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2020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MSBP)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女,4岁4个月,因"胸骨后疼痛、腹痛1个月,加重伴多器官痛20 d"入院,自述"胸骨后反酸、疼痛,牙齿、食管、腹部等多部位均有疼痛",住院期间常诉多器官疼痛,其母多次诉患儿髋关节痛,夜间哭叫,难以行走。但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结合患儿病史特点及照顾者的行为特点,临床诊断为MSBP。提示当临床遇有主诉复杂、严重、医学术语多,既往就诊频繁,而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且照顾者就医及住院意向强烈的儿童,需考虑MSBP的可能。

  • 标签: 代理性孟乔森综合征 伪造或诱发的疾病 对他人的做作性障碍 医疗虐童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大陆首例猴痘确诊病例的发病过程、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处置过程,为今后猴痘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的口咽拭子、鼻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方法对标本进行猴痘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病例于当地时间9月3日在欧洲某国发生一次高风险暴露行为,9月9日出现喉咙干痒,11日发现皮疹。9月14日回国后,主动向隔离点医生报告相关症状,其口咽拭子、鼻咽拭子和疱疹液样本经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均为猴痘病毒阳性,16日确诊为猴痘病例。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例感染的猴痘病毒属西非系B.1分支。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结果,该猴痘确诊病例系境外输入感染引起。猴痘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应做好猴痘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

  • 标签: 猴痘 中国大陆 首例 输入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中国大陆地区麻醉科护士对恶性高热的认知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通过微信平台对中国大陆地区二级以上医院的麻醉科护士进行恶性高热认知程度问卷调查,系统自动记录答卷情况。结果参与调查的麻醉科护士2 058名,分布于21个省、2个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4个直辖市的二级以上医院,有效问卷为2 049份,回收率99.56%。对于恶性高热的治疗药物、发病特点、临床分型、易感人群、易感人群筛查方法、遗传方式、诱发因素、最常见首发症状及丹曲林钠使用最佳时机、国产丹曲林钠配制方法及首次剂量的相关问题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6.58%、82.33%、58.18%、50.90%、50.76%、50.42%、45.73%、32.89%、51.25%、48.32%及46.51%。仅有27.13%的麻醉科护士表示所在医院备有丹曲林钠。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麻醉科护士恶性高热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其他城市(P<0.001)。二级医院麻醉科护士恶性高热相关知识得分高于三级医院(P<0.05);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年限麻醉科护士恶性高热相关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大陆地区麻醉科护士对恶性高热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普及恶性高热相关知识,加强全国范围内麻醉科医护人员对恶性高热的认知度,对提高我国恶性高热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恶性高热 问卷调查 麻醉科,医院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乳腺肿瘤项目资助情况,探讨中国大陆地区该领域内的整体研究现状、焦点领域与特征以及未来研究发展动向,对科研人员更好地选择研究方向与内容有所裨益。方法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检索2017—2019年度乳腺肿瘤重点、面上、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地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收集乳腺肿瘤资助项目数据。结果2017—2019年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乳腺肿瘤研究项目620项,肿瘤复发与转移领域资助项目数量位居第一,其次为肿瘤治疗领域,不同项目类型各研究领域项目数量分布存在差异。乳腺肿瘤研究更集中于非编码RNA、信号转导通路、各类治疗以及肿瘤微环境等研究领域。结论乳腺肿瘤研究在分子发生机制层面已取得一定进展,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积累,未来乳腺肿瘤研究将会不断提升基础与临床研究转化结合度,研究焦点也将更为多元化与拓展化。

  • 标签: 乳腺肿瘤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大陆地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固定治疗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200例,这些患者接受随机分组后在治疗期间分别配合外固定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眼科头面对眼科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行眼科局部麻醉手术的患者250例,将2018年6~7月手术的1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8~9月手术的11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自主设计制作的眼科新型头面,对照组采用普通眼科固定面。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舒适度变化和医患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率及血压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眼科头面应用于眼科局麻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手术舒适度,使生命体征平稳。

  • 标签: 眼科头面架 眼科手术 舒适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联合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按照研究纳入标注与排除标准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编号0-80号,输入电脑进行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采取外固定联合内固定术(ORIF)治疗,手术规范开展后,对比指标:(1)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2)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3)骨折复位情况;(4)生存质量情况;(5)术后疼痛情况。结果:在不同手术治疗后,得出如下结果:(1)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更低;(2)实验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高;(3)实验组患者骨折复位率更高;(4)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更高;(5)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低。上述五项指标差异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ilon骨折 外固定架联合内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骨折复位 并发症 术后疼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创伤骨科治疗中应用外固定的效果研究。方法:抽取我院接收的创伤骨科患者84例,时间2017年7月至2021年8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内固定、外固定治疗,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对比。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借鉴。

