖学校来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无法既定的教学效果目标的,而是需要学校和家庭进行合作才可以从根本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加以保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合作 策略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符合中国成年男性人体特征的辐射防护用中国参考人数学模型(CRH-MIRD)。方法基于我国辐射防护用参考人系列标准(GBZ/T 200)数据,辅以《中国参考人解剖生理和代谢数据》和亚洲参考人数据,以欧美参考人数学模型(MIRD)为蓝本进行缩放修正,构建CRH-MIRD模型。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不同射线能量、各种标准照射方式下CRH-MIRD模型主要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转换系数和全身有效剂量转换系数,与国际权威机构报告数据以及MIRD模型和体素模型计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验证。结果利用2种模型计算所得的剂量转换系数基本反映中国参考人和欧美参考人的解剖数据差异,体素模型因其构建模式及参考人体特征数据不同,计算结果较上述2种模型有较大的差别。结论基于中国参考人数据库,采用国际通用的辐射防护用人体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建立的CRH-MIRD模型计算结果合理可信。

  • 标签: 中国参考人数学模型 吸收剂量 有效剂量
  • 简介:【摘要】积极弘扬素质教育理念,推进科教兴国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跨越世纪的综合人才。学校业务的核心是教学,而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与学科教育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直接决定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实现对现有中小学课堂的有效拓展。

  • 标签: 中医药 中医文化 实践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桂林市城区小学生人群近视发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区域内小学生近视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21年5月在桂林市城区3所小学用整群抽样法对3 578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眼科视力、验光检查,其中男1 837名、女1 741名,年龄(9.91±1.66)岁,对收集到的资料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桂林市城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8.23%(1 368/3 578),近视患病率随年级数增加而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20,P=0.003);课余看电视时间越长近视发生概率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40,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学习时间>8 h、看书40 min后不休息、看电子产品距离<30 cm、每天户外运动<2 h是小学生近视发生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依据小学生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家长及学校要督促孩子用眼习惯,养成孩子的健康用眼习惯,尽量减少近视的发生。

  • 标签: 小学生 近视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通州区中小学生4084名,男生2020名,女生2064名,进行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分析中小学生近视流行现状,探讨近视影响因素。结果:通州区中小学生近视率62.51%,中学生近视率高于小学生(P<0.05)。结论:中小学生近视概率逐年递增,作为青少年视力不良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应对学校教学环境的改善以及电子产品的使用给予更高的关注,从而控制学生近视发生的概率。

  • 标签: 中小学生 近视流行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主要的两个场所,其中校园体育对学生意志品质、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文化教育一直是重点,而总会忽略学生身体方面的发展。随着“双减”政策不断深化,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校医作为维护学生身心发展的人物,不管是在塑造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还是促进体质健康发展方面,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正确认识“双减”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小学教育 体质健康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抽取某校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中小学生体检报告(800份),分析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结果:经分析发现,相较于省平均水平,该校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营养不良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呈现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小学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如若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不仅会影响体格发育,且对于学生智力发育也会有一定影响,增加了其患病几率,故重视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中小学生 营养状况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环境不断优化。然而现阶段学生近视逐渐趋于低龄化发展,中小学生的视力问题日益严峻,视力问题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而应及时实施预防措施。本文分析了中小学生近视眼成因,并提出了中小学生近视眼预防教育策略。

  • 标签: 近视眼 预防教育 中小学生
  • 作者: 王瑞雪 王增淼 田怀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公共健康研究中心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公共健康研究中心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欧美国家肆虐,德尔塔变异株在国内引起数次小规模暴发,对大型活动赛事期间的新冠肺炎传播风险进行模拟,从而提前做好人员、物资、隔离场所等各类保障工作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例,介绍使用数学模型对来华运动员、官员和其他奥运会利益相关方(简称“涉奥”)入境风险、闭环内风险和防控措施进行模拟。在2022年1月19日的模拟结果中,预估涉奥入境海关核酸检测产生的阳性病例数为357例(95%CI:153~568),实际来华涉奥病例数为323例;模拟冬奥会进入闭环内的“种子”病例数为195例(95%CI:43~335),实际闭环内检测病例数为212例。本研究展示了传染病数学模型在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传播 大型活动赛事 数学模型 北京2022年冬奥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小学生视力不良流行现状及其地域空间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由深圳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组织视力筛查联盟医院于2019年采用对数视力表对深圳市10个行政区全部在校1~6年级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计算不同行政区、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并采用Arcgis10.2软件对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进行空间特征分析。结果共对1 044 545名小学生进行了视力检查,发现总体视力不良患病率为53.4%(557 748/1 044 545),原特区内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为56.7%(172 771/304 532),高于原特区外的52.0%(384 977/740 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412,P<0.001);女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为56.7%(268 201/473 164),高于男生的50.7%(289 547/571 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434,P<0.001);随年级的升高,深圳市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先降低再升高,大体呈升高趋势,1~6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分别为49.8%(99 615/200 203)、44.0%(86 521/196 800)、47.2%(82 848/175 331)、54.5%(89 737/164 731)、60.8%(96 271/158 298)和68.9%(102 756/149 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871.017,P<0.001)。深圳市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 I指数为0.278,深圳市光明区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局部空间自相关Moran I指数为0.933,局部Geary系数为0.78,光明区及周边区域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呈现低-低值聚集。结论深圳市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存在空间聚集性。

  • 标签: 学生 视力筛查 流行病调查 视力不良 空间自相关 中国
  • 简介:摘要:小学阶段作为一个人成为学生的初步阶段,在此期间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机制,进而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起到帮助。但纵观当今教学现状,小学班主任并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价值,因此也就没有在行动方面作出具体实践。针对此现象,教师应当首先从意识层面调整对心理教育的认知,进而才能够在行动层面,相应地作出改变。

  • 标签: 积极心理学背景 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方法:  对997名中小学生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俗称“乙肝两对半”检测,采用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开展检测,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情况。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为0.20%、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为37.71%、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率为0.10%、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阳性率为0.10%、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率为0.50%,其中乙肝“大三阳”学生1例,占比0.10%,乙肝“小三阳”学生1例,占比0.10%。结论:  对中小学生开展乙型肝炎预防与控制工作非常有必要,建议定期实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筛查,针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的学生做好乙肝疫苗接种及加强接种的预防措施,对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学生应及时开展相关干预,从而持续性减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中小学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基层中小学学生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市基层中小学1000名学生进行龋病调查,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学习阶段、年龄段龋病发病情况,并以此制定小学学生龋病防治措施。结果:1000例中小学学生中,女孩儿、小学、低龄学生人群的龋病发病率显著高于男孩儿、中学及高龄学生人群(P<0.05)。结论:女孩儿、小学、低龄学生为龋病高发人群,社区可以此结果制定基层口腔卫生保健宣传,定期检查上述人群口腔健康,这对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