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器械与植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于2020年1月起对骨科手术室器械和植入加强管理,以2019年1-12月之间设为实施前,以2019年1-12月之间设为实施后,抽取两个时段各96例患者为对象。比较两个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个时段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数据后发现实施后更优,经统计数据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骨科手术器械与植入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检测手段的发展,各种肝癌标志不断被发现,这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后实时监测有重要意义。基于不同标志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异,探讨其对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可以为临床医生科学合理地应用不同标志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肝肿瘤 生物标记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探讨提取的黄酮类化合不同浓度对小白鼠体内酒精浓度的降解效果;以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作为溶剂加热提取橘子皮中的黄酮类化合,回流提取3次,并用比色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的含量,过滤、浓缩、再离心后得到黄酮类化合,用10%的酒精给小白鼠灌胃后,再给小白鼠灌胃不同含量的黄酮类化合,眼部取血之后用离心机和分光光度计测量血液中酒精浓度,分析不同实验组乙醇浓度的差异。结果表明:橘皮中的黄酮类化合有解酒功效,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量越高解酒的效果越好。

  • 标签: 橘皮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条件 解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转换对于防止骨骼疲劳损伤和维持机体矿物质平衡至关重要,骨转换失衡是多种骨骼疾病的关键病理生理机制。骨转换生化标志(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是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或酶类,本指南介绍BTMs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其在多种骨骼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骨折风险预测、药物疗效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骨转换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利用云技术和联网技术,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重症医学信息平台,对于提高医护人员获取重症患者医学信息的效率以及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期间,在某院区快速搭建并完善重症医学信息联平台的实践。该平台实现了对多种重症医学装备的有效联,具有信息集成全、搭建速度快、系统延展性好等特点,具备生命体征监测及生命支持、床旁治疗数据检索、远程诊疗和云共享等功能,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重症治疗的效果,降低与患者的接触频次,可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快速建立重症诊治信息平台提供借鉴。

  • 标签: 信息管理 重症医学 物联平台 应急管理
  • 简介:摘要自体脂肪组织是一种理想的填充材料,但其高吸收率与低存留率常导致受区无法达到预期的填充效果。脂肪抽吸包含的细胞与蛋白成分均影响脂肪颗粒在移植区域的远期存留率。脂肪干细胞的成脂分化、血管再生以及细胞外基质重塑过程受到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或基质蛋白的调控。本文就脂肪抽吸成分对脂肪移植的作用进行概述。

  • 标签: 脂肪抽吸物 脂肪干细胞 脂肪移植 存留率 细胞外基质成分
  • 简介:摘要患者男性,51岁。因双眼突出、头痛、视模糊半年就诊。主要临床特征为球后炎性假瘤及腹膜后纤维化,初诊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先后予地塞米松10 mg/d静脉输液5 d,口服泼尼松1 mg·kg-1·d-1 1个月后逐渐减量,同时联合口服环磷酰胺100 mg/d治疗后,病情曾一度维持稳定,但诊治过程中发现硬脑膜占位、骨质硬化等无法用GPA解释,经病理活检及基因检查诊断为脂质肉芽肿病(ECD),加用维罗替尼治疗(480 mg, 2次/d),目前患者病情稳定,仍在随访中。临床医生应提高对ECD的认识与重视。

  • 标签: 脂质肉芽肿病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球后炎性假瘤
  • 简介:摘要白塞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系统性血管炎,以口腔、生殖器溃疡、眼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可累及神经系统、血管及胃肠道等。肠道累及通常发生于肠外表现之后,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是白塞病进展过程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肠白塞病诊断无特异实验室指标,鉴别诊断困难,易造成误诊误治。本研究通过回顾近年肠白塞病生物标志的研究文献,总结其对肠白塞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肠白塞病 生物标志物 实验室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氟化联合喷砂预防根面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根面暴露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门诊收集牙根面暴露患者,指导患者学习口腔卫生维护方法,一周菌斑染色后,将患者分为喷砂组与氟化联合喷砂组,各55例。结果:两组患者预防前Quigley-Hein平均得分无明显差异;喷砂组患者预防后Quigley-Hein平均得分(2.02±0.02分)显著高于氟化联合喷砂组患者预防后Quigley-Hein平均得分(0.98±0.03分),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化联合喷砂预防根面龋,能够降低龋病菌斑扩展,提高患者的患齿恢复。

