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急预案演练在总务科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方法成立应急预案管理小组,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全员参与,每季在全处内实施应急预案演练1次。结果我院后勤处自2010年实施演练管理以来,共发生突发停电6次,突发水管爆裂4次,突发电梯故障12次,突发停水1次,按照演练的程序及时排除故障解决问题,保障了全院医疗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结论实施应急预案演练管理,有利于培养一支高效的应急团队,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后勤工作中的风险,是保障后勤处工作质量的一个有效方法。

  • 标签: 应急预案,演练,后勤人员
  • 简介:后勤训练等级评定工作是提高部队医院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发挥后勤训练等级评定工作的重要作用,采取了以下做法:①强化官兵使命意识,推行激励机制,增强官兵通过等级评定的信心;②理顺考评工作的基本思路,细化量化考评标准,科学组织考评工作;③考评内容结合部队实际情况,并严格执行考评标准,积极创新考评手段等。通过上述措施,达到以考促训、以评促建的目的,全面提升医院卫勤保障的能力

  • 标签: 军队医院 后勤训练等级评定 卫勤保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对城乡医院中存在的差异情况进行了解,并对城市医院支援乡镇医院的制约因素和现状做深入分析,从而发挥出城市医院中的积极作用,经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经费、人员培训等各方面对乡镇医院进行支持,促进乡镇医院的发展,解决农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 标签: 城市医院 乡镇医院
  • 简介:目的对医院后勤管理能力评价提供测评模式,为提高医院后勤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较为综合客观的意见建议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融合对医院后勤管理能力指标权重赋值,并对样本医院后勤管理能力评价结果全部样本医院后勤服务能力和服务满意度得分部在25分均线上,只有3所三级医院及l所参照三级标:住迁建的二甲综合医院成长发展能力在25分均线以上。样本医院后勤管理能力综合得分,三级医院均值为7.95,二级中医医院为5.46,二级专科医院为5.62,二级综合医院为6.28(公立性质5.36,企业性质7.19)结论医院后勤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现状尚可但发展动力不足。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医院间后勤管理能力存在差异。建议探索改革模式,重视梯度建设,加强系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 标签: 医院后勤管理 德尔菲法 AHP法 能力评价
  • 简介:摘要“5.12”地震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布署安排下,对口支援工作在医院各方面展开。本文是总结我院接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对口支援后,对促进病历质量的效果评价。

  • 标签: 对口支援 病历质量 效果评价
  • 简介: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指示,根据国家卫生部、总后卫生部[2001]卫医字第49号文件精神,我院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于2001年6月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二年来,我院立足自身实力和特色优势,结合罗城医院的具体情况,周密计划、精心部署、踏踏实实做好帮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标签: 西部医院 体会 国家卫生部 县人民医院 仫佬族 成效
  • 简介:【摘要】近期,我国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随着病毒变异,传染性越来越强。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症状较轻,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是一个巨大的灾难,为了避免给卫生系统带来灾难性负担,国家要求必须做好预防工作,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作为疑似病例病原学证据之--的诊断手段,可为疾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提供依据。所以大规模核酸检测就成了疫区病人排查的主要抓手。当中大城市出现疫情时,周边医务人员支援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任务。作为带队,需要从人员管理、核酸采集工作要求、生活保障、物资管理等多方面做好安排,保证工作圆满完成,医务人员零感染。

  • 标签: 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 采样
  • 简介:摘要医院后勤工作管理是医院管理重要的工作之一,主要涉及后勤保洁工人工作质量的管理,后勤保洁工人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未接受过专门培训,工作起来有的时候大局意识不强,奉献精神不够,基于此,本文充分考虑了医院后勤服务的不足之处,积极探讨了如何改进后勤服务理念,希望能够切实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促进医疗事业的和谐发展。

  • 标签: 后勤服务质量 现状 策略
  • 简介:批量烧伤伤员的救治,通行模式是尽早分流。“6.5”公交车燃烧事故发生后,考虑到事发突然、背景复杂,本院打破常规,采用“就地治疗、全军支援”的救治模式并取得较好效果,为遂行类似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提供了借鉴。

  • 标签: 烧伤伤员 救治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3年实践为实例,为医疗改革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提供有益尝试和探索。方法采用硬件支援、人员驻点指导。结果受援医院诊疗水平、服务管理能力显著提高,业务指标大幅增长门诊人次增长率85.2%;住院人次达154%;业务收入达251.5%。结论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双方应提高认识,在互信、互利原则下持续改进、分工协作;各级主管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规划和监管职能。

  • 标签: 对口支援 乡镇卫生院 实践 思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者简介尹红,女,汉,四川省都江堰市,学历大专,职称;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摘要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地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和预防保健的医疗保健场所,承担着农民的基本医疗,农村的公共卫生,传染病报告管理,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咨询服务等工作[1]。其人员数量的多寡,素质的高低,提供服务的质量,队伍的稳定都关系到能否满足农村基本医疗保健的需求。目前,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资质不够,医务人员积极性差,管理人员理念有待提高,基础设施简陋,医疗安全意识较差等问题,县级医疗机构针对其薄弱环节进行对口支援,以期达到帮助、培养,资源共享。

  • 标签: 县级医院 支援 乡镇卫生院 措施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对2020年2月-2021年3月实施常规后勤管理(信息化管理前)与2021年4月-2022年5月实施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管理后),对不同管理方式对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影响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结果:实施信息化建设管理后,患者以及各科室人员的满意度(99.33%)明显高于实施信息化建设管理前(89.33%),实施信息化建设管理后,错误事件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实施信息化建设管理前(7.00%)(P<0.05)。结论:基于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能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医院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管理后,患者及各科室的满意度更高,错误事件发生率更低,实施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能显著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建议临床推广使用该管理方式。

  • 标签: 医院后勤 信息化建设 医疗卫生 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