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咖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3nm,柱温30℃。结果:咖啡酸在0.005~0.1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平均加样回收率100.2%(RSD=1.29%)。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的咖啡酸含量。

  • 标签: 复方芩兰口服液 咖啡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种含过氧化物的美白牙膏对咖啡及茶渍色素去除的效果及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因正畸需要新鲜拔除的完整人双尖牙20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咖啡溶液浸泡组与红茶溶液浸泡组),每组10颗。美白牙膏配制为牙膏溶液,使用200 g压力,100次/分钟频率,140次作为1个刷牙周期(相当于刷牙1周),连续刷牙8周。应用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进行颜色测定。表面颜色测定选取的时间点为:基线、染色后及每个刷牙周期后。计算染色后及每个刷牙周期后与基线值之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颜色的明度值之差ΔL0-8*。各个样本染色后及每个刷牙周期后颜色与基线颜色之间的色差用ΔE0-8表示,各组不同测量点组内差异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各组组间差异应用ANOVA方差分析进行统计,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咖啡溶液浸泡组及红茶溶液浸泡组,随着美白牙膏刷牙时间的延长,ΔE值较染色后逐渐降低。但直至美白牙膏刷牙第8周,仍无法恢复到基线水平。咖啡溶液浸泡组美白牙膏刷牙第1周起,牙齿颜色变化ΔE1(5.2 ± 1.4)较染色后ΔE0(6.1 ± 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1,P<0.001)。红茶溶液浸泡组美白牙膏刷牙第4周起,牙齿颜色变化ΔE4(5.6 ± 1.5)较染色后ΔE0(6.4 ± 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P= 0.025)。咖啡溶液浸泡组及红茶溶液浸泡组,离体牙样本明度值较基线值明显降低,从美白牙膏刷牙第1周起,ΔL1*(-4.3 ± 0.9;-4.2 ± 1.0)较染色后ΔL0*(-5.3 ± 0.9;-6.1 ± 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ΔL1*=-9.4,PΔL1*<0.001;tΔL0*=-12.1,PΔL0*<0.001)。结论美白牙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咖啡及红茶造成的牙面着色。其改善效果与使用时间成正相关。对于不同着色类型,美白牙膏去除外源性色素的效果不尽相同。

  • 标签: 牙膏 牙漂白 外源性色素 美白牙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对比。方法:实验开始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结束,抽取该时间段内新生儿呼吸暂停患者7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n=35,对照组给予低剂量枸橼酸咖啡因维持治疗,实验组则给予高剂量维持治疗,对比疗效、症状指标以及血压心率指标。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1.43%较对照组71.43%显著提升,实验组症状各指标恢复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心率指标对于对照组,平均脉压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不同剂量 枸橼酸咖啡因 新生儿呼吸暂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eated 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 HHHFNC)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于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82例胎龄为28~32周的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n=42,采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HHHFNC治疗)及对照组(n=40,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采用LSD-t检验、χ2检验及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对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呼吸支持后6 h、24 h血气分析指标,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撤机失败率、治疗72 h内气管插管率及呼吸暂停次数等临床疗效,各种并发症及咖啡因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两组RDS早产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气分析组内比较结果:两组RDS早产儿呼吸支持后6 h、24 h的动脉血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及PaO2/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P/F),均分别较本组早产儿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RDS早产儿呼吸支持后6 h、24 h的PaO2及P/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指标,PaCO2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治疗组RDS早产儿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撤机失败率、肺表面活性剂使用率、治疗72 h内气管插管率及呼吸暂停次数分别为3.0 d (1.0,18.0)d,5.5 d (3.0,21.0)d,4例(9.5%),10例(23.8%),3例(7.1%),6.0次(3.0,21.0)次,均显著短于、低于、少于对照组的7.0 d (2.0,22.0)d,10.0 d (4.0,28.0)d,11例(27.5%),19例(47.5%),12例(30.0%),15.0次(4.0,28.0)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联合治疗组RDS早产儿鼻损伤、腹胀及头部塑形发生率等无创呼吸支持相关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两组RDS早产儿相关并发症及枸橼酸咖啡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HHHFNC治疗早产儿RDS,能有效改善其氧合,缩短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并且减少鼻损伤、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咖啡因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婴儿,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临汾市人民医院23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15例。枸橼酸咖啡因组患儿予以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氨茶碱组患儿予以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相关临床指标、精神发育指数评分(MDI评分)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评分(PDI评分)、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结果枸橼酸咖啡因组患儿呼吸支持时间、辅助通气总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时间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时间、氧疗时间、用药时间、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低于氨茶碱组;矫正6个月龄、12个月龄患儿MDI评分与PDI评分高于氨茶碱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动脉导管未闭(PDA)与脑损伤发生率低于氨茶碱组;喂养不耐受、多尿与低血钾发生率低于氨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氨茶碱比较,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更高效稳定,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枸橼酸咖啡因 氨茶碱 早产儿 呼吸暂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呼吸暂停早产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平分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明显低于对照组(41.67%),组间差异比较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呼吸暂停早产儿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早产儿 呼吸暂停 枸橼酸咖啡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应用氨溴索联合咖啡因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5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照出生日期进行分组,每组28例,给予参照组咖啡因治疗,给予观察组氨溴索联合咖啡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总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为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应用氨溴索联合咖啡因治疗时,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氨溴索联合咖啡因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结局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胎龄小于32周、体重小于1 500 g的早产儿共113例为研究对象,按开始使用枸橼酸咖啡因的日龄分为早期治疗组(日龄≤1 d,53例)和晚期治疗组(1 d<日龄≤10 d,60例),回顾性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围生期的基本情况、治疗过程、临床结局,并针对神经发育情况随访至12月龄。结果早期治疗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及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发生率低于晚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治疗组纠正胎龄40周时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高于晚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纠正胎龄3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高于晚期治疗组,纠正胎龄至12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晚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可改善早产儿结局,改善神经系统预后。

  • 标签: 枸橼酸咖啡因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神经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呼吸暂停早产儿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诊治的呼吸暂停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均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康复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和需采用有创呼吸治疗例数。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相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效果更佳,数据对比P

  • 标签: 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枸橼酸咖啡因 呼吸暂停 早产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在小于 34周早产儿呼吸暂停 (AOP)中应用的疗效与护理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9月收治的 85例诊断小于 34孕周早产儿并发生呼吸暂停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 n=45)和氨茶碱组( n=40)。通过护理观察等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枸橼酸咖啡因组有效 43例( 95.6%),氨茶碱量组有效 21例( 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较氨茶碱在早产儿呼吸暂停(< 34周)中应用中疗效有利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暂停、枸橼酸咖啡因;氨茶碱;疗效;护理观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