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青光眼病理性高眼压的常见原因是房水流出受阻,因此房水流出通道的形态观察和功能研究是青光眼防治的重点。研究房水流出通道的形态及功能对研究青光眼发病机制、选择手术方式和开发靶向药物均有重要意义。房水流出成像方式中眼前段相干光断层扫描及血管成像、超声生物显微镜活体显像,可对房水流出通道进行结构性评估;而静态和实时房水血管造影为功能性评估。目前尚缺乏房水结构流出特征与功能流量值之间的精确关系研究。使用房水血管造影术可研究与评价青光眼的药物疗效。房水血管造影术有助于引导小梁网靶向的微创青光眼手术以获得更好的降眼压效果。但房水血管造影术有创,目前只能在手术室使用。未来尚需进一步改进评估房水流出通道的方法,以期在临床上通过结构和功能评估相结合,更好地了解房水流出通道和眼前段结构,提高青光眼诊治水平。(国际眼科纵览,2020, 45: 397-403)

  • 标签: 青光眼 房水流出 眼前段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血管造影 超声生物显微镜 房水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1例55岁男性患者因车祸全身多处骨折和创伤手术后合并脓毒症和肺部感染曾使用包括注射用万霉素在内的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大疱样皮疹,致敏药物不详。感染好转后停用抗菌药物,给予氯雷他定10 mg口服、1次/d治疗,皮疹逐渐消退。创伤恢复期再次发生肺部感染,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 g静脉滴注、1次/12 h。治疗后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症状加重,逐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给予万霉素0.5 g口服、1次/6 h治疗。口服万霉素第4剂约1 h后,患者从颈部起开始出现皮肤红斑,迅速蔓延至上胸部,无发热、瘙痒。皮肤科医师会诊考虑口服万霉素引起的红人综合征。停用万霉素,给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1次,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1次,继续服用氯雷他定。停药4 d后红斑开始消退,腹泻次数减少;停药7 d后,患者腹泻好转,皮肤红斑基本消退。

  • 标签: 万古霉素 给药,口服 红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患儿万霉素剂量、药物浓度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情况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肝移植术后接受静脉万霉素治疗的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万霉素剂量、血清谷浓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转归。结果共98例患儿接受静脉万霉素治疗,并至少采集1份处于稳态的TDM血样,其中男53例(54.1%),中位年龄9个月(5个月~14岁)。万霉素治疗的首日剂量中位数50(30~60)mg/(kg·d),疗程中位时间14(3~54)d。仅有27.5%(27/98)的患儿初始谷浓度达目标浓度(10~20 mg/L),调整治疗后仍有26例(26.5%)患儿未达标。6例(6.1%)患儿发生万霉素所致肾毒性,2例出现皮肤红疹。治疗有效者51.7%(15/29),有效组与无效组万霉素初始谷浓度分别为(5.92±3.82)mg/L、(10.43±5.3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肝移植术后患儿静脉应用万霉素达标率低,需要个性化调整剂量。

  • 标签: 万古霉素 肝移植 儿童 药物浓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患儿万霉素剂量、药物浓度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情况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肝移植术后接受静脉万霉素治疗的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万霉素剂量、血清谷浓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转归。结果共98例患儿接受静脉万霉素治疗,并至少采集1份处于稳态的TDM血样,其中男53例(54.1%),中位年龄9个月(5个月~14岁)。万霉素治疗的首日剂量中位数50(30~60)mg/(kg·d),疗程中位时间14(3~54)d。仅有27.5%(27/98)的患儿初始谷浓度达目标浓度(10~20 mg/L),调整治疗后仍有26例(26.5%)患儿未达标。6例(6.1%)患儿发生万霉素所致肾毒性,2例出现皮肤红疹。治疗有效者51.7%(15/29),有效组与无效组万霉素初始谷浓度分别为(5.92±3.82)mg/L、(10.43±5.3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肝移植术后患儿静脉应用万霉素达标率低,需要个性化调整剂量。

  • 标签: 万古霉素 肝移植 儿童 药物浓度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的广泛流行,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对社会经济各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的公共卫生防护措施耗资大,且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因此启用高效经济的公共卫生预警监测手段迫在眉睫。本文综述了目前COVID-19流行病学监测方法及基于污水流行病学(WBE)监测的高效、经济、领先性等优越性,同时对基于社区WBE监测以预警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起点、常规监测、预测流行病传播规模参数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WBE监测作为公共卫生早期预警和监测系统的潜在应用价值,探讨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试图为我国建立和完善WBE新冠病毒监测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疾病流行 冠状病毒属 污水流行病学 公共卫生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万霉素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作为临床常规检测项,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内标:齐多夫定,色谱柱:Poroshell EC-C18(3.0×150mm,2.7μm),流动相:乙腈-水溶液(含30mM甲酸铵,调pH3.18),体积比9:91,流速0.4mL/min,检测波长250nm,柱温40℃。结果:万霉素在2~5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准确度及精密度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临床监测万霉素血药浓度。

