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天津市2010—2013年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评价,为天津市卫生资源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系数,从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地理面积分布对天津市卫生资源配置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2010—2013年天津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按户籍人口分布系数在0.2-0.4之间,按常住人口分布系数在0.2-0.5之间,按地理面积分布系数在0.6~0.8之间。结论户籍人口分布公平性较好,地理面积分布公平性较差,护士分布公平性较差,卫生资源系数呈缓慢下降趋势。

  • 标签: 基尼系数 公平性 卫生资源配置
  • 简介:整个夏天,青岛的海滩都人满为患。人群中,不时会出现一些身穿各色装束的蒙面人,她们的头套只露出嘴、鼻子和两只眼睛。另类的造型,不但让海滩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更是让她们瞬间爆红网络——人们给头套起了个名字叫"脸"。

  • 标签: 青岛 海滩 头套
  • 简介:最近,两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和舒被用来治疗肾细胞癌。很多患者由于对第一种药物缺少持续的效果,而连续服用第二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了解这种序贯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者分析了90例接受序贯治疗的肾细胞患者对索拉非和舒是否存在交叉耐药,这些患者来自法国4个不同的地区。所有的患者首先服用索拉非,或者首先服用舒。在2003年至2006年之间,90例患者中有68例首先服用索拉非

  • 标签: 索拉非尼 肾细胞癌 序贯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序贯疗法 交叉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治疗伊马替耐药胃肠间质瘤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伊马替耐药胃肠间质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舒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内容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脱发、肝肾功能异常及消化道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舒尼替尼 伊马替尼 耐药胃肠间质瘤
  • 简介:摘要1例62岁男性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口服洛替400 mg、2次/d治疗。首次用药后5 h出现轻微乏力、心前区不适和胸闷,休息后缓解;当日第2次用药后1 h再次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症状,休息后缓解;次日再次服用该药后1 h,前述症状复现且加重,休息后不能缓解。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钙蛋白Ⅰ2.67 μg/L,肌红蛋白195.1 μg/L,肌酸激酶MB 37.7 μg/L;心电图检查示Ⅰ、Ⅱ、Ⅲ、aVL、aVF、V1~V6导联ST段压低>0.1 mV,T波倒置,QT/QTc 350/402 ms。诊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考虑与洛替有关。停用该药并予扩张血管、抗凝等治疗3周后,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钙蛋白Ⅰ未检出,肌红蛋白21.7 μg/L,肌酸激酶MB 0.8 μg/L;心电图检查示Ⅰ、Ⅱ、Ⅲ、aVL、aVF、V1~V6导联ST段和T波恢复正常,QT/QTc 370/376 ms。

  • 标签: 抗肿瘤药 白血病,髓样,慢性期 心肌梗死 尼洛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达沙替洛替及伊马替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达沙替组,洛替组、伊马替组,每组20例,对比观察三组患者服药后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液完全缓解率与血细胞减少程度未出现明显差异,达沙替组与洛替组患者在完全细胞遗传缓解率、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三个方面,均优于伊马替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患者应用达沙替洛替可使病情发展得到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达沙替尼 尼洛替尼 伊马替尼 慢性髓系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伊马替洛替和达沙替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抑制法焦磷酸合成酶对改善.型糖尿病大鼠左心室重构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建立。型糖尿病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10)、糖尿病组(DM组,n=10)、糖尿病+伊班膦酸钠组(DM+IB组,n=10)。建模成功后DM+IB组SD大鼠连续16周每天皮下注射5微克/千克剂量伊班膦酸钠溶液,control和DM组大鼠在相同位置注射相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1周后分别对3组SD大鼠行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测定,HF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横截面大小,Masson。复合染色检测心肌组织胶原纤维沉积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左心室内径增大、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显著增厚、心功能降低、心肌细胞明显肥大、心肌间质及心肌血管周围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增多(P<0.01);DM+IB组大鼠虽出现上述结构及功能改变,但与DM组相比上述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抑制法焦磷酸合成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左室重构与心脏功能。

  • 标签: 糖尿病心肌病 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 伊班膦酸钠 左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肺纤维化是多种间质性肺疾病的终末期表现,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其中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肺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预后较差。布和吡非酮是目前上市的抗肺纤维化药物,在IPF治疗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认可。我们就两种药物的作用靶点和临床试验进行综述,为抗肺纤维化药物适应证的拓展提供依据。