  • 标签: 氟化物 喷砂 氟化物联合喷砂 预防 根面龋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良性乳腺肿治疗中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共有38例良性乳腺肿患者入组本次研究,都于2017年2月-2020年10月在本院实施手术治疗,平行对照法分组,A组和B组各19例,分别实施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和常规乳腺肿切除术,分析疗效差异。结果 A组患者比B组有着更优的手术指标,差异显著(P<0.05);A组(94.74%)有着更高的乳房美观优良率,与B组(68.42%)差异显著(P<0.05)。结论 良性乳腺肿临床治疗中,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乳房美观度优于常规乳腺肿切除术,值得借鉴推广。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 良性乳腺肿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和组织病理初步诊断面部不明注射的性质和注射部位,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方案。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医学影像科将直视下切除面部不明注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例,女77例,年龄17~58岁,平均29.4岁。包块、面部肿胀涉及前额、颞部、颧部、颊部、鼻部、鼻唇沟、唇部、下颏等部位,依照MRI提示,直视下切除不明注射及其周边包膜样组织,同时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不明注射物主要为凝胶样注射、颗粒样注射、生长因子类注射3种类型。凝胶样注射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脂肪抑制图像上呈现高信号;大体上可见注射呈黏稠聚集,周边被皮冻样组织包裹;组织病理见组织内大片均质蓝染区域,周围大量多核巨细胞和炎症细胞浸润。颗粒样注射在T1WI或T2WI抑脂序列表现为低、等信号,注射呈沙粒样物质,混合包裹在瘢痕样组织中,形成坚韧的块状包块;组织病理见形状不规则颗粒状,周围纤维组织包绕,多核巨细胞和炎症细胞浸润。生长因子样注射在MRI图像上与正常组织无界限,增生组织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抑脂序列呈现等、高信号;注射区域脂肪组织相对致密、含有较多纤维、血管丰富、易出血;组织病理见皮下血管增多,胶原纤维含量明显增加。结论术前MRI检查可初步判定不明注射的种类和注射层次,有助于直视下手术时判定注射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 标签: 面部 注射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KI)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导致较高的死亡率。目前无法从常见的临床危险因素中可靠地预测AKI的发展风险和严重程度。AKI可能的遗传易感性或某种遗传背景对AKI患者预后的影响仍有待阐明。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AKI的临床诊断目前依赖于反应肾功能的指标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量,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寻找新的肾功能不全或损伤的生物标志以促进AKI的早期准确诊断,识别具有AKI风险的患者,并实施预防性策略和(或)积极性干预迫在眉睫。理想的AKI生物标志应该有助于确定肾脏的损伤程度和功能变化,并有助于充分管理AKI并在必要时启动肾脏替代治疗(RRT)。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早期诊断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脉象在象数、波和质量中的应用性。方法:通过资料整理分析。结果:认识到脉象原理可应用到对象数波和质量的研究中。

  • 标签: 中医脉象 象数 物波 质量。
  • 简介:摘要:对于硫醇类化合来说,其属于关键的有机中间体,被推广于多个领域,例如医药与化工。本文分析了一系列硫醇合成工艺方式,提出将以下两种物质当作原料,也就是溴代以及硫氢化纳,从而制取硫醇的新工艺,制成多种硫醚类化合,同时借助核磁以及质谱,来明确以下两种物质的结构,即硫醇与硫醚。总之通过本文的探究,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 标签: 硫醇 合成 硫氢化纳 溴代物 硫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