  • 标签: []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监测
  • 简介:摘要了解静脉使用万霉素的住院患者血药浓度监测及达标情况。收集2015—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静脉使用万霉素且行血药浓度监测的住院患者,采集患者一般资料、科室、首次采血时间、首次万霉素血药浓度、是否根据不恰当血药浓度进行万霉素剂量调整等资料。结果显示,静脉使用万霉素住院患者的血药浓度送检率仅为43.1%(410/952)。在纳入研究的373例患者中,首次采血时间正确率为19.3%,首次血药浓度达标率为42.9%,科室间送检率差异明显。在万霉素浓度未达标和超标的213例患者中,调整万霉素剂量比例仅为34.7%(74/213),且主要在超标者中。提示静脉使用万霉素的住院患者,血药浓度送检率和首次采血时间正确率均偏低。在未达标或超标者中,根据万霉素谷浓度调整剂量的比例偏低,特别是未达标者。应重视静脉使用万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并规范流程。

  • 标签: 万古霉素 谷浓度 药物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万霉素致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截至2020年5月31日),收集万霉素致儿童DIHS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儿相关信息(性别、年龄、原发病、DIHS发生时间、主要症状、累及器官系统、血液学改变、RegiSCAR评分、治疗及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万霉素相关DIHS患儿12例,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22个月~17岁,中位年龄14岁。万霉素暴露至出现DIHS的时间为5~35 d,中位时间为17 d。12例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2例,100.0%)、皮疹(12例,100.0%)、淋巴结肿大(8例,66.7%)和黏膜损伤(5例,41.7%);合并肝损伤者9例(75.0%),肾损伤者4例(33.3%),肺损伤者2例(16.7%),脾损伤和心肌损伤者各1例(各8.3%)。11例(91.7%)患儿血常规检查显示嗜酸粒细胞增多,5例(41.7%)非典型淋巴细胞增多。诊断DIHS后12例患儿均停用万霉素,经治疗(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丙种球蛋白等,1例行肝移植)后,11例患儿(91.7%)好转,1例(8.3%)死亡。结论万霉素致儿童DIHS的临床表现典型,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受损器官主要是肝脏,其次为肾脏;多数预后较好,少数可出现严重器官功能损伤导致死亡。

  • 标签: 万古霉素 药物超敏反应 病例报告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感染联合应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及万霉素的效果。方法:2020.3-2021.4,以该阶段医院确诊的80例皮肤感染为研究对象,依循双色球分组法分组,对照组单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联用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用药有效率97.50%大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疹、脓性分泌物、红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感染确诊后,给予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万霉素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加速症状改善。

  • 标签: 皮肤感染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 用药有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万霉素治疗难治性腹透相关腹膜炎(PDA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永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明确诊断为难治性腹透相关腹膜炎,且腹透液细菌培养为G+菌或无细菌生长的患者18例,予以血液透析联合万霉素治疗14 d(设为观察组),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天数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腹透液白细胞总数及万霉素血清浓度,计算PDAP的治愈率。另选取8例未行血液透析患者设为对照组,抗生素治疗与观察组一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DAP治愈率为77.78%(14/18),对照组的PDAP治愈率为37.50%(3/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RP、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腹透液白细胞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CRP、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腹透液白细胞数下降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10及14 d,观察组患者的万霉素血药浓度分别为(18.66±2.28)、(18.73±1.94)、(18.12±1.67)mg/L,对照组的万霉素血药浓度分别为(17.73±2.32)、(18.59±2.03)、(18.94±2.57)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万霉素治疗对PDAP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减少了腹膜透析退出率,提高了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是难治性PDAP有效的治疗方法,且简便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膜炎 肾透析 万古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万霉素相关急性肾损伤(AKI)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截至2020年6月),收集万霉素相关AKI的病例报告类文献,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感染菌种、万霉素应用情况、基线血清肌酐(Scr)、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AKI发生时间、Scr升高率、eGFR下降率、AKI处理及预后等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稳健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Scr升高程度和eGFR下降程度的影响因素,通过比较Scr水平基本恢复与好转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分析万霉素相关AKI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81篇,包括109例患者,男性65例,女性44例;年龄1~84岁,中位年龄49岁,≤15岁儿童20例;61例(56.0%)有慢性基础疾病。万霉素中位日剂量89例成人患者为2.00(0.75,6.00)g,20例患儿为40.0(10.3,240.0)mg/kg。开始应用万霉素至发生AKI的中位时间为7(1,135)d,其中80例(73.4%)发生在用药14 d以内;75例(68.8%)合并应用了有潜在肾毒性的药物。发生AKI后Scr的中位峰值为408(53,1 000)μmol/L,中位eGFR为44.3(4.2,280.7)ml/(min·1.73 m2)。57例患者有稳态血药谷浓度的描述,发生AKI前或发生AKI时万霉素中位血药谷浓度为46.2(11.8,284.0)mg/L。50例患者Scr水平基本恢复,51例好转,3例未恢复需持续肾替代治疗,4例死亡,1例失访。稳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万霉素血药谷浓度及合并应用肾毒性药物种数与AKI发生后Scr升高和eGFR下降程度明显相关(均P<0.05)。Scr水平基本恢复的患者年龄和Scr峰值明显低于好转的患者(均P<0.001),而eGFR最低值明显高于好转的患者(P=0.036)。结论万霉素血药谷浓度越高,合并使用肾毒性药物种数越多,Scr升高及eGFR下降幅度越大;患者年龄越大,AKI发生后Scr峰值越高,eGFR越低,肾功能恢复越差。