  • 标签: 创伤骨科 外固定架 内固定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山西明代水壁画中有大量的“折疡”图像,其中普光寺、云林寺、永安寺描绘有“夹板固定法”和悬吊固定“折疡”图。由于此类壁画图像在题材表达上具有“世俗化”特征以及真实有效的图写功能,是明代外科医学的生动写照,其中普光寺的一幅图清晰反映了当时的骨科夹板形制。通过对历代骨折治疗方法的考察,也印证了图像描述的情形与文献记载基本吻合。明代水壁画可以为骨科史研究提供直观素材。

  • 标签: 水陆壁画 普光寺 中医骨科 夹板固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徐周主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搜集并整理该病的门诊病历,总结徐周主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思维、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结果:徐周主任认为感受外邪、饮食不洁是UC的主要发病诱因,脾虚是发病的基础,湿热是长期存在的病理因素,“脾虚湿热”为该病的主要病机特点,临床总以“祛邪导滞、清肠化湿、健脾益气”为治疗原则。活动期病理因素以湿热、积滞、热毒、血瘀为主,应以祛邪导滞、清肠化湿、调和气血为治疗大法。缓解期患者常表现为脾肾虚弱,气血亏虚,兼有湿热,治疗当重视健脾益气、适当温助肾气,佐以清肠化湿。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徐陆周 临证经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避免手术后被服压迫伤口以及特殊部位伤口护理的需要,设计一种简洁实用、可调节大小高低、使用安全舒适的可调式外科支被,运用于临床,并分析其在小儿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设计与制作:材料为聚氯乙烯树脂,整架设计融入卡通元素,由顶、支脚架、侧和挂件组成;顶包括:顶板、观察窗、侧杆、收缩杆、调节套和端杆,顶板设有观察窗,顶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侧杆,侧杆的两端与收缩杆连接,前后两端收缩杆与端杆连接;支脚架包括:铰接座、支杆、伸缩杆和端头,铰接座设于端杆两端的底部,支杆的顶端铰接在铰接座中,支杆的底端与伸缩杆连接,端头连接在伸缩杆的底端。观察窗的设计便于伤口观察,支架板和支脚均采用螺旋式可伸缩设计,使支被大小高低可随意调节,侧架上部为三角形,下部为圆弧形,以保持整的稳定和避免支架下端压迫引流管道;另在支架脚上设计可摘取固定夹2个,用于固定手术后引流管;通过在每个支架脚上设置一个夹子,方便将床单四角固定,支脚设计为可折叠,便于收纳;②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120例泌尿外科男性隐匿型阴茎手术后或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即可调式外科支被组(手术后放置可调式外科支被)、常规盖被组(手术后常规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后盖被)和不锈钢支被组(手术后放置不锈钢支被),每组40例。比较三组患儿手术后至康复期间的舒适度、伤口或皮肤压伤、摩擦出血、管道脱落、受压或切割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额外更换被服次数、额外伤口换药次数以及家属医疗用具使用满意度。结果可调式外科支被组患儿术后舒适度显著高于常规盖被组和不锈钢支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或皮肤及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盖被组和不锈钢支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属医疗用具使用满意度高于不锈钢支被组和常规盖被组(P<0.05)。可调式外科支被组与不锈钢支被组的额外更换被服次数、额外伤口换药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与常规盖被组比较,额外更换被服次数、额外伤口换药次数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式外科支被应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后,安全便利,一人一用,可提高患儿舒适度及家属医疗用具使用满意度,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减轻医护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泌尿外科手术 儿童 支被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PICC置管托手并验证其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11月在我科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4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置管,观察组予PICC托手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护士操作时长和护士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主诉舒适比率(80%)高于对照组(1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操作时长合格率(80%)高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满意度评分(9.25±0.14)高于对照组(5.15±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置管中,应用PICC托手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置管时间,提高护士满意度。

  • 标签: 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 托手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研究中的样本选择为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到我院之中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在对患者进行筛选后,将所有被纳入本次研究之中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3例)和观察组(整体护理;53例),随后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分别为不同小组之中的患者制定护理方案之后,不同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由于四肢骨折而入院接受外固定治疗的过程中,整体护理服务的开展在控制患者疼痛评分、恢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促进患者骨折愈合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架 四肢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结合《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中仪器设备,为减少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因氧气不足发生安全问题的情况,设计了一款氧气钢瓶固定,它能有效避免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供氧不足、氧气管脱落、氧气瓶倒地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据统计,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7%,其中供氧中断占1.7%,这一数据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次设计的氧气钢瓶固定采取不锈钢材质,安全性能高,能大大减少意外的发生。

  • 标签: 病床 氧气钢瓶 固定架 设计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创伤骨科治疗中应用外固定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创伤骨科收治患者60例进行研究,时间为2020年12月~2022年4月。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行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式相关指标、骨折愈合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耗时、住院耗时、骨折愈合耗时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的目的是针对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分析改良式布朗氏的功效。方法:随机选择来我院的骨科下肢创伤患者100例进行分析,按照干预方法的差别把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布朗氏进行预后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布朗氏进行预后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成效。结果:经过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治疗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222例,通过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1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治疗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为70.27%,高于对照组56.76%,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四肢骨折 患者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