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R中医型和主要素分布。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治疗的52例DR患者,由两名人员进行信息采集,信息采集工具使用《信息釆集表》和《症状轻中重等级划分表》,意见不统一者请示主任医师进行采集。根据候辨证素量表,将四诊信息输入“中医智能 (辅助) 诊疗软件”提取证素,以100作为通用阈值,依照《素辩证学》中评分标准,将所有素分成0-3级。通过excel软件进行整理,计数资料的描述方式为例数和百分比,依据频数情况进行大小排序分析并整理为表格。结果:中医型分布从多到少分别是气阴两虚,络脉瘀阻(61.54%),其次的型为肝肾亏虚,目络失养(30.77%),最少的是阴阳两虚,血瘀痰凝(7.69%)。病位素从高到低分别为络脉(30.77%)、肾(25.00%)、肝(15.38%)、目(13.46%)、脾(9.62%)、心(3.85%)、肺(1.92%),,病性素从高到低分别为瘀(21.15%)、阴虚(19.23%)、气虚(15.38%)、痰(11.54%)、阳虚(11.54%)、热(9.62%)、湿(3.85%)、燥(3.85%)、津亏(1.92%)、气郁(0.69%)。结论:DR患者中医型主要是气阴两虚,络脉瘀阻,其次为肝肾亏虚,目络失养、阴阳两虚,血瘀痰凝,常见病位素主要为络脉、肾、肝、目,病性素以瘀和阴虚为主。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证型 病位证素 病性证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长期中医针灸临床疗效的观察,思考针灸治疗在面对多样化的临床疾病中针灸医生应当具备的诊疗思路,遵循“用针之道,立法为先,操术次之,尔后机变。”的基本法则,将辩证论治与整体观念始终贯穿于治疗过程中,同时结合贺氏针灸、董氏奇穴等针灸名著,利用其扶正套穴及经验效穴的运用,达到治病求本、提高临床疗效的目标,给年轻的针灸医生带来更多的针灸发展思路。

  • 标签: 针灸治疗 辩证论治 整体观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通过分析胃息肉患者中医型特点及分布规律,为胃息肉的中医药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胃息肉患者10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胃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胃息肉患者106例,患者以60岁以上最为常见(62例),其次是40岁至60岁患者(43例),40岁以下(1例)患者少见;男性29例、女性77例,男女比约1:2.66,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胃息肉患者中辨证为痰凝湿阻29例(27.4%),气血两虚26例(24.5%),湿热郁结24例(22.6%),脾胃虚寒23例(21.7%),瘀血组络4例(3.8%)。结论:胃息肉以老年患者发病率高;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四川盆地胃息肉患者以痰凝湿阻最常见,其次是气血两虚、湿热郁结、脾胃虚寒,瘀血组络患者最少。

  • 标签: 胃息肉 中医证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柴胡类经方主要指的是少阳及其变,临床运用广泛,其主要以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芒硝汤为代表,以上五方都可以和解少阳、调畅枢机,也均有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特点,然而临床运用中各有侧重。本文将对柴胡类方的治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少阳病 柴胡汤类方 伤寒论 病机 证治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后失眠的中医型。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1月-2023年4月接收的35例新冠后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中医候分析患者型情况。结果:患者症状多见入睡困难、舌红、疲劳、苔薄白、口干、眠浅、脉沉、多梦、脉细、腰腿酸痛,型以心肾不交为主,占46%。结论:新冠后失眠以心肾不交为主。

  • 标签: 新冠 失眠 证型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温病条辨》治疗秋燥病的用药规律分析。方法 通过整理《温病条辨》中关于秋燥的条文,收集出《温病条辨》中三焦篇关于“秋燥”的方剂,归纳出“秋燥”的主要治法及药物的使用频数,以及对所包括药物的四气五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温病条辨》中与“秋燥”相关条文共17条,主要集中在“上焦篇”;《温病条辨》治疗秋燥病的方法以“苦温甘辛法”为主,归纳出方剂共18首,共涉及189味药物,其中共有39味中药的频数≥2。这39味药四气五味主要为苦温甘辛。结论 《温病条辨》中治疗秋燥病,主要集中在上焦篇,治法是以苦温甘辛为法,其理法方药值得后世医家学习及借鉴。

  • 标签: 《温病条辨》 秋燥 用药规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痛患者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价值,为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76例胃部疼痛患者,对纳入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按病种分类辨证施治,客观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在本项研究中,涉及七种不同的中医辩证分型,所有被选中的患者均已成功接受治疗,以缓解胃痛症状。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对胃痛病人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改善病人的临床指征,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病人的预后水平及临床效果,疗效肯定,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胃痛 中医辨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伤寒论》柴胡类方剂之一,历代医家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机有不同认识。本文通过搜集古今文献,分析不同医家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的见解,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主要病机为邪犯少阳、津液损伤、太阴虚寒,在临床应用中,应抓住主要矛盾,兼顾少阳与太阴,谨守病机,灵活运用。

  • 标签: 柴胡桂枝干姜汤 病机 《伤寒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针对心胸外科术后失眠焦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将毕氏头寸针法结合脐灸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选择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方式进行处理。将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收入的 60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社区失眠伴焦虑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艾司唑仑组,治疗组用毕氏头寸针结合脐灸疗法治疗。每组均30例;于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两组干预前失眠焦虑患者特异性睡眠质量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失眠焦虑患者特异性睡眠质量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

  • 标签: 毕氏头寸针法 疫情 失眠焦虑 睡眠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癜风病症的中医型与分型、分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本文研究分析共抽取206例白癜风患者,对其进行中医辨证诊断,并与现代医学分型、分期进行讨论比较,并对比疾病稳定器与进展期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泛发性白癜风中,肝肾不足、风湿蕴热所占据的比重相对较高,脾胃虚弱型相对较低,与局限性白癜风相对比存在差异,P

  • 标签: 白癜风 中医证型 分型 分期
  • 简介:摘要:《傅青主女科》系清·傅青主所著,该书对产后缺乳论述全面,笔者从“人--病--症--”模式分析《傅青主女科》论治产后缺乳,强调产后缺乳须首辨体质,次辨病机,再辨症状,最后根据辨证分型遣方用药。其治疗关键在于分清虚实。

  • 标签: 傅青主女科  产后缺乳  冲任气血两虚   肝郁乳络不畅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陈莹教授从瘀论治崩漏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陈莹教授认为崩漏的主要病机为瘀血内阻,导致冲任损伤,提出活血化瘀、塞流与澄源并举、澄源与复旧同用等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陈莹教授运用崩漏瘀理论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取得显著疗效。本文从学术背景、理论基础、应用、效果评估和社会认可等方面介绍了陈莹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为中医妇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陈莹教授,崩漏,瘀血,活血化瘀,中医妇科