  • 标签: 万古霉素 急性肾损伤 肾功能试验 肾小球滤过率 药物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中万霉素谷浓度与临床疗效和肾毒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共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并统计患者在万霉素谷浓度下的肾毒性发生率,并根据患者在用药期间是否出现肾毒性对其分为肾损伤组与肺损伤组,对两组患者的万霉素谷浓度及进行对比。结果:肾损伤组万霉素谷浓度显著高于非损伤组,P<0.05。结论:万霉素谷浓度过高将增加患者肾损伤的风险,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形成科学的用药方案。

  • 标签: 万古霉素 肾毒性 谷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对于40例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采取美罗培南联合万霉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年龄为1-5岁的4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n=36)和联合组(n=36),对照组患儿采取美罗培南治疗,联合组患儿采取美罗培南联合万霉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联合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恢复时间、脑脊液白细胞恢复恢复时间、退热时间、止惊时间以及颅内压降低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脑脊液一氧化氮、硫化氢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脊液一氧化氮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脊液硫化氢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采取美罗培南联合万霉素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脑脊液指标,疗效显著。

  • 标签: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 脑脊液 美罗培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静脉注射利奈唑胺和万霉素治疗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引起的复杂皮肤和软组织感染(complex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cSST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治疗并被确诊为MRSA引起的cSSTIs的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奈唑胺组和万霉素组,每组49例。利奈唑胺组中,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43.25±4.90)岁,给予静脉注射利奈唑胺,600 mg/次,2次/d,每次间隔12 h;万霉素组中,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43.15±5.25)岁,静脉注射万霉素,根据患者体质量每次用量15 mg/kg,2次/d,每次间隔12 h。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治疗7~14 d。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抗菌治疗的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安全性。结果在停药时(使用最后一剂药物后第24 h),利奈唑胺组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万霉素组[85.7%(42/49)比67.3%(33/49),P=0.032],但在随访时(停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相当[75.5%(37/49)比67.3%(33/49),P=0.371]。在停药时和随访时,利奈唑胺组与万霉素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01),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在停药时两组患者辅助性T细胞17占CD4+ T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均P<0.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奈唑胺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万霉素组患者[51.02%(25/49)比71.43%(35/49),P<0.05];利奈唑胺组的住院时间为(7.6±0.5)d,静脉治疗时间为(5.6±0.3)d,万霉素组分别为(8.9±0.6)d、(10.4±0.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利奈唑胺是治疗由MRSA引起的cSSTIs的万霉素的有效替代药物。

  • 标签: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MRSA cSSTIs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万霉素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免疫性溶血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为诊断和治疗万霉素所致溶血性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提供依据,指导儿童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单纯使用万霉素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31例,采集其使用万霉素后1周内的血浆,微柱凝胶法检测万霉素抗体,并分析用药前后溶血性贫血及凝血功能相关实验室诊断指标。根据资料性质采用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例患儿中,14例万霉素抗体阳性,其中10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万霉素抗体阳性患儿用药后红细胞计数(RBC)[(2.75±0.07)×1012/L]、血小板计数(PLT)[(64.29±14.87)×109/L]、红细胞比容(HCT)[(23.02±0.83)%]与用药前RBC[(3.18±0.07)×1012/L]、PLT[(91.36±16.84)×109/L]、HCT[(29.19±1.98)%]相比均明显下降(均P<0.01);用药后总胆红素(TB)[(51.96±15.52) μmol/L]、结合胆红素(DB)[(31.30±13.98) μmol/L]、未结合胆红素(IB)[(21.81±2.89) μmol/L]、乳酸脱氢酶(LDH)[(208.6±16.85) U/L]与用药前TB[(39.34±13.40) μmol/L]、DB[(26.38±12.61) μmol/L]、IB[(13.75±1.63) μmol/L]、LDH[(60.93±16.00) U/L]相比均显著上升(均P<0.05);用药后凝血酶原时间(PT)[(13.94±0.58) 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6.01±2.64) s]与用药前PT[(11.66±0.30) s]、APTT[(28.09±0.98) s]相比均显著延长(均P<0.01),用药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25±0.05)与用药前(1.05±0.02)相比明显增大(P<0.000 1);万霉素抗体阴性的患儿除了用药后PT[(12.99±0.35) s]比用药前[(11.82±0.27) s]延长,用药后INR(1.18±0.03)比用药前(1.07±0.03)增高(均P<0.01)外,其他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万霉素抗体可能导致患儿免疫性溶血及凝血功能障碍。用药过程中应结合临床症状及时检测药物抗体和实验室指标,防止药物抗体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万古霉素抗体 儿童 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性溶血 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治疗中,应用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1-12月间收治的64例老年MRSA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入院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予以万霉素治疗;比较观察不同治疗药物干预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数据统计,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且对比两组患者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MRSA肺炎治疗中,应用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万古霉素 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疗效 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