  • 标签: 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 尼达尼布 吡非尼酮 临床实验,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洛替与伊马替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7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研究;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各 39例的研究组和参考组,分别给与洛替与伊马替治疗,治疗三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接受洛替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早期分子学反应( EMR) BCR-ABLIS小于等于 10%,以及分析学反应 MR4.5 BCR-ABLIS小于等于 0.0032%的患者比率分别为 94.9%和 53.8%,均显著有接受伊马替治疗的参考组患者,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且均在耐受范围,符合用药安全性要求。结论: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过程中,洛替的实际治疗效果,明显更优于伊马替,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尼洛替尼 伊马替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简介: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属于呼吸系统疑难杂症,主要治疗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药物选择少,副作用较大。近年来随着新型抗纤维药物临床治疗数据的增多,给ILD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就新型抗纤维化药物吡非酮(pirfenidone,PFD)和布在ILD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总结。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吡非尼酮 尼达尼布 抗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肿瘤专科120项肿瘤手术的护理配合难度进行评价,为临床手术护理工作量化考核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elphi调查法,所有的手术名称来源于HIS系统的手术收费名称,以120项肿瘤手术配合难度系数为主体,形成专家函询表,选取山东省几家肿瘤专科医院手术室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17人,通过由一人进行发放、讲解和回收的方式,对专家进行了两轮咨询,同时专家之间不能进行任何的沟通。两轮调查后综合分析专家意见,对变异较大的项目,进行第2次专家函询,直至得到满意的结果。结果专家函询,第1轮调查中10名专家均参与,回收1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第2轮调查中17名专家参与,回收17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专家最小权威系数为0.9。两轮函询中,函询的变异系数均<0.35,协调系数为0.821和0.953,结果可靠。结论通过对肿瘤手术难度系数的调整和排序,护士可以参照难度系数值对自己的收费项目进行核对,减少差错;同时,可以加快手术的衔接,促进医院手术台次的周转,促进手术护理管理和护理教学的发展。

  • 标签: 肿瘤手术 难度系数 量化考核 手术配合
  • 简介:是目前已知的作用靶点最多的靶向抗肿瘤药物之一,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2006年1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舒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和不能耐受或伊马替治疗失败的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2008年5月在我国上市。本文就舒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转移性肾细胞癌 多靶点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胃肠道间质瘤 治疗失败
  • 简介: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能够与Bcr-Abl激酶结合而成功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然而该激酶的点突变常导致伊马替耐药,使治疗失败。洛替是一种比伊马替更有效的新型Bcr-abl激酶抑制剂。在Ⅰ期临床研究中,119例伊马替耐药的患者接受了不同剂量水平的洛替,最大耐受剂量为600mg,每日二次口服。推荐Ⅱ期研究的剂量为400mg,每日二次。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皮疹、脂肪酶和胆红素升高。在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分别有92%(53%)、72%(48%)、39%(27%)获得了血液学/细胞遗传学缓解。联合应用几种不同的Bcr-Abl激酶抑制剂有相加或协同作用,如伊马替洛替和达沙替,并有可能延迟或预防耐药的出现。一些研究试图通过鉴定病人的突变类型而预测这些药物的效果。

  • 标签: 靶向药物 伊马替尼 尼洛替尼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简介:目的梅埃病一般认为主要以中年人发病为主,在儿童(≤15岁)中发病率均较低。本文关注儿童梅埃病的发病情况,研究儿童梅埃病的临床特征。方法观察眩晕诊疗中心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共计586例梅埃病患者中儿童(≤15岁)梅埃病的发病情况,对这些患者进行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冷热试验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结果本组梅埃病发病最早为3岁。儿童期首发的梅埃病占全部梅埃病患者的1.71%(10/586)。4例首发为典型梅埃病症状(耳蜗症状和前庭症状均具备),占40%(4/10);以耳蜗症状首发的占30%(3/10);以旋转性眩晕或倾倒感为首发者分别占20%(2/10)及10%(1/10)。儿童梅埃病听力图有两种类型——低频下降型和平坦型: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共7例占70%(7/10);3例为平坦型曲线,占30%(3/10)。前庭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异常与病程无关。耳蜗电图的阳性率较高,达50%(5/10)。首发为倾倒感的患者,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异常。头痛和运动病是儿童梅埃病的一个常见主诉。结论儿童梅埃病的主要首发症状依次为典型梅埃病表现、耳蜗症状、单纯的眩晕或倾倒感。听力图多为低频下...

  • 标签: 儿童 梅尼埃病 纯音测听 耳蜗电图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舒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ISIWedofScience,CNKICochraneLibrary,EMbase,万方数据库,CBMdisc等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所有入选的文献当中,舒单用或联合化疗药物/靶向药物治疗晚期NSCLC能提高客观缓解率,且无进展疾病的生存时间及生存时间中位数较未使用舒组长。结论舒单用或联合其它药物治疗NSCLC的疗效有一定优势。

  • 标签: 舒尼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Meta分析
  • 简介:胃肠间质瘤(GIST)是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对放化疗都不敏感,转移性GIST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3-4个月,中位生存期只有15个月左右。目前有效的治疗是局部手术切除,术后接受伊马替(格列卫)靶向治疗。对于复发或不可切除的肿瘤也可直接用伊马替。伊马替可使中位生存期延长至58个月,是GIST的一线治疗药物。但是近年发现,近11%的患者对伊马替原发性耐药,7%的患者不能耐受伊马替治疗,且对治疗有效的患者在治疗20-24个月肿瘤会出现进展。

  • 标签: 靶向治疗 胃肠间质瘤 低血糖昏迷 舒尼替尼 间叶源性肿瘤 